投稿    搜索

宁园的革命身影

2023-11-03    1080 浏览

“七七事变”前,天津宁园(曾称北宁公园)里的图书馆,是个二层小楼,当时叫致远楼。当时,这里是公共场所,清静且出入方便;负责天津市委妇女工作的张秀岩,公开身份就是宁园图书馆的职员。因此,李铁夫和张秀岩等革命者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把宁园致远楼的楼上确定为接头据点,各条战线的地下党员时常通过接头暗号,在此秘密晤谈,传递过不少重要情报。

宁园兴建伊始,正值“九·一八事变”。1932年后,宁园陆续建成,园内一些设施也被赋予了毋忘国耻、救亡图存的抗日爱国色彩。人们在宁园观览,自然也会触景生情,激发保家卫国、抗击敌酋的情感。

宁园土山上的亭子,初被命名为东北亭、望远亭,寓意明确。就连一些游乐设施也如此。尽管山海关外已被侵华日军占领,但宁园内占地五亩的小高尔夫球场,仍被设计者高玉铭以北宁铁路沿线著名车站为实景,仿做成了“十八盘”——从第八盘起,设计的造型分别为山海关长城、兴城温泉、葫芦岛狮子山、锦县公主塔、北票矿厂矿井、沟帮子医巫闾山、营口轮渡、大虎山三角形站、通辽沙漠柳边、北陵、沈阳车站。人们在此打高尔夫球时,不免也会感念起已沦陷的东三省。1932年10月3日,《益世报》所载《深秋时节之宁园》一文中,就明显流露这种情感:“我打球到长城以后时,得见所为满洲国各车站附近的缩影,不免十分惭愧,因为我只知在这儿偷安苟生,打打小高尔夫球而已。”

宁园地点较偏,但有山有水、活动空间大,易于隐蔽和躲闪。这里很快就被活跃在津的地下党确定为暗中接头、秘密集会的优选地点之一。尤其是1935年爆发“一·二九运动”后,抗日救亡高潮迭起。抗战热情高涨的地下党员、革命分子、进步学生,就在宁园的天然屏障下,策划革命行动、交流传递信息、总结经验得失,而且一次次成功避开了敌人的眼线。

宁园周边的河北省立法商学院、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河北省立高等工业学院、河北省立女师等学校的爱国师生是这里的常客。湖岸、山上、廊亭和茶社里,都留下过他们矫健而又机警的身影。1936年底,法商学院学生掀起抗日爱国罢课风潮。大约有25名积极分子在宁园聚会,组成兄弟姊妹团,相约在罢课运动中共进退。

刘少奇、彭雪枫等革命家也曾在宁园留下了革命足迹。

1936年,由于鄂豫边区党组织与党中央失去联系,鄂豫边区党委派出秘书李子健北上与中共中央北方局接头。当年底,在北方局代表刘子久的帮助下,李子健来津向北方局书记刘少奇汇报工作。他们的见面地点就在天津宁园。

据李子健回忆:“少奇同志听完汇报后,先给我介绍了全国的抗战形势,指出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坚决反对和克服关门主义、冒险主义两种倾向。”李子健心里有谱后,满载而归。刘少奇同志的指示和《火线》杂志上刊登的党中央关于“逼蒋抗日”和“对于目前的政治口号有如下改变”等一系列精神,为鄂豫边区的抗战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1937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华北联络局书记彭雪枫奉党中央和毛泽东之命,赴平津济等地,传达指示、搜集情报,拓展华北地区统战新局面。彭雪枫一行在津活动时间是5月底、6月初。他们化装来到北宁公园,与张维翰、李国梁、吴青海等革命者和天津地下党同志秘密会面。彭雪枫不仅在湖中边划船边与大家密谈,还分别在湖边、桥上、阁前与大家合影留念。这些照片幸存至今,已被收录到《军事家彭雪枫》一书中。

血雨腥风之中、敌人眼皮底下,毫不屈服、勇于斗争的爱国者们在宁园巧妙周旋。这是天津党史上的光辉一页。

百年奋斗路 津沽红旗谱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

更多与宁园的革命身影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