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抗日第一人,
血沃中华献此身。
7月13日,由中共哈尔滨市委网信办、市委史志研究室、哈尔滨日报社主办,哈尔滨新闻网承办的“追寻冰城红色印记”大型系列线上线下交互活动,来到尚志市赵一曼纪念园和赵一曼殉国地,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缅怀抗日英雄赵一曼,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高尚爱国情操和伟大牺牲精神。
赵一曼纪念园
为国舍小家,巾帼血战春秋岭
坐落在哈尔滨尚志市长寿乡一曼村下屯北的赵一曼纪念园,是中共尚志市委党校教育基地,2018年入选尚志市国防教育基地,2021年入选哈尔滨市9个党史教育基地。园内包括展示陈列馆、吕老妈妈窝棚、赵一曼被捕地、抗联密营还原地等。
群山环抱,绿荫葱葱,走进赵一曼纪念园,石板路两旁鲜花盛放。由抗联战士人物雕塑、春秋岭主峰山石和浮雕组成的主题群雕再现了赵一曼与团长王惠桐于1935年11月14日在春秋岭主峰与日伪军激战时的情景。
展示陈列馆内,抗联战士穿过的靰鞡鞋、抗联密营里用过的烛台、抗联战士用过的木勺子等从民间收集而来的珍贵文物,安静地躺在陈列柜中,时间的痕迹在一件件老物件上流淌,峥嵘岁月的一桩桩红色往事慢慢浮现。
赵一曼生平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家境优渥,性格倔强,1924年在大姐夫郑佑之的影响下接触了马列主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身革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调到东北;1933年,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1935年春,任铁北区区委书记,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1935年11月,在春秋岭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受伤后被俘;1936年8月就义。
中共尚志市委党校现场教育基地高级讲师杨雁说:“在春秋岭被捕时,赵一曼腿部中枪,此后再也没有站起来过。日军8个半月的严刑拷打,赵一曼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情报,后被日军残忍杀害。在采访当年给赵一曼养伤提供庇护所的吕老妈妈女儿吕凤兰时,发现吕老家至今还珍藏着赵一曼养伤期间用过的小板凳。吕凤兰幼时便加入了赵一曼组织的儿童团,她亲切地称呼赵一曼为‘一曼姐’,直到临终前,吕老还不忘儿童团的团歌,最后一次唱给我听,我泪流满面。”
陈列馆二楼,还原了赵一曼持枪战斗的场景。大雪及腰,赵一曼的脸冻得通红,林海雪原中,她目光坚毅,不惜献出血肉之躯,誓要实现民族解放的理想。
通往春秋岭的路上,立了十几块国家领导人、赵一曼战友、抗联后代等题写的纪念碑,“我们的女政委”“巾帼英雄”“白山黑水,精神永存”……字字情真,表达了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深深怀念。
潺潺清泉从山涧流过,是烈士们的鲜血换来今日春秋岭的一片宁静。
时至今日,来到赵一曼纪念园,仍能从吕老妈妈窝棚、抗联密营还原地、赵一曼被捕地的遗址里,感受到这位巾帼英雄对共产主义的一生忠诚、对革命战斗的一腔热血、对人民群众的一份热爱,她用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自己舍家卫国的伟大承诺。
赵一曼烈士殉国地
热血沃黑土,英魂永存小北门
红衣白马,英姿飒爽。来到赵一曼烈士殉国地,巾帼英雄催马冲锋的雕像便映入眼帘。
右侧“赵一曼烈士殉国地”纪念碑文由著名作家莫言于2020年题写。
中共尚志市委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潘静介绍说:“1936年日寇将步履蹒跚的赵一曼烈士押到此地连开数枪,赵一曼倒在珠河县小北门(今赵一曼烈士殉国地)的血泊之中。当时的珠河县小北门是乱坟岗,日军在此守了三天三夜,想用赵一曼的遗体引出抗联部队。日军撤离后,赵一曼的遗体已难以被辨认出来,为了缅怀这位巾帼英雄,2009年尚志市政府在此为赵一曼烈士修建了衣冠冢。许多群众自发前来为赵一曼烈士献花、祭扫。隔壁就是尚志市一曼中学,赵一曼烈士殉国地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红色精神的重要基地。”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是赵一曼在狱中留下的绝笔。
生于宜宾,留在黑土,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赵一曼将崇高的气节留给后世,修建赵一曼纪念园,定格这位巾帼英雄的光辉一生,时刻警醒后辈铭记红色精神,传承黑土地的红色基因。
“追寻冰城红色印记”团队来到赵一曼纪念园引发当地居民关注。哈尔滨日报社手机记者现场讲解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积极宣传保护红色资源的同时,吸引更多当地群众加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