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农牧民夜校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升种养殖技能、拓宽群众知识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农牧民夜校成为惠民政策的宣讲台、群众意见的收集箱、生产技能的练习场,成为党支部沟通联系村民的重要途径,霍尔果斯市莫乎尔牧场喀拉奥依村驻村工作队“四重并举”切实抓好农牧民夜校。
“重”摸底,摸清群众需求。一是健全完善了农牧民夜校工作领导小组,按月制定计划、按周提前公示夜校课程,每堂课结束有总结、有归档。确保责任到人、工作有序。二是第一书记整合工作队、村两委等驻村力量,分组进行入户走访,专题收集群众对农牧民夜校的意见建议和需要的课程。三是加强农牧民夜校宣传预告,用好村队大喇叭等传统媒体和QQ、微信等新兴媒体,提前向群众推送夜校课程及内容,及时按照多数群众意见进行修改,确保农牧民夜校课程满足群众需求。村民们说,“现在村里夜校提前告诉我们学习内容,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决定是否参加,真的太方便了”。
“重”师资,满足群众期盼。一是抓好“土专家”师资队伍。依据群众反映、村干部推荐,将村里的致富能手、草根宣讲员、种养殖大户等纳入师资库,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共同多次走访,做好做实思想动员,确保“土专家”拿出“压箱底绝活”传授给群众。二是抓好专业师资队伍。争取上级和乡场党委支持,将包村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市人大、政协代表、先进模范、老党员列入讲师库,切实拓宽群众增收致富信息来源,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三是用好全市大“师资”库。提前做好教学计划,极与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办公室对接沟通,争取市级师资库资源支持,确保给参学群众提供最好的师资、取得最大的学习成效。
“重”形式,确保学有所成。一是结合不同人群需求分类授课。针对妇女开展烹饪、刺绣、花卉等方面培训,针对男性开展电焊、建筑、修理等方面培训,针对老年人以开展养生、病理、急救等课程、针对青年开展电脑、就业等方面培训,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实有用的课程。二是设立夜校图书角,购买各类书籍供村民借阅,鼓励村民自学,同时,用好2万元/年的农牧民夜校专项经费,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着重对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和技术员进行培训,打造一支“永不走的专家队”,同时增强了带头人荣誉感,激发了带头人想讲课、讲好课的积极性。三是采取课堂技术讲座与田间地头指导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确保村民听的懂、学得会、操作行。同时制定了教师讲课与观看视频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工作队还收集政策、技能、生活知识方面音频,适时通过大喇叭给村民播放,让村民时刻都能接收到新知识。
“重”管理,确保应到尽到。一是用好农户积分制。通过报名、考勤、课堂表现、经验分享进行记分,设立红黑榜,定期进行通报,让每户群众对自家的排名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利用入户走访、面对面宣讲的时机,持续强化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升村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按照农户积分情况,定期对积极参与农牧民夜校的村民予以表彰,专家现场给予指导,以示范引领带动村民从不愿参加到主动报名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