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仰韶大汶口中原演化 谁个大股东

2023-12-11    1477 浏览

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是共识。但多元不是大锅饭,多元不是AA制。多元中有主元主源。这个主元主源,就是泰山脚下的大汶口文化。中国文明,花朵果实在中原,根在泰山。这是基本史实,同时泰山也担得起这个荣誉。

本人已有十几篇系列,论述这个泰山源头。本文以时间轴为顺序,捋一捋中原舞台的文化演变。

探讨文明起源,也不必太考虑遥远。末次冰期之后,新石器开始的一万余年,就可以了。因为之前的进程,很可能被冰川运动一笔清零了。考古实际发现,也是这样。文明进程确是从万余年后开始的。

一 中原大地的最早主人,是贾湖裴李岗文化,约在八九千年之前。这时离文明还早呢......

与贾湖裴李岗同时,西北有秦安大地湾文化,河北内蒙有磁山兴隆洼,江浙上山河姆渡,湖湘彭头山,泰沂山周边后李文化。天府之国四川还是空白,三星堆还早着呢,那得到商周时期。汉水以东地区,也是空白。

这些文化,交流融合同化淘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但沧海横流也毕竟有主流。

这时的原始文化,大地湾实力最强,贾湖裴李岗最先进,其骨笛酿酒刻画符,傲视群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地湾人东进,融合中原土著裴李岗,形成仰韶文化。 中原有了新主人。

同时裴李岗人也东征西进南下北上,形成多种文化类型。东进的一支,到达淮河流域的皖北,再北上,融合泰沂山土著后李文化形成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再融合湖湘等南方的文化因素,形成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无法东进了,向东是大海。向南向北也比较难,因为中国的河流多为东西走向,上古条件下,多为沿河迁徙。大汶口人西进中原成为主要方向。

中国文明的主角登上中原舞台。

二 仰韶文化早中期。距今7000至4800年,在中原持续约2000余年。

继贾湖裴李岗之后,中原文化的新主人是仰韶文化。

代表性的就是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一期。中原的仰韶文化而言,核心区域是豫西的陕县庙底沟,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地域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是仰韶文化实力最强的一种类型,覆盖广大的区域。几乎就是最早中国的雏形。庙底沟一期的典型特征,是彩陶和小口尖底瓶。没有鼎没有玉器,从墓葬看,还是母系社会等。这时时间下线约在距今4800年。

打个形象的比方,要是有个中原文明股份有限公司的话,这时的仰韶早中期,仰韶文化绝对的大股东,并且是一股独大,占比95个点,应是没问题。之所以没说百分之百,是给别的文化留下点空间,哪怕是哲理上的空间。

三 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至5000年。

进入衰退期,大汶口文化西进,中原的文化面貌发生大的变化。并且随着地域的不同,文化面貌有规律性的变化,越往东,大汶口文化的权重,就越大。

以仰韶晚期的几种类型来说明。庙底沟一期东部,豫中的郑州秦王寨类型,有鼎。洛阳的王湾类型,有鼎。豫北的后岗一期,也有鼎。同为仰韶文化,和豫西的庙底沟一期,有大的不同。张忠培先生明确说,后冈遗址下层遗存表现在陶器方面的基本特征是:以素面陶为主,含有部分彩陶,以鼎、壶、钵为基本组合。显然与同时代相近的半坡庙底沟文化的流行装饰陶,彩陶占相当比例,以夹砂罐和瓶、钵为基本组合的基本特征相去甚远。 张忠培先生的话,也可 移状同为仰韶晚期的秦王寨王湾类型。鼎,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这应是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所致。

这时的大汶口人,已大举进中原。 在双方的文化交流格局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传播和交流,而是整体的族群迁徙。栾丰实先生说,拉开了“大汶口人大举向西迁移的序幕”。李新伟先生说,大汶口人开始了夸父逐日般的西进。 仰韶晚期,大汶口文化在中原已有相当多的聚落。计有郑州大河村、林山寨,荥阳点军台,偃师二里头,禹县谷水河,周口烟草仓库等。

仰韶晚期,这时的中原大地的文化面貌表现为仰韶文化和大汶口移民文化杂居。 距今五千二、三百年至四千二千六、七百年之间。

这时的中原文明股份有限公司,从前面的仰韶一股独大,到仰韶大汶口平分秋色。仰韶晚期,本身就已经融合接受了大汶口因素,如鼎等。还有与之杂居的纯粹的大汶口文化。 股份权重对半,各站百分之五十,似乎大汶口有点吃亏。这主要是从后世的影响看,鼎文化的分量太重了。

四 庙底沟二期时期。距今大约4900年至4400年,延续500年左右

距今五千左右,仰韶文化结束,退出中原舞台,开启龙山文化。龙山文化覆盖中国当今的主要区域,龙山时代应是最早中国的雏形,分子人类学基因检测,当今汉族就是龙山文化的后裔。 龙山文化太过于广大,严文明先生称为龙山时代。龙山之后就是夏商周。夏之前,就是中原龙山或者河南龙山。龙山之后,中原大地,王朝有更替,文化文明没间断,遗址延续至今。没有出现就像样仰韶彩陶那样的断层。

龙山文化第一站, 庙底沟二期。豫西的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庙底沟一期的同一地点。

一般认为, 庙底沟二期是从仰韶到龙山的过渡类型。 主要有两类遗存。

A类基本还是仰韶庙底沟类型,陶器组合基本相同,小口尖底瓶,彩陶仍在。B类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实质所在。以灰陶黑陶为主,彩陶极少。鼎、斝、釜、豆小口平底瓶等构成陶器基本组合。显然,这些组合,基本都是大汶口的典型器物。大汶口的权重加大了。卜工先生直接说,A类遗存就是原仰韶文化,不应列入庙底沟二期。

除陶器外,庙底沟二期玉(石)器,如璧、环、刀、钺及少量玉琮、斧、虎头状饰品等。中原地区在仰韶时很少发现玉(石)器,而这些器物中钺、牙璧等与大汶口文化晚期及山东龙山文化。这些玉器多见于山西的庙底沟二期遗址,中原仍然少见。陶器本位,反映了全社会整体居民的状况,玉器是礼器,进入精神文化层面,部落上层身份的器物。

后世看,玉文化的权重也很高。需要说明的是,玉文化不是大汶口起源,玉的起源在黑龙江的小南河,眼看就出国了。大汶口只是玉文化的一个中转,但在大汶口阶段,玉文化得到升华。从饰玉礼玉神玉到王玉,部落首领身份地位的象征,权杖般意义,是在大汶口定格的。

河南文物考古院魏兴涛认为,在整个庙底沟二期阶段,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是持续加强的。

显然,仰韶文化方向上持续弱化,大汶口方向上持续强化。

这时的中原文化格局,仍是中原土著与大汶口文化杂居。中原土著就是庙底沟二期。这时的大汶口遗址主要有,郑州大河村,偃师滑城、二里头,禹县瓦店、谷水河,郸城段寨、淮阳平粮台、鹿邑栾台,周口水灌台,新郑唐户及渑池仰韶等。这些大汶口遗址从过渡期一直持续到龙山早期。距今四千八、九百年至四千六、七百年左右。

再来量化个股份权重的话,庙底沟二期,仰韶文化2成,大汶口7成,怎样?因为属于仰韶的彩陶小口尖底瓶等因素,在本期的晚段,已很难见到了。

杜金鹏先生对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研究全面。他把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统称为颖水类型。并且族属为太昊氏。我们认为,此处可商榷。颖水流域的颖水类型也就是尉迟寺类型,是太昊氏族。是准确的。但其他的大汶口文化。应是黄帝氏族。

黄帝氏族,是汶泗河流域的大汶口土著,沿大汶河西进,再沿黄河一路上行。因此,黄帝族活动范围在沿黄河左右。郑州开封洛阳西安......,也包括黄河以北的鹤壁新乡及晋东南等。主要理由太昊氏族的尉迟寺遗址是大汶口晚期遗址,时间太晚了些。事实上,北辛时期,大汶口人就沿黄河西进,如后岗一期的鼎,这时,连大汶口文化还没开始呢......

郑州西山古城,是中原第一城。是中心性聚落。黄帝都有熊,除此之外,还真找不出别的。

郑州西山古城,学术理论而言,挖掘的不够。除了中原第一城之外,还有他的中心地位。位于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聚落群的中部,东距大河村遗址约17公里,西距青台遗址约12公里,点军台遗址约9公里,秦王寨遗址约17公里,南距后庄王遗址约6公里,陈庄遗址约15公里。...........不知为什么名称上叫做秦王寨类型,而不叫西山类型。也不知杜金鹏摩等诸位学者,在探讨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时,都把西山古城给漏了。确是西山古城文化面貌是仰韶文化彩陶,但鼎的存在,尤其是拔牙枕骨变形的存在,是典型的大汶口人。 时间上比尉迟寺遗址早的多。何况从皖北的尉迟寺到豫东郑州,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到达的。

在黄帝相关的记载中,黄帝以玉为兵,玉文化。采寿山之铜铸鼎,鼎文化。铜,龙山时代文化。玉和鼎,都不是仰韶文化的特征,而属于大汶口文化。铸鼎的铸鼎塬和中原的玉,都在河南灵宝。

五 中原龙山文化时期,约 2600~前2000年,

这时期,中原土著和大汶口文化,不再杂居,而是合二为一。他们在保持接触与交流同化竞争淘汰中杂处、相持了数百的时间。最终,两大文化融溶在河南龙山文化之中。

河南龙山文化,一般还分为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3个类型。以王湾三期为例,看文化的演化,因为文化趋同,并且王湾三期就是二里头夏文化前身,最具代表性。

河南学者魏继涛先生,从陶器本位的角度,全面分析了王湾三期陶器,认为王湾三期文化是以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为主体,吸收少量庙底沟二期文化谷水河类型、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以及早期山东龙山文化等因素形成的融合性文化。

器形方面,王湾三期文化早期陶器中约32种器形来源比较明确,其中18种来自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约占总数的56%;7种来自庙底沟二期文化谷水河类型,约占总数的22%;3种来自早期山东龙山文化,约占总数的9%;4种来自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约占总数的13%。王湾三期文化典型陶器中最多的高足罐形鼎、小口高领罐、豆以及大量的酒器都来源于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同时,王湾三期文化早期遗存陶器中受庙底沟二期文化影响的部分,主要见于位置偏西、毗邻庙底沟二期文化分布区的遗址。因此,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应该是王湾三期文化的最主要源头。

关于上述来源,从另个角度看的话,更有意思。屈家岭石家河的前身,也是东方海岱的鼎文化黑陶文化,后岗一期的西迁,历经几千年,鼎和黑陶的特点景如此一致,是否还和东方文化保持着关联,无法知道也不瞎猜。但祖源,轨道大汶口方向上,也是正确的。山东龙山,也是大汶口的直接继承者。 若此,属于本地文化的只有庙底沟二期谷水河的22%了。 前面说过,庙底沟二期,大汶口的东方因素也相当可观了。

再考虑玉器, 墓葬,东方礼制,文字等因素。 大汶口又几乎是一股独大了。

关于文字,一般认为,大汶口的原始文字,是甲骨文的前身。仰韶的刻画符确是离汉字很远。莒县陵阳河和蒙城尉迟寺的日云山陶文,及几十个字符,是离汉字最近的祖型。只是时间稍远,中间有缺环。

再来量化个股份权重的话,河南龙山文化,大汶口95个点,怎样?因为属于仰韶的诸因素,在本期已很难见到了。即使偶尔见到,分量也太轻了些。无法和鼎玉器相提并论。

六 夏商周春秋

到夏商周,鼎作为国之重器国家象征神器祭器成为共识,鼎文化强化到极致。玉文化更是持续不衰直至现在。大禹治水成功后后的玄圭奖赏,成为夏王朝的核心礼器,国玺般待遇。秦始皇和氏璧,更是后世皇朝地位正统的象征,玉文化也发扬到极致。夏商周的礼乐礼制,也是源于大汶口的东方礼制,这几乎就是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了。再到春秋战国,孔孟儒学诞生,大汶口文化的股份权重几乎就是一股独大大到无以复加了。无法用语言表述了。赢家通吃?太俗了些。几乎就是泰山的地位,五岳独尊一览众山小了。 只不过离开大汶口太久,几千年了,不记得回家的路了,连大汶口的名字,估计都记不得了.......这部分大家都熟悉,就不展开了。

国家博物院展馆展板的通栏标题,就很有意思。“大汶口文化进入到中原仰韶文化的核心地带”“大汶口文化主宰了中原”“仰韶文化衰落消失,中国诞生”

七 展开讨论几点

1.首先为避免误解,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仰韶文化消失,仰韶人群没有消失,依然是中原主人,和大汶口人杂处几百年。和大汶口人融合,成为最早的华夏族。其中的华族,应就是仰韶居民。

苏秉琦老先生认为,六千多年前,中原仰韶文化彩陶上的花纹图案,就是玫瑰花。“中华”的“华”的本义就是“花”,而玫瑰花就是“花”的代表。代表性遗址,也在华山周边。仰韶居民是华族,多属炎帝族。大汶口龙山居民是夏族。因为夏的来源,就是龙山文化。最早应是黄帝族。

仰韶大汶口的几百年融合,是和平发展自然演替,没有大的杀戮,更没有种族灭绝。自然发展下的优胜劣汰自然选择。赵永生先生《从人骨材料谈大汶口文化居民西迁》通过详实的材料说,未发现大规模的创伤现象,大汶口居民的西迁,应为和平流动。 分子人类学的古今人类的基因亲子鉴定,也证明这点。仰韶先民是现代汉族的远古祖先之一。

应当加强的研究是,确实有仰韶居民西去了。从彩陶的证据看,两河流域及欧洲,都大量存在。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地区的文化源头,就是仰韶。期待翔实的证据。

仰韶大汶口先民都是伟大先民,伟大先民的伟大融合,诞生了伟大的华夏族,就是汉代到今天的汉族。

2. 北大赵辉先生在《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说,

中原地区吸收周边文化因素在此之前就已开始,这个趋势到公元前2500年以后变得愈发明显。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中原地区的文化面貌一反单纯的样态,混合进来大量外来文化因素,变得复杂而丰富起来。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如下:

第一,中原文化新出现的陶器种类不下十几种之多,如鼎、豆、单把杯、高柄杯、觚、鬲、甗、盉、鬶、斝和彩绘陶器等。其中有的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有关,有的是受大汶口文化影响,还有的可以追溯到长城地带的北方。另如前述,快轮制陶和闭窑烧制陶器技术的发明也显然在用鼎文化区中先行了一步。

第二,石器......此外尚不清楚玉器是怎么传入中原的,但良渚文化中的琮、璧、璜之类既然见于西北边陲的陕西神木遗存和齐家文化中,我们便有理由认为,当时的中原也会有这类东西,何况尧伐三苗的一个主要口实就是“苗民弗用灵”。(玉器本文前面有论......本文作者注)

第三,中原地区出现连间区建筑是在仰韶文化晚期,首见于大河村遗址,但鄂北豫南在仰韶文化庙底沟期便已流行这种建筑了。我还推测,这种建筑样式可能与长江流域的干栏式建筑有关。(连间建筑尉迟寺焦家遗址都有.....本文作者注)

第四,在中原地区,目前仅在山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见到厚葬的习俗,以及用随葬品和葬具、墓葬规模、墓葬在墓地中的位置等来表现被葬者的身份、地位。而在屈家岭文化、崧泽晚期至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花厅期和红山文化这一连串的周边文化里,它们已经很明确地存在着了。其中,对中原文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大汶口文化。

第五,在周缘文化中发现的刻划字符,极有可能对日后中原文字系统的形成起过重大作用。龙和其他动物造型,以及琮、璧之类玉器所体现的精神信仰,也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原文化及其后续者所继承。

赵辉先生总结全面重点,有一定道理。可以看到,除了这些吸收的外来文化,原有文化中,有价值的还有多少,五大因素中,大汶口的分量,是独具的。

遗憾的是,赵辉先生通篇还是AA制吃大锅饭,论点论据论证都完备了,结论却有点偏,没突出重点。

3. 北大张弛先生在分析了龙山时代各地文化面貌趋同的现象后说,与其说是龙山化,倒不如说是"大汶口化”,龙山化是结果,“大汶口化” 是原因。(《龙山化,龙山时期与龙山时代--重读《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张弛先生眼光独到。

除了龙山化大汶口化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去仰韶化。 如果在一个空白文化的前提下,发生这一切,可以叫做单纯龙山化大汶口化。从零经大汶口化到龙山化。但在仰韶文化持续2000多年的前提下,文化面貌趋同龙山化,就不得不考虑这个去仰韶化的提法了。今人至今也无法理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黑不溜秋几乎还傻大黑粗的灰陶黑陶,对比前面的玫瑰花彩陶,怎么想都是彩陶更高级美丽艳丽,更先进。可事实是黑陶文化确实取代了彩陶文化。接受了玉器美的先民,就不能接受彩陶之美?即使不成为主流,成为附属总该也可以吧。诸多器物,也不多这一件。可彩陶偏偏就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了。

黑陶制作是还原性窑炉,技术上是先进的。作为黑陶最高水平的代表,蛋壳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世界各国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现代技术条件下,也很难复制。但蛋壳黑陶杯多见于典型龙山文化的山东,中原少见。也就是说,蛋壳黑陶杯在中原黑陶彩陶的两大对决中,没起到一杯封喉的作用。无法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

去仰韶化,应也是自然发展下的优胜劣汰自然选择,估计,不像今天的去某某化,是由某个团体来主导一样。

上万年的文化演变,无法做到精确。更无法像公式定理一样精准。在模糊中逐步求精确,应是方向。中国文明的主元主源主根主脉,应是泰山脚下的大汶口文化。文明的花果在中原,根在泰山。这个结论,应是正确的,经得住考验的。

人类文明的源头,就是时间历史长河的原点初心,找到源头,连接现在,延长就是未来......奔向大同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作者 山东贸促会高伟先生 特此说明 )

(参考文献。本文除了文中提到的大家外,还参考以下文献。便于行文及阅读,未在文章中体现,附在篇末,一并说明。

更多与仰韶大汶口中原演化 谁个大股东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