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抚州市,有一个历经千百年风风雨雨,依然“活着”的古村落,1997年,时任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实地考察后,誉之为“千古第一村”。
它就是流坑村。
流坑村,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坐落于乌江之畔,生活在这里的人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又认唐中期名臣董晋为先祖。
自宋朝以来,流坑村贡献着一个个科举神话,在中举的难度不亚于登天摘月的情况下,全村共出过文、武状元各一名,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数量超过百人,上至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这是宋朝的人们对流坑村最好的概括。
如此科宦奇迹,也使得流坑村的董氏家族,得以逃脱“五世而斩”的宿命,在一千年漫长的岁月里不衰、不败、不散,堪称中国古代科举文明的“活化石”。
流坑村中的古建筑群,极具观赏价值。
“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这是明代旅游家徐霞客对流坑古村的评价,而时至几百年的今天,流坑村的格局依然是这般模样。
流坑村依山傍水,以“七竖一横”的大巷道为框架,其间以众多小巷相连通,且皆以鹅卵石铺路,大街小巷丛横交错,犹如蛛网密布,交通便利。
流坑依照地形物貌,在不违背主体布局上,立祠堂,修街道,建楼阁,树牌坊,村中还植了众多树林,所以与其说流坑是个村,倒不如说它是一座小型的城。
于千年前修建的流坑村,之所以能有如此布局,还得感谢一个人——明代南京刑部郎中董燧,据说董燧是按照《周礼》来规范自己家乡的。
流坑村共有明清建筑及遗址260余处,明代建筑堂前多置精美的照壁,清代建筑多有带大门庭院。
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皆为砖木结构,高一层半,鳞次栉比地伫立在小河两旁,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朴实素雅,别有一番古趣。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他们依靠了严格的封建宗族制度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流坑古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