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

2023-02-24       2947 浏览

流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建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流坑为董氏单姓聚族而居血缘村落,全村以董姓为多,家族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但宗谱可考的开基祖则为南唐时的董合。

宋时,流坑以董氏科第而兴旺,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

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村中有识之士接续祖业,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从宋初到清末,村中书塾、学馆,历朝不断,明万历时有26所,清道光时达28所。

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进士的村子仅有4个,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个文物遗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赞:“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见《徐霞客游记》第147页,上海古藉出版社版)这里说的“五桂坊”,就是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门五人同时中进士这一盛事而建的纪念牌坊--“五桂齐芳”,历史罕见,可谓殊荣。

近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属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属少见。

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至明代中叶,从南京辞官回乡的刑部郎中董燧带领族人,用将近二十年时间对流坑村进行了彻底改造。首先,他们在村子西南方用人工挖掘出“龙湖”,将湖水与乌江联为一体,使乌江和龙湖像护城河一样把流坑环抱其中,既利于居住,又利于农耕。

村子经董燧重新规划、改建后,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逐渐形成“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较宽街巷,使整个村子形成“七横一纵”的梳子形状。每条巷的巷口都直对乌江河岸,并且都建有一个码头。在古代中国,只有大城市才能建设如此多的码头。这些码头既给交通带来了便利,又能使河风顺畅地进入村中,从而调节村子的温度。

董燧等人还在流坑村地下建设了一套十分科学的环保排水系统,这些水道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巷口首尾皆设门及望楼,用于村人关启防御。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分区居住,一如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犹如众星拱月。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以符合古礼要求。全村外有乌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

村中,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巷道内鹅卵石铺地,住宅、宗祠临巷而建,占地361万平方米。村中现存500余幢建筑中,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

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可以说,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类型在该村都能够看到。计有戏台、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

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 �、古塔、古村门等遗址32处。村内还有颇多的由于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形成的建筑群组,重要的有18组,如“大宾第建筑群组”、“星第门建筑群组”、“思义堂建筑群组”和“处仁门建筑群组”,数幢建筑前后相连,左右相通,合纵连横,曲折多变,出入是门,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给人形成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其规模气魄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外看,一般为长方形平面,用空斗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坡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有阶梯形、弓形、云形,翘-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还能挡盗防贼。入内,其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明代多前堂后厅,清代多前厅后堂,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堂,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用木质装修的“宝壁”、屏门、隔扇将厅堂内部自由分隔,下堂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神龛设在厅堂宝壁两边侧门的上方,左边神龛内摆有先祖牌位,旁有香烛插座、长明灯、铁铃,下有短梯,供人家上灯祭祖之用。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供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居宅一般都有前门后门,前门通正厅,后门连便厅或厨房。明代和清代前期正门多为侧入式,清中期以后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门的形式各异,以一字门、八字门、牌坊式门、凸入式门和门罩式门较为普遍。明代民居堂前多置照壁,照壁上的砖雕壁画十分精美;清代民居堂前多带庭院,庭院前有砖木结构门楼。

流坑的古民居虽外观简朴,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绘、墨绘、书法于一体,工艺精湛。木雕、木刻,斜撑、雀替、门窗格扇这些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家家户户都不相同。砖雕、砖刻、石雕、石刻、彩画、墨绘等装饰随处可见。明代民居“怀德堂”(“凤凰厅”)照壁上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的“麒麟望日”镶雕,工艺精湛高超,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粹。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不少题榜、名额,有匾额188块,楹联72副,门头墙壁的各种题榜362方,祠堂名额近60处,计682方(处)。在流坑的民居中,60%的厅堂有堂名匾,用“家家有匾,户户存联”来形容,毫不为过。这些匾、联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或表主人之身世,或显家族之荣耀,或体现儒家传统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美好情境。流坑村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专家学者曾概括为“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乡,又亦城亦乡”,代表了江西本域传统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古建筑及遗址总面积67284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组群完整,街巷仍为传统风貌。难得的是,遍布全村的匾联,丰富的家谱记载,给村中的古建筑留下了确定建设时间的有力佐证,使绝大多数古建筑都有准确的建造年代。此外,村中较好地保存了一批有确切纪年的明代及清早期的民居建筑,自明万历至清乾隆几无缺环,这对于研究民居建筑由明代向清代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现在仍保存有明万历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祠堂58座。在民国时期被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队焚毁的董氏大宗祠----“敦睦堂”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像是流坑的“图腾”,深沉而内敛,朴实而厚重,无言傲视着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1990年秋,江西省著名历史学家周銮书到流坑考察,写下《初访流坑村》一文,掀开了这个久藏深闺的古典村落的面纱。1996年初冬,国家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认为流坑村“是我国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地区保护的一个重要发现”。同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国古代文明缩影》一文,引起全国轰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当即作出重要批示,使流坑村的保护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和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1997年8月初,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流坑村,对流坑古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挥笔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同年8月22日,江西省政府特批流坑村为江西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公布21处古建筑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流坑村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交通

自驾:青原汽车站-乐安县潭港镇的三叉路口下车(约120km,3小时)-流坑古村

门票

门票42人民币

景点位置

江西抚州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在中国各个地方保存完好的历史古村落或者是传统的村落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一砖一瓦都是文物,都可以看见历史的风霜,都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响。其中邻居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有创造能力。对于历史的一种承载式文化的一种凝聚。古老的村落历经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在侵蚀之中日渐的衰老变得破旧。但是它仍然向人们诉说着古老的文化。诉说着那些光阴里面不为人知的故事。江西流坑古村是被称为千古以来的第一村,有山围绕在四周,有水流淌在村落。山里的时光总是悠长的如同细水一般流淌着,而在山里的古村每一栋建筑都经历了风雨的雕刻都有苍老的细节。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从流坑古村被人们赋予的称号就可以看出它的历史已经非常的悠久了。确实这个村落建于五代之时,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底蕴了。它其中承载的不单单是经历过的岁月,更多的还有村子里面的令人骄傲的历史还有其中的文化水平。流坑村在历史上最为繁荣也是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是在宋代之时。在那个时候流坑村是一个典型的家族聚集的村落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而在当时那个科举盛行的时代,流坑村出的状元进士还有秀才等等真的是让人不禁感叹村子里面的文化底蕴,还有其中的文化氛围有多么的好,才能够在当时有着那么高的名气。宋代出名的欧阳修其家乡当时就和流坑村一起被人称为是名乡。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并且流坑村从它繁荣的时代宋代就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一直以来它村里面所建的私塾或者学馆,许多朝代都不曾断更。从宋代开始之初一直到清代的末期,流坑村都一直维持着它的文化发展。古代能够建有许多可供学习的地方,那就是代表非常的有能力了,而流坑村在明朝的时候就建了26所,在清朝的时候更是达到了28所之多。而且流坑村在历史上不管是文状元还是武状元,都是各有一人的。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进士举人还有秀才更是不用说了。整个村子里进入官场当官的人但是超过了百人之多。从基层的小官到朝廷的大官都可以见到流坑村人的身影。并且流坑村在历史上还有一个比较令人惊叹的事情,那就是在宋代之时流坑村的董氏一族同时有五个人都考中了进士,这是历史之中十分罕见的一件事情。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在现在流坑村是一个文物遗址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古村落。并且村落里保存的建筑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文物。流坑村现在保存的传统建筑规模十分的大,而且其中的风格布局也是十分的独特的。它所留下来的建筑都是都有着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在现在流坑村保留的建筑物一共有500,都说其中明清时期的建筑物就占据了一半以上。而且在村落之中还有许多除了建筑遗留之外的其他文物,比如说像是匾,雕刻等,可以说流坑村是一个我国古代文明的小缩影,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还有历史的研究价值。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如今岁月的流逝也给流坑村带来了很多的伤害,但是保留在这个村落里面的一些精神文化的东西却是流传了下来的。它蕴含着我国古村落文化是一种经典的传承。而且它完整的建筑物保存也是吸引了众多的探寻者前来。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作为古典民居建筑之中的一颗瑰宝,流坑村现在的价值也是非常的高。流坑村中存在的一砖一瓦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物了,真正的进入了这个古村落,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走进流坑古村,

你会有一种穿梭在漫长时光遂道里的感觉,

这些古建筑虽然不光鲜,

却自有其朴实和厚重的历史,

若忽略其表面的斑驳和沧桑,

蕴含其中的,

都是一些触手可及的岁月印记和风俗世情。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远观青山拱挹,

近傍清澈的恩江上游之水乌江,

河水沿村东再转而西流,

与村内龙湖之水相通,

周边江岸古木参天,

秀竹摇翠,

形成山环水绕之佳境。

村中纵街横巷,

井然有序,

古建筑体量庞大,

青砖灰瓦,

昂墙翘宇。

古村按照当年董燧规划的整体布局,

依照地形物貌,

建宗祠、造书院、修街道、筑戏台、立楼阁、树牌坊、围村墙、植树木,

使流坑俨若一座城池、一方都会。

其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为当代建筑专家所赞叹。

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攻略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探寻江西流坑古村,500栋建筑历经风雨雕刻,一砖一瓦都是文物:在中国各个地方保存完好的历史古村落或者是传统的村落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一砖一瓦都是文物,都可以看见历史的风霜,都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响。其中邻居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有创造能力。对于历史的一种承载式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走进流坑古村,你会有一种穿梭在漫长时光遂道里的感觉,这些古建筑虽然不光鲜,却自有其朴实和厚重的历史,若忽略其表面的斑驳和沧桑,蕴含其中的,都是一些触手可及的岁月印记和风俗世情。流坑古村远观青山拱挹,近傍清澈的恩江上游之水乌江,河水沿村东
流坑:千古第一村焕发新活力
流坑:千古第一村焕发新活力
流坑:千古第一村焕发新活力: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三赢,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生态的美丽村落。未来几年,流坑将如何以旅游推动全域旅游,如何做好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这一课题。在国庆前夕,中国江西网记者深入这座具有赣派古建筑特色的千古第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江西流坑,真正的“千古第一村”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江西流坑,真正的“千古第一村”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江西流坑,真正的千古第一村:知道流坑是在很多年前了,原以为有着千年古村的名头,这里也会成为第二个婺源或者徽州。可是慢慢地,这里似乎又静悄悄无声息了,也许是藏得太幽深了,也许是周边没有形成大气候的旅游是少了文化遗产的一张标签,所以,流坑在世人的
江西抚州,有个千古第一村,堪称中国古代耕读文明的“活化石”
江西抚州,有个千古第一村,堪称中国古代耕读文明的“活化石”
江西抚州,有个千古第一村,堪称中国古代耕读文明的活化石:在江西抚州市,有一个历经千百年风风雨雨,依然活着的古村落,1997年,时任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实地考察后,誉之为千古第一村。它就是流坑村。流坑村,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坐落于乌江之畔,生活在这里的
江西独一无二的古村,门票50元,古迹众多,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江西独一无二的古村,门票50元,古迹众多,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江西独一无二的古村,门票50元,古迹众多,被誉为千古第一村:江西地处我国中部,很多人都说这里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省份,但其实这里是一处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省份,有着无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庐山、龙虎山、江湾等等都是江西有名的美景,除了这些之外,在江西还有许多的
江西这个村子堪称千古第一村, 却很少人知道这里
江西这个村子堪称千古第一村, 却很少人知道这里
江西这个村子堪称千古第一村,却很少人知道这里: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大村子。流坑村有着古老骄人的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建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村子
江西这个古村 一砖一瓦皆是文物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却少有人知
江西这个古村 一砖一瓦皆是文物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却少有人知
江西这个古村一砖一瓦皆是文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村却少有人知:江西抚州,自隋朝建州以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包括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和曾巩,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都出自这里,堪称著名的才子之乡和文化之邦。抚州的古村文化也渊源流长,其中规模最大、
江西乡村旅游,欣赏乐安千年流坑古村
江西乡村旅游,欣赏乐安千年流坑古村
江西乡村旅游,欣赏乐安千年流坑古村:江西千年古村何其多?而这些拥有千年文化的古村落,静谧的矗立在时代的变迁里。如果你有一颗焦躁的心,最宜在风和日丽时,去乡村旅游,因为在这样的古村落里,心能够得到安放。和归璞乡村旅游网小编,一起来领略江西千年古村的魅力。在游览流
[戏都抚州行·养心游] 抚州寻梦牡丹亭/乐安流坑古村二日游
[戏都抚州行·养心游] 抚州寻梦牡丹亭/乐安流坑古村二日游
戏都抚州行·养心游抚州寻梦牡丹亭/乐安流坑古村二日游:—戏都抚州行·养心游—抚州寻梦牡丹亭/金溪竹桥古村二日游行程报价成人:418元/人发班日期:6月13日满35人彭泽发班行程安排早上07:00指定地点集合,乘车前往【华夏戏都、汤翁故里—抚州】(车程约3.5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