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达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这里处于边境之地,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伟大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县城,这里的人们生活安详闲适,大家的生活水平也都有很大的提高,是一个不错的旅游目的地。
札达是全中国人口最少的县,不到一万人,它是中国距离印度首都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如果你能爬上喜马拉雅山脉,朝南叽里咕噜往下滚,几个小时就能冲进新德里。此外,这里还有西藏最为神秘的古迹——古格王朝遗迹。
札达古格遗迹
那年从古格遗迹回来,已是午饭的点儿,就准备在县城找个地方对付一顿。转了两圈发现,即使在全中国最小的县城里,依然到处都是川菜馆,而我的旅行原则是绝不在当地吃异地的饮食。
于是找了家藏餐馆,那种小小的门面,永远悬着门帘,餐馆里都是那种彩绘的长条矮桌,墙上挂着唐卡或者活佛的照片。一排暖瓶,里面是酥油茶和甜茶。
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西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所有的藏餐馆的都一个模样。同样单调是藏餐馆的菜单,你都不用看,反正品种不会超过你的手指头数。
开店是一对小夫妻,女子是标准的藏族妇人的长相,小伙子皮肤黝黑,弄了个很张扬的大鬓角飞机头。
点了份藏包子,配一杯甜茶。老板娘进去做包子,我就和小老板聊天。他是普兰人,前几年才来札达开店。普兰也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之一,比紧挨着它的札达县大一点儿,它位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那里有阿里地区最重要的对外通道——普兰口岸。
小老板说他四五岁的时候,每年夏天都能看到印度商人带着货物过来做生意,这些年管得严,见不到了。看着小老板的飞机头,回忆起之前在公路旁暂歇,听到小店里传出欢快震耳的印度歌曲,再想想那些印度男影星的打扮,就明白了小伙子发型的由来。外人很难想象,印度文化艺术对西藏的影响有多大。
包子端上来了,长相竟如此精致,还是蒸熟的,以前在西藏和尼泊尔吃的藏包子,多是煎的,高海拔蒸东西不易。包子是羊肉馅的,发面皮挺厚,馅料也不多。
关于藏包子,之前有一篇专门谈过(见《寻味中国 57 日喀则的藏包子与尼泊尔Mo:Mo》。
老板娘送了一碗不要钱的肉汤,挺浑浊,没什么实际内容。眼前这几样,见不到一丝绿色,藏餐就是这样。几个包子看上去不抗饿,一大杯甜茶的热量却不低。
本篇到这儿,或许有读者会问:哪儿没有这种小包子,有什么值得写的?
问题是,为什么在这个可能是全星球最荒僻的地方,在面向本地人服务的餐馆里(很少有汉人进藏餐馆),会出现源自江南的小包子?说它源自江南并不会错,印度、尼泊尔传统上没有这种形式的面食,尼泊尔的包子是西藏传入的。
以前的西藏有没有包子?真不会有。虽然现在藏人多以面食为主,其实小麦这一主食被引进并没有多少年。我印象中大约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农业科研人员才培育出品质较高的高原耐寒小麦。在此之前,藏人的主食是青稞做的糌粑。因此,现在所有藏餐馆里提供的食物,诸如藏包子、饺子、面条、发面饼等,其实都是汉民族的食谱。
可以尝试做个推演,包子是如何在世界屋脊上流传的。最大的可能性是四川厨子,携着川菜跨过横断山脉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北麓一路冲杀,所向无敌,就如他们在国内别的地区一样。于是藏人也学会了面食加工技术,又将其带到了尼泊尔,成为了尼泊尔特色美食“Mo:Mo”,这时它已经改头换面叫着“藏包子”,仿佛是藏民族的特色饮食。
由于高原燃料、水沸点等方面的限制,藏包子都是小个头,因为大了很难熟透。如果江南的小包子是是富庶之地饮食的讲究,在藏区这么小却是无奈。
尼泊尔 Mo:Mo
什么是传统饮食?不远万里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偏僻的地方,我坚持不进川菜馆,只和藏民坐在一起,其实吃的还是家里的那些东西,口味还差了老远。
如果您阅读过我之前的游记就会理解,为何一定要进本地餐馆,好吃不好吃真不重要,我又不是吃货。
发一张本人的在札达的照片,难得露个脸。毕竟见过古格遗迹人也不多。
后记:
那一次由于身体的缘故,没有造访三国交界处的普兰口岸,之后深以为憾。
2020年6月13日(注意日期),尼泊尔通过了针对普兰口岸南侧有争议地区领土判定的宪法修正案,被认为有利于中国,从而引发了某国极大的愤怒。这么下去,说不定哪儿又会烧起一把火。
如果您结合着昨天那一篇《影像记忆·明媚宁静却又波澜不断的班公湖》,或许就能理解《寻味中国》为何从江南猛地跳到了中国的最西端。
普兰、札达、班公错、印控克什米尔、阿克赛钦、新德里、伊斯兰堡等地的关系见下图。
本系列只是在谈各地饮食,我只是个不懂政治的吃货。
更多与札达县旅游攻略 札达县美食推荐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