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三都九阡水族起义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三都九阡水族起义遗址
三都水族起义遗址
2023-09-07
三都水族起义遗址:位于三都自治县镇梅采寨的岜丢山上,距县城约68公里。东西北三面为陡坡与悬崖,惟南面山梁与其他山岭相连,易守难攻。清咸丰五年(1855)7月,梅采寨水族农民潘新简在地区领导举行了水族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三都九阡酒
三都
2023-12-12
三都酒:酒民间俗称仙酒,是水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的保健饮品,是按水族民间传统药方,采集130多种地产药材制成酒曲,选用地产优质摘糯为原料酿制而成。色泽棕黄,醇香馥郁,天然淳正,酒性平和,清新淡雅,余味悠长。并具有强身健骨、劫风去湿、滋阴壮阳、延年益寿之
三都水族马尾绣
三都水族马尾绣
2023-07-08
三都水族马尾绣:贵州省三都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水族马尾绣工艺
九阡李
2023-12-12
李:李是我县独有的优良果树资源,以其果品早熟皮薄,色泽鲜亮,质地脆嫩而味香甜,口感非常好的特点,享誉省内外,据贵州大学农学院生化室测定,其总糖含量9.52—10.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深受省内外消费者及水果树专家的好评,其果实成熟期5
北阡遗址
遗址
2023-05-01
遗址位于青岛市即墨金口镇北村100米处。遗址西部5公里处为南北向的丘陵山峦,东面距属于黄海的丁字湾5公里,得到保护的北遗址位于一个狭长的平原地带小高台之上,南北200米,东西200米,保护面积4万余平方米
九阡红糯米
红糯米
2023-12-12
红糯米:血糯米是带有紫红色的种皮的大米,因为米质有糯性,所以称为血糯,天然的血糯米经过温水浸泡后,由于种皮的红色素被慢慢溶解,会逐渐出现紫红色,随时间延长,红色越来越浓。在煮熟后,红色种皮会与胚(米粒)分离。假冒的血糯米是以劣质大米,通过紫红色的颜料染色而
水族水家布
水族水家布
2023-12-12
水族水家布:水族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有相当高的水平。百余年前就已闻名远近的水家布(即青布),纱质细,织工精细均匀,染色深透,耐洗不褪色。除平纹布外,他们还能织出人字纹、斜纹、花椒纹和方格纹等多种纹样。水族人民独特的豆浆印染技艺,相传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他们先将硬
半阡子遗址
遗址
2023-05-01
【半遗址】位于城阳区惜福镇傅家埠村东北约200米处。相传以前此处原有500户居民,故名半千子地片。遗址地势较高,东临铁骑山,南有河,北有沟,自东而西,常年流水。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约200米
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
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
2023-09-07
三都县的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是以展示中国水族历史与文化为主题的民族类专题博物馆。通过展示,旨在让观众了解中华56个民族之一的水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以及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
三都风味酸
三都风味酸
2023-07-08
三都风味酸:三都风味酸包括辣椒酸、笋酸、鱼酸、虾酸、臭酸、及各种盐酸等,其中辣椒酸最有特色。三都人自古有吃酸的传统,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穿的说法。吃酸、制作酸是水族人民祖辈传下来的,所以他们十分喜食它。三都辣椒酸色红味酸,略带甘甜,风味独特,各具特色,调味
水族围腰
水族围腰
2023-12-12
水族围腰:水族围腰,流行于贵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饰缀绣片,在梯形外轮郭内绣五彩缤纷的花草、蝴蝶等图案,有的钉银泡等装饰。穿时系银链,与围腰口衔接处的银饰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为内容的浮雕银花,既是挂勾又是装饰。水族女衣较长,围腰与衣长度相等,穿衣
三都米粉
三都米粉
2023-09-26
三都米粉:周末回家,因为转移户口的事,我去了三都镇派出所,回想起来差不多有十几年没去过三都镇了,刚进三都镇,面对一排排整齐的新街道,一座座新楼房,我再也找不到我记忆中熟悉的三都镇了,三都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变化,现在是焕然一新,再也不是两条小街的乡镇了,以前的
三都柑橘
三都柑橘
2023-09-07
三都柑橘:三都柑橘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的特产。建德三都柑橘皮薄光滑、色泽鲜艳、肉厚多汁、酸甜适中,吃了还想吃。三都地处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交汇处,境内山水环绕,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高达86%,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理想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之地。柑橘
大龙阡
大龙
2023-09-21
大龙龙洞飞云(又名大龙):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系天然溶洞,洞高30余米,宽40余米,分上、中、下三层,洞厅宽敞,大洞套小洞,曲折幽深,神秘莫测,洞中溪水似镜,曲折蜿蜒,饮之甘甜可口,神清气爽,是穿城而过玉溪河的发源之地
水族寨
水族
2023-05-05
水族寨依水面而建,围农具成景,主要由云南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代表性的板屋系街面房式的建筑,以及龙潭、大龙树等景观组合而成,表现了水族历史的祖风与特色。水族人口近1.3万人,聚居在富源县的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