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中国最美古村落在哪里 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口味蟹
2023-11-03
口味蟹:长沙人吃口味蟹和吃口味虾一样疯狂,在夜宵摊上,口味蟹和口味虾是长沙人必点的两个道菜。在长沙口味蟹做得较有名的要属梅园大虾城的了,其创始人王印元先生是长沙最早经营口味虾的,后发展了口味蟹、口味螺、口味青口等多个口味菜式。因其炒口味蟹的汤汁调料是王印元先生
仙草糕
2023-09-17
仙草糕:仙草糕在泰宁俗称为凉粉。当地有翡翠西施伴仙草之说。其原料为米粉、仙草。米粉配仙草加井水在锅里煮沸,冷冻结块而成。夏季吃凉粉可降温防暑,清热解毒。
玉面
2023-12-31
先把揉和好的细麦面放入水盆中搓洗,再用细网箩过滤,直至剩下少量面筋为止。过滤下去的玉面水在盆中沉淀后,把剩水倒掉,把淀在盆底糊状的粉糊放在锅里蒸熟即可。由于这种做法省事,称懒玉面。另一做法是把面粉倒入锅里先炼成面团,再从锅中铲出放在案上
黄河刀鱼
2023-12-09
黄河刀鱼:黄河刀鱼的故乡在黄河口一带,因其形似利刀而得名。其实,刀鱼的学名叫刀鲚鱼。在黄河口,当地人称其为倒鱼。历史上,黄河几经改道,但黄河刀鱼总是顺河而去又沿河而来。长江口和海河口虽然也有刀鱼,但总不及黄河刀鱼量多,味美。清淡鲜香的海鲜美味,里嫩外焦、脆嫩爽
周鸭子
2023-12-09
周鸭子:油烫鸭子,是流传已久的邛崃名小吃。县人周福元根据传统工艺,细心制作,在临邛镇畅销时,被人们称为周鸭子。他用料考究在选鸭和卤水上肯下工夫,先用多种香料起好卤水,再将宰杀洗净的土鸭熟起锅,晾至微温,抹上糖汁,放入油锅炸制而成。他制成的油烫鸭子色泽红亮,皮酥
和平游浆豆腐
2023-11-30
和平游浆豆腐:游浆豆腐是福建邵武传统小吃,与碎铜茶和摆果台被称为福建邵武和平的三绝,是邵武美食一绝。和平游浆豆腐是用陈豆浆作为酵母,待新的豆浆在锅里煮熟、煮沸,再按一定比例加入适当发酵的母浆,用葫芦勺在锅里慢慢游动,待豆浆凝聚成絮状后,沥干成型、成块,即成游浆
谷城猕猴桃
2023-10-25
谷城猕猴桃:早在公元前的《诗经》中就有了猕猴桃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刚目》中描绘猕猴桃的形、色时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唐慎徵在《证类本草》上说: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这种酸中泛甜
三烹
2023-10-16
三烹:此菜名三烹,比有三次烹调过程,那么第一烹就是把切好的莲菜片吵水,大家都知道莲菜在吵水的时候易变色,理论在这里我就不写了,我说点实际的,就是你首先要把锅反复用水洗净,然后在加入锅中清水烧开,放入白醋和白糖,再下入莲菜片,吵透它(就是说把它煮熟了)倒出来,冲
尤溪酿猪肚
2023-09-17
尤溪酿猪肚: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就猪肚的煮法写道:南人白水加酒,煨两支香,以极烂为度,蘸清盐食之,亦可;或加鸡汤作料,煨烂熏切,亦佳。在尤溪台溪、西滨一带,流行吃酿猪肚,不加鸡汤,同样亦佳,更重要的是吃着味好,吃后胃好。酿猪肚这道菜,除了春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
清蒸鲤鱼
2023-07-24
清蒸鲤鱼:琼海万泉河内的鲤鱼种类多,万泉鲤也是当地比较传统的美食了。清蒸鲤鱼是当地最有名的一种,鱼宰杀洗干净,把鱼用盐、酒腌会,放到锅里蒸上十分钟左右,加上些葱后再蒸一会。把花椒在锅里煸炒后,将油淋在鱼上,就可以啦。清蒸鲤鱼原料:鲤鱼1条,重500克左右,水发
会稽越砚
2023-06-25
会稽越砚:越砚在国内享誉已数百年。产于浙江绍兴市。越砚的特点是石质稠润细腻,呵气成云,磨墨无声,就水研墨似漆,发墨不损毫颖;在工艺上,刀法洗炼、线条明快、结构疏朗,图案自然和谐,独具风格,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越砚选用绍兴城南会稽山的越石’雕刻而成。越石有黑涂涂
绿豆淀粉
2023-08-03
绿豆淀粉:绿豆淀粉景县华丝集团生产的绿豆淀粉、绿豆粉丝,以其纯度高、色正、味纯在全国的地享有极高生育,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建水燕窝酥
2023-12-18
建水燕窝酥:燕窝酥是云南地方的传统名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渊源出自建水。相传,清代末年建水县城隍庙附近有一吴姓,人称吴老板,开了一个荣香斋的店铺,以制作糕点为业,曾创制出狮子糕和麒麟玉书两种名点而颇有名气。该县有位进士名叫朱渭卿,在朝廷做过大官,他在本县仿照
水族围腰
2023-12-12
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饰缀绣片,在梯形外轮郭内绣五彩缤纷的花草、蝴蝶等图案,有的钉银泡等装饰。穿时系银链,与围腰口衔接处的银饰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为内容的浮雕银花,既是挂勾又是装饰。水族女衣较长,围腰与衣长度相等,穿衣
全州醋血鸭
2023-11-24
全州醋血鸭:醋血鸭在全州古代肴味三绝中虽然排名第二(第一为禾花鱼仔,第三为五香豆腐干),但该菜却以历史最久远,在民间普及最广泛,独为全州人最钟爱。六月六,子鸭肉,炒苦瓜,浆血醋的习俗古谣,不仅代代口耳相传,但凡在全州长大的本籍人,没有不会做这道菜肴的。自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