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云南看云海最佳地方 观赏云海景观最佳的地点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大花角
2023-09-10
大花角由前鞍和后鞍两个山峦构成,双峰之间有一处宽近百米的峡谷,与双峰一起伸向浩瀚的南海,于是形成一个天然的海湾,这里弓状的数百米长的海滩上,洁白的沙带上是密密麻麻的卵石。弓状的卵石滩上,大石小石你拥我挤地堆积在一起
高北土楼群(土楼王景区)
2024-01-11
高头乡的高北土楼群是福建土楼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之一,是永定土楼的代表之一,楼群分布于永定县东南的高头乡11个自然村内。景区里有圆楼之王美誉的承启楼和历史悠久的五云楼、世泽楼以及有博士楼之称的侨福楼等土楼,众土楼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呈现一派美妙无比的田园风光
峄山奇石
2023-11-11
峄山与其他名山最大的区别,是满山的奇石。而且,几乎每一块奇石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为峄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峄山的宕天梯北边,有一块向西南斜立的石头,形状奇特,上面花纹细密,呈土黄颜色,活像一领僧侣的袈裟。这块石头就是峄山有名的八卦衣石
支矶石街 支矶石路
2023-11-04
支矶石路也在宽窄巷子附近,和泡桐树街相邻,这条街有较为古老的历史。一看去就很有特色,在推荐中说是成都最有生活气息的一条巷子。街的两旁都是平整的青灰砖外墙,每户看上去都是大院,有露出墙头的细雕的砖瓦,颇有旧时光的气息。齐齐整整的大树,整条街道绿树成荫,安静平和
长泾河北石板街
2023-10-29
长泾镇河北石板街是目前江阴地区保留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街。走进长泾镇老街,一股江南水乡的特有的古朴扑面而来,幽静的小巷、沉默的井栏、深邃的庭院以及尤其斑驳的花格子窗棂,无不倾诉着数百年的沧桑岁月。长泾古称东舜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温宿古城古墓群
2023-04-22
温宿古城古墓群是一片据传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维吾尔古墓群。既有土垣环列的家族墓园,也有形单影只的孤冢坟丘;既有高大气派的墓门拱拜,而更多的是排列有序的平民坟茔。起伏错落的墓葬,绵延数平方公里。古墓群左侧有一条深达30余米的大裂谷,谷中白杨成列,流水淙淙,房舍错落
摩崖石刻和碑刻
2023-09-07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和碑刻是钟山比较多的历史人文现象,最有特点和意义的有几处,即反映南北朝时期的蒋氏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老百姓不再受战争之苦,而劝子归隋之事迹的宋朝重刻的合掌石摩崖石刻:有宋至民国的摩崖石刻11题(诗题)的碧云岩摩崖石刻
涵江
2023-08-02
涵江紧邻着沙江,涵江的特色是海带养殖。每当45月海带丰收时节,满目尽是晾晒海带的竹杆和劳作场景,尤其最精彩的是晚间海带分苗(12月份)和收割海带时候,一望无边的海面上,千艘渔船万火齐明,汇聚成金光灿烂的光海。这里的大片都是以挂晒的海带作为背景的
高田坑村
2023-07-26
高田坑村坐落于海拔600多米的山上,是浙江开化县长虹乡真子坑村的一个自然村。是开化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村落,也是长虹乡最偏远的一个山村。古朴的泥土瓦墙,神奇的古廊桥,原始的次生林,一幅原生态景象。高田坑出名,缘起于一批最早发现它的摄影爱好者们
白鸽涧
2023-07-17
大伊山有许多古老的岩洞和幽深的涧沟,蕴藏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引人入胜而感到惊奇,成为历代文人写作的素材。其中有一处叫白鸽涧的古迹,它的来历,广为民间流传。其内容是一个异类相亲的故事,使人感到很有兴趣,成为佳话,一直经久不衰的流传下来。白鸽涧位于大伊山西峰
镇锁桥
2023-04-03
镇锁桥在院桥的鸡笼山南坡下,有一个宽一里,长五里的鉴洋湖,湖的东面有一座135米长,2.5米宽的石桥,名叫镇锁桥。这座桥好似长虹卧波,为辽阔美丽的鉴洋湖增添了古老的色彩。这座桥又象一条铁链,横跨湖的两岸,给人几分神秘的感觉。
九华山大兴善寺
2023-03-19
铜锣的九华山素为佛门圣地,由此连绵至附近九龙山的乡道上,散落着20余座大小庙宇,上山礼拜的信徒络绎不绝,其中尤以大兴善寺的香火最盛,信徒广布全台各地。声名远传的大兴善寺,没有宏伟的佛寺庙体,也没有庄严的大殿,只有铁皮水泥搭建的朴实建筑,一楼供奉三宝佛
鲤鱼崩滩
2023-09-23
站在村里的田坎上远看这两个河中的小岛,你一定会惊异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小岛的形状,在不同的位置观看,会有不同的形容,有说像大鱼的,有说像鱼儿吐泡的,在我们看来,却像极了太极图
广州商业骑楼建筑
2023-11-07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西洋建筑的移入、传统建筑的复兴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若干阶段。西洋建筑在广州便有了以下类型,如天主教圣心堂(石室)一类的宗教建筑
国色天香牡丹园
2023-11-02
牡丹为我国的传统名花,作为观赏植物,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她雍容华贵、富贵堂皇,端庄秀雅、仪态万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生动的表达了世人对牡丹的偏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