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亲爱的客栈中民宿是真的存在吗 亲爱的客栈中民宿的原名叫什么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髓饼
2023-07-15
髓饼在《东京梦华录》中已有记载,北宋时期开封市场已经流行。髓饼除具有香味浓厚、甜润绵软、南味突出之长,兼有强筋壮骨之功。建国后,这一传统糕点在市场上曾一度绝迹。1983年,市食品科研所重新挖掘研制成功,曾在商业部召开的食品
开封方笙
2023-07-15
开封方笙:开封方笙开封方笙为开封八里湾民间艺人王玉泉创制,至今已有50余年的生产历史。合作化时期由市乐器生产合作社继承生产,后由开封市乐器厂生产。开封方笙有大、中、小三个型号,大体有笙斗、笙苗、簧片三个部分组成。以中号方笙为例,笙斗高7.8厘米,吹嘴长7厘米,
开县锦橙
2023-07-05
开县锦橙:锦橙又名鹅蛋柑26号,原产中国重庆江津,系40年代从地方实生甜橙中选出的优良变异。主要特点:树势强健,树冠圆头形,树姿较开张;枝条强壮柔韧,有小刺,尤以夏秋梢刺更多,叶片长椭圆形;果实长椭圆形,形如鹅蛋。果大,单果平均重170克左右,果皮橙红色或深橙
红烧海螺
2023-07-02
红烧海螺:红烧海螺——把海螺(那种俗称挖拉的大海螺)肉切片,打上刀花,用沸水稍冲涮,再放入多孔勺子中,在沸点热油里过一下。然后用大酱、葱、姜、蒜等调料爆锅,再将海螺肉与冬菇、玉兰片、木耳一起下锅略微翻炒,最后勾上浓芡即成。特点是螺肉外观色红,口感鲜嫩。
奈曼小米
2023-06-15
奈曼小米:奈曼小米由于米质好、养分高、口感好,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供不应求。奈曼小米色泽金黄,入口绵甜糯香,可暖胃养人,益气补中。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在民间有月子米、代参汤之美称。奈曼小米品种丰富,该旗每年还从外地引进优质谷子新品
杭锦旗塔拉沟山羊肉
2023-06-15
杭锦旗塔拉沟山羊肉:内蒙古塔拉沟羊肉,羊肉中的冬虫夏草,18种中草药植物滋养,天然山泉水润泽。内蒙古杭锦旗羚丰农牧业发展协会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独贵塔拉镇、塔然高勒管委会、吉日嘎图镇、呼和木独镇、巴拉贡镇、伊和乌素苏木共7个镇(管委会、苏木)76个嘎查。地
杜称奇火烧
2023-06-11
制作时先用大葱、大茴和食油一起烧开,去掉食油中异味,再合酥,味道纯正、清香。豆馅选用优质红小豆,红糖先过筛去掉杂质,将糖熬至能拨丝时方才下馅反复翻炒,直到水分基本蒸发掉,做出的豆馅看上去油亮,吃起来沙甜可口。面粉上屉蒸熟过箩,与香油合
葡萄雪鸡
2024-01-06
葡萄雪鸡:萄雪鸡介绍:小吃制作:(1)将猎捕或饲养的雪鸡洗净后将肉剔下,入水中煮至七成熟时捞出。(2)勺内加入雪鸡汤及盐、葱、姜、葡萄汁、料酒,再把捞出的雪鸡改刀成1.5厘米宽、5厘米长、厚内11.5厘米的条形块,放入加好调料的勺内烧至成熟的捞出,摆入盘中。(
宁蒗黑绵羊
2023-12-23
宁蒗黑绵羊:宁蒗彝族自治县主要以彝族为主,彝族占全县人口的65%,彝族又是一个崇尚黑色与火的民族,自古就有养羊的习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食其肉为贵、用其毛为荣的绵羊使用等级观点,当地各民族都有披羊皮褂劳作、披披毡避雨御寒和擀制垫毡作床垫,婚丧嫁娶时以羊待
封扁鱼
2023-12-16
封扁鱼:鱼肉双鲜,鳊鱼不扁,选用上好鳊鱼处理后,在鱼腹中填充肥瘦相间的猪肉,然后经过传统腌制,最后再统一晾晒,剩下的就交给时间风干。封扁鱼的入口柔嫩爽脆有嚼头,有人说是上品的说造就了封扁鱼,也有人说是时间,其实是两者共同合作的结果。封扁鱼有补虚,益脾,养血,祛
清炖排骨
2023-09-25
1、排骨切成适中的块儿,用凉水泡一泡,把排骨中的血泡出来,以免在熬汤时出现漠漠;2、把葱斜切成葱段儿;蒜用刀面拍一下;将整块姜分成两三块儿,然后用拍蒜的方法拍姜;3、用你要熬汤的锅接一锅凉水,把泡好的
崇明香芋
2023-06-23
香芋含有较多的粗蛋白、淀粉、聚糖(粘液质)、粗纤维和糖,蛋白质的含量比一般的其它高蛋白植物如大豆之类都要高。香芋块根肉质细腻,味清香,常供筵席食用,一般与肥鸡一起煮做成红烧香芋鸡或作冷盆菜底。香芋中的聚糖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制,增加对
浆耙儿馍
2023-07-17
浆耙儿馍:浆耙儿馍,包谷还是青壳子的时节,将籽粒抹下来。这时的籽粒嫩嫩的有饱满的浆汁。将籽勺喂进石磨里磨,浆汁从磨缝汩汩淌出,白白净净散发出甜丝丝的气息。磨毕,把包谷浆置入盆中发酵。于是去摘来阔硕的油桐树叶,取一张,卷为盒状,舀一勺包谷浆进去,将叶折转封住,便
万源萼贝
2024-01-09
万源萼贝:萼贝,因产于万源境内的花萼山而得名。早在清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民谣川贝甲全国,萼贝冠全川。将萼贝研成粉末,挑少许于痰中,即化为水,萼贝以此名闻天下。宣汉山羊板皮宣汉山羊板皮,系闻名国际市场的四川路羊皮。它质地细致柔韧,张幅适度,光泽度好,拉力强,尤
成都蛋烘糕
2023-12-07
清道光年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遂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因吃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遂成成都名小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