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你知道荔波古镇吗不一样的古韵好像穿越到东南亚的某座城市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台北鸳鸯火锅
2023-07-13
火锅最重要的是汤底,有多少店就有多少种汤底,但没有人知道汤底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跟吃川菜一样,火锅的麻辣程度是分等级的,鸳鸯火锅是一半辣一半不辣,任君选择。有别于其
莆田炝肉
2023-06-30
莆田炝肉:莆田炝肉,是莆田民间有一道传统的家常菜。做法虽说简单方便,但有不少釉奥妙藏在其中。如果不是得其真传,要做出同样的品质和味道很难的。经得行家指点,才知道要做好这道菜,可要拿出四样功夫来。其一是选好肉料。最好选用质地柔嫩的猪里脊肉,再用木槌打烂肉块,切成
虞山绿茶
2023-08-29
虞山绿茶: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虞山,不仅风景秀丽,充满诗情画意,而且盛产碧绿清爽、香气四溢、有养气颐神之功效的各茶:虞山绿茶。在虞山顶上,有座奇石林立、状如刃劈斧砍的山峰,名叫剑门,周围山势平坦,种满垅垅茶树。因其面向碧湖,空气清纯,每年谷雨前后,茶树长出嫩芽
六合盆牛脯
2023-08-27
六合盆牛脯:六合盆牛脯六合盆牛脯有百年历史,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镇江举办的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大奖。盆牛脯的特色是酥、香、鲜、透,入口咀嚼即化,鲜味可口,透而不烂,表里成色一致,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盆牛脯选用10龄左右的黄牛,取其两肋、座臀、腰膀、腿肉,以
德盛园“头脑”
2023-06-14
榆次的头脑最早,相传是根据明末清初山西著名人士傅山先生八珍汤的配方和工艺制作的。榆次城内南马道街有座古庙,名为大乘寺寺内建有藏经楼。民间传说,藏经楼落成后,傅山先生和其母曾在此住过一段时间。居住期间,因母年高
陈麻花
2023-12-03
陈麻花:陈麻花,又叫陈昌银麻花,味道酥软,口味独特,如今几乎成为了重庆磁器口古镇的代名词,也成了重庆特色小吃的典范代表,成为了重庆的一张名片。陈麻花先后获得了中国名小吃、重庆特产、重庆名点等称号。陈麻花也是去到磁器口必吃的小吃,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去游玩的人还可
陵阳豆腐干
2023-12-03
陵阳豆腐干:陵阳豆腐干是青阳县千年古镇陵阳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是一道以大豆和蚕豆酱为主要原料的风味小吃,是池州著名的特色小吃。在陵阳地区有多家加工作坊,制出的豆腐干色泽乌黑光亮,酱香浓郁,口味鲜美,咸淡适宜,质地板而不洁,外形方正,厚薄均匀。凡亲口尝食者,莫
和平游浆豆腐
2023-09-16
和平游浆豆腐:和平游浆豆腐是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的特产。游浆豆腐味道纯正、鲜嫩、可口,是游客到和平古镇必先品尝的特色佳肴。南平邵武市和平镇有几户专门做豆腐为生的人家,他们做豆腐与众不同,传统的豆腐制作不是用石膏就是用盐卤,而他们既不用石膏,也不用盐卤,只是
唐场豆腐乳
2023-12-08
唐场豆腐乳:具有三百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唐场镇,素以生产被誉为四川一绝的唐场豆腐乳而名闻川内外。唐场豆腐厂取唐场高巷古井之泉水浸泡磨制黄豆,精细加工生产的唐桥豆腐乳继承原该厂生产的唐桥牌唐场豆腐乳的传统风味。具有陈香细嫩,入口化渣,营养丰富,开胃健脾,增进食欲
同里状元蹄
2023-08-29
状元蹄堪称吴江特产中的领军人物。信步同里这个举世闻名的江南古镇,在摇曳着明清街杏黄旗的巷子里,我们在尽情领略状元蹄那一片红的同时,不经意间已经置身于状元蹄那一团团、一阵阵的香甜之中。相传宋淳佑四年,同里人魏汝贤高中
沿口三巴汤
2023-07-06
沿口三巴汤:三巴汤沿口古镇是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居地,与武胜县城紧紧相依。由于武胜县回民众多,牛肉系列食品深受广大武胜人民的喜爱,三巴汤就是其中的主打食品之一,备受人们的青睐。此菜以牛的嘴巴、尾巴、牛鞭为原料,配搭适量的当归、沙参、大枣、枸杞、三芍等十几味中
球川豆腐
2023-06-26
球川豆腐:球川豆腐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球川镇的特色美食。球川豆腐工艺独特,有白豆腐、米豆腐、臭豆腐、炸豆腐等10多个品种,邻近的龙绕、白石和毗邻的江西玉山县人也纷纷到这里购买,球川有浙西豆腐第一镇之美称。常山的球川古镇,豆腐加工户采用手工加工。古老的豆腐坊内,
平洲福肉饼
2023-11-10
平洲福肉饼:平洲福肉饼是广东省著名的特色美食。平洲福肉饼特点:平洲福肉饼——相信佛山很少人知道有这个特产。其实它出现的时间比盲公饼要早,一直是家庭和小作坊式制作,与中山的杏仁饼相似。特色:捏在手里,软绵绵的;放到嘴里,甜而不腻,柔韧而不粘牙;嚼之散发出淡淡的玫
懒疙瘩
2024-01-01
懒疙瘩:家乡的面食有两大类,一类是甜饭、一类是酸饭,一般人打招呼问:吃的撒(啥)饭?回答说:吃的甜饭!或说:吃的酸饭!甜饭是相对酸饭而言的,就是不放酸菜的,说起酸菜,老乡们大概都知道,但外地人很容易就想到是东北的酸菜了。甜饭主要是以小麦面为原料:有扁食(饺子)
麻头纸
2023-08-03
麻头纸:走进和阳镇,知道麻头纸的多为该镇的杨牌村村民。这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旧社会因为村民们穷,为了生存,少数村民们便开始学起一种技术——制作麻头纸,并成为村民的一种营生。麻头纸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里的老人说:古时候,朝中重臣向皇上进谏的奏折、民间向官府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