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侗族生态博物馆 相关景点共 5714
侗族生态博物馆
侗族生态博物馆
2023-09-06
侗族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是一座以县城侗族博物馆为中心,以独峒座龙至高定沿途15公里包括9个侗族村寨为辐射面,集侗族寨门、鼓楼、风雨桥、民间艺术、民风民俗与田园风光为一体,采取馆村结合、村馆互动的保护方式,是国内外所有生态博物馆中的新模式
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2023-09-21
堂安是中国与挪威文化建设合资项目,是贵州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即贵州黎平县堂安博物馆
三江侗族博物馆
三江侗族博物馆
2023-03-09
三江侗族博物馆位于三江县城古宜镇河西江峰街,始建于1992年,是自治县成立40周年的献礼项目。博物馆占地面积900㎡,建筑面积1550㎡。整座建筑南北布列,坐东朝西,主体3层,中间楼亭为五层重檐攒尖顶,两边楼亭为两层重檐歇山顶
小黄侗族
小黄侗族
2023-09-21
小黄是侗族地区远近闻名的侗歌窝。小黄侗歌在侗语中被称为嘎小黄,意思是小黄的歌,足见其自成体系,魅力独特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
2023-09-20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中心馆,是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群的一个核心馆,位于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镇天文大道中国茶城内,展馆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陈列内容主要包括序厅及前言、茶的起源、古代茶事、历史名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农垦、茶叶科研、茶叶供销与外贸、当代茶业、
贺兰山生态博物馆
贺兰山生态博物馆
2023-09-09
贺兰山生态博物馆位于贺兰山腹地,大武口小渠子沟内,此处有一株发现于1994年的小渠子沟古树化石,它长18米,为2亿多年前的古植物,属台木,出露地面约8米,外观保存完好,是我国迄今发现炭化度最高、最大的古树化石,也是宁夏现存最大、最长、保护最完整的古树化石
宰荡侗族大歌景区
宰荡侗族大歌景区
2023-09-21
面积50平方公里,景点5个,包括苗兰、归柳、大利等景点,以游赏宰荡侗族大歌、侗族花桥、侗族鼓楼为主。宰荡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原生态的侗族大歌,属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复调音乐,音调美妙至极,被誉为天籁之音。女声大歌行云流水,清亮明丽;男声大歌雄浑厚重,刚劲有力
西定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西定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2023-09-29
西定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布朗族生态博物馆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的章朗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丰富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是原始宗教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和古老茶文化等多元化的交汇区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
2023-09-07
以广西贺州客家围屋为基础建设的广西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2007年4月13日落成。广西贺州客家围屋位于莲塘镇,始建于清乾隆年末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贺州是客家人主要居住地之一,现有客家人约45万
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
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
2023-05-02
黄霞昌家庭生态博物馆以雕版、印刷、工艺美术藏品为主,至今仍留有乾隆年间的匾额;杨黄德家庭生态博物馆则以土地契约、字据、家谱、瓷器、木雕等为主,时间贯穿明朝嘉靖、万历,清朝康熙、乾隆、光绪等年代
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
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
2023-09-04
广西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坐落在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覆盖十一个自然村屯四百四十二户两千一百六十六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距南丹县城33公里,有四级油路直接通达。生态博物馆区主要分为展示馆及原始村落两部分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
2023-06-14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坐落于女书复活岛美称的浦尾岛上,离江永县城15公里。四面潇水环绕,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这里是著名女书自然传人高银仙、胡慈珠、唐宝珍的故居地,是女书流传的核心村落
枫香坡侗族风情寨
枫香坡侗族风情寨
2023-03-06
枫香坡侗寨作为芭蕉侗族乡经济腾飞的一翼,在地理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为了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学生进行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位于高拱桥村,辖区内共56户256人。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离州府10公里
蛇类生态博物馆
蛇类生态博物馆
2023-11-23
介绍位于太阳沟友谊塔附近。此馆于2000年5月12日开始动工兴建,投资2350万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室内布展具回归自然风格,分为鳄鱼、龟鳖、各种蛇类及标本等八个展区。有泰国、澳大利亚、非洲等地的各种蛇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镇山布依族博物馆)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镇山布依族博物馆
2023-09-23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位于省会贵阳市西南21公里,山寨建在半岛上,三面不死不活,半边山直插云表,400多年前平播之役,明王朝指派李仁宇将军屯兵于此,与该村的布依妇女氏生儿育女至今已有17代,班李两姓共为一家,和睦共处,汉族与布依族文化得到较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