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冈仁波齐转山 在朝圣的路上幸福前行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保亭山竹
2023-07-23
保亭山竹:亭山竹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特产。保亭是我国重要的南药种植基地和我国唯一能大面积发展红毛丹、山竹等热带珍稀水果的宝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与省农垦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在该县种植山竹3000亩。山竹原名莽吉柿,原产于东南亚,
山古坊
2023-12-02
山古坊:山古坊是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的特产。隆昌县山乡食品酿造厂开发了山古坊香豆腐、山古坊豆豉、山古坊酱油、山古坊陈醋、山古坊松花蛋、山古坊咸盐蛋、渔箭滩豆腐干等系列产品。隆昌县山乡酿造食品厂坐落于有着中国石牌坊之乡和首批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美誉的四川隆昌。企业邻
无量山乌骨鸡
2023-12-22
无量山乌骨鸡:无量.山乌骨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原产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无量山、普洱市的哀牢山及两山之间的广大山区,中心产区为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大理州南涧县。2010年1月15日,无量山乌骨鸡被列入中国国家畜禽遗
山粉羹
2023-09-04
山粉羹:山粉羹山粉羹形似藕粉羹,但其具有清凉解毒的作用,营养价值高于藕粉。据说,解放前穷人缺吃少穿,把山粉当作主食用。如今,将山粉用糖开水冲泡着吃,也不失为新昌的特色小吃之一。
博山池梨
2023-10-05
博山池梨:【博山池梨】原产于淄博市淄川区口头乡池板村,池板村在清朝时属博山县,故称此梨为博山池梨。博山池梨梨皮黄绿色,系中型果,单果重170克左右,果肉黄白色,味甜爽口。果面光滑无锈色,果心小。此梨汁多、质脆,食用时可用手在梨蒂部掰裂。博山池梨,果皮较厚,耐贮
“山兰”牌黑木耳
2023-09-01
山兰牌黑木耳:获巴拿马金奖、浙江省农展会金奖的山兰牌黑木耳,弛名天下,目前全县产量在1500吨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县。(云和县)
女山湖银鱼
2023-09-14
女山湖银鱼:相传张果老在女山仙人洞小憩时被一群白羊吵吵闹闹,搅了好觉,气得将这群白羊点化成石。雪白的羊毛没有变成石头,脱落后被风吹雨淋流入女山湖。时间一长,长成了一种细细长长的小鱼。开始数量很少,渔民们也没在意。后来繁衍的越来越多,成群结队,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
景东无量山乌骨鸡
2023-07-10
景东无量山乌骨鸡:景东无量山乌骨鸡是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的特产。无量山乌骨鸡耐粗饲,抗逆性和适应性强,具有繁殖率高、肉质细嫩、香郁,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市场销路好等优良特性。景东县是名副其实的无量山乌骨鸡之乡。无量山乌骨鸡,原名哀牢山大种毛脚鸡,是景东人民在长期
山老鼠腊
2023-06-26
山老鼠腊:山老鼠腊:腊味,通常是指腊制的鸡鸭肉制品。而在庆元一带,最好的腊制品,还是菇民上菇山期间精心制作,回味无穷的山老鼠腊。山老鼠爱偷吃鲜香菇,菇民用各种自制的捕兽器将山老鼠活活地逮回寮棚,去毛开膛洗净,置到焙笼,用文火加上少许的谷糠慢慢地烘干后称为山老鼠
桃花山鸡蛋
2023-10-23
桃花山鸡蛋:《中国土特产大全》载:桃花山鸡蛋、笔架山鱼肚、七姊妹朝天椒,并称石首三宝。近百万只荆楚桃花山鸡放牧在风光旖旎的桃花山修竹丛林间,觅虫草,啄砂石,饮山泉,吸丽山之灵韵,纳秀水之清纯,天然散养,风味独特,所产荆楚桃花山鸡蛋蛋白浓稠香醇、蛋黄金红亮泽,富
仙人山云雾茶
2023-07-09
仙人山云雾茶:仙人山云雾茶是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仙人山的特产。仙人山云雾茶具有细嫩、优质、匀称、深绿光润、香高气长、汤色黄绿、清亮、滋味鲜爽、浓厚之特色。仙人山云雾茶,选自桐梓县大娄山主峰仙人山所产之茶树,清明前鲜嫩芽叶,经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主要产品有仙人芽
桃山格篮
2023-11-12
桃山格篮:桃山格篮桃山格篮(也称介蓝)源产地在炮台红门楼,有菜支软、茎粗、生菜叶油绿特点,爆炒后其色益发油翠欲滴,引人垂涎。桃山格篮烹调十分讲究,以猛火、肥油,鲜腥勾兑而出名。可配以鱿鱼、、肉片、香茹、豆腐干丝,在猛火中0一、二分钟即可上盘。成菜的格蓝依然栩栩
山粉丸
2023-09-01
山粉丸:山粉丸棕褐色,软软的一种小吃。制成需要经过几道程序:农民伯伯首先将田里种的番薯净身,接着用机器磨成浆,番薯浆放在大缸里沉淀,经过几天几夜,上层的水清了,缸底却沉积着厚厚的一片。把水倒掉,用铲子把底层的淀粉勺起,大片摊在太阳底下暴晒,等干了,研成粉末状就
野生山花蜜
2023-08-02
野生山花蜜:野生山花蜜裕民县盛产优质山花蜜,并以卓越的绿色品质、浓厚的天然气息及甘醇、柔和的口感,赢得无数赞誉。裕民山花蜜品质纯净,风味独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
少山红杏
2023-10-11
少山红杏:城阳夏庄少山的杏远近闻名。这里种植的果树以杏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少山共有杏园2000多亩,杏树近10万棵。少山的众多杏树品种中,最出名的是少山红。少山红是由草杏发展起来的。据说上个世纪70年代,一户农家屋后长了一棵草杏,好几年也没人过问,直到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