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剑阁文庙 相关信息共 539
茶园沟
茶园沟
2023-09-19
茶园沟位于广元之南的剑阁县普广乡,距剑阁县城40公里,地处剑门山脉,也是剑门蜀道风景旅游线上的一个胜景。也有人称小九寨沟。这里有碧绿的海子,有许多奇特的山峰,有浩瀚的,山上有水,水中有山,的确与九寨沟有几分相似。但它更有自己的特色
昭化考棚
昭化考棚
2023-09-18
昭化考棚为周边县(四川昭化、广元、青川、剑阁四县)童试及府试考场。昭化考棚建于道光18年(公元1838年),设考位332个。日常为学子就读学院。作为官署建筑,院门前都建有照壁,有遮挡和风水作用。考院布局为南北中轴线阶梯状上升,意寓步步高升
丹洲书院
丹洲书院
2023-09-06
丹洲书院——书院开始于明万历年间任怀远(三江古称怀远)知县的苏朝阳时期,苏朝阳在完成县衙及城墙工程后,又盖了文庙,当时官办教育就在文庙中进行。由县衙从外地请来教师任教,教学内容多为传统的四书五经
零陵文武双庙
零陵文武双庙
2023-06-14
零陵文庙位于永州市零陵古城东门岭路(永州市五中旁,零陵文物管理所内),原为零陵县文庙,又名县学宫、先师庙、孔子庙、圣庙等,始建于宋嘉定初年(1208年),原址为潇水西岸愚溪桥左,后曾六次迁移改建,四易其地
金子山
金子山
2023-09-19
金子山风景区位于青川县南部,东连剑阁,南接江油,西靠竹园,北毗广元。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9%。绵广高速公路横穿全境,距宝成线3公里。属剑门山系的七十二剑峰之列,其山势雄伟,怪石林立,异峰突起,层岸叠嶂,禽珍兽异,鸟鸣獐跳,山青水秀,花果飘香
兜鍪山
兜鍪山
2023-09-16
光绪版《江油县志·山川》记载:大茅山,在县东(指江油县之东,清代,大茅山为江油、梓潼、剑阁三县共管)一百六十里,即兜鍪山,相传五丁开蜀道,遗有兜鍪(古代武士头上所戴之帽名兜鍪),故名
池州市博物馆(池州府儒学)
池州市博物馆(池州府儒学)
2023-03-07
池州府儒学,始建于唐代,初为夫子庙,又叫文庙,是历代朝廷、百姓供奉祭祀孔子及儒家学派贤哲的祠庙。宋代以后各地将官办学校与文庙合建。此后,池州府儒学成为历代池州教育文化中心和礼制圣殿。1917年,池州师范学校在池州府儒学原址上创办
信阳文庙大成殿
信阳文庙大成殿
2023-08-31
文庙大成殿清信阳文庙,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代,清代修复。是信阳市区仅存的古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传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讲学之地,也是儒家思想发源地之一。据《信阳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清历经修复,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顺德府文庙大成殿
顺德府文庙大成殿
2023-07-03
大成殿是文庙(又名孔庙)的主要建筑。《顺德府志》记载:顺德府文庙建自唐,寻废。顺德府文庙大成殿原名为文宣王殿,唐开元2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自此全国孔庙的主殿皆被称为文宣王殿
长春孔子文化园
长春孔子文化园
2023-02-21
孔子文化园(长春文庙)位于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与二道街交汇处,始建于清同治11年(公元1872年)。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随着风雨的侵蚀和近代政治的影响,长春文庙遭到很大破坏,一度改作他用
衢州南宗孔氏家庙
衢州南宗孔氏家庙
2023-07-26
孔氏家庙不同于孔庙、文庙。孔庙、文庙为官方所立之庙,乃朝廷官府、学子及百姓祭祀孔子之处;孔氏家庙则是孔子嫡长孙率族人祭祀孔子及历代先祖之处
长沙县学宫街故址
长沙县学宫街故址
2023-05-14
长沙县文庙西起长沙市民主东街,东止蔡锷北路,南起学宫街,北止红墙巷,距周南中学和明德中学这两所百年名校不远。如今,正门位于蔡锷路的长沙师范附小只是长沙县学宫遗址的一部分。长沙县文庙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
回忆魔都装满8090后回忆的文庙街
回忆魔都装满8090后回忆的文庙街
2023-10-26
回忆魔都装满8090后回忆的文庙街:上海小编今天要说的就是杂乱老城厢里的乐园——文庙!这里有:纪念孔圣人的文庙、街边小吃香酥鸡、菜饭、巧克力奶昔...二次元世界的动漫手办周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孔乙己酒家、书店、甜品店、大头贴…这条被称之为儿时美好回忆的马路上,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2023-04-14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位于贵州湄潭县湄江镇和永兴镇,原有文庙、天主堂等25处,现保存较好的主要有9处。包括湄潭办公室图书室旧址(文庙)、谈家桢等教授住处(天主堂)、研究生院旧址(义泉万寿宫)、湄江吟社旧址(西来庵)、理学院物理系旧址(双修寺)、永兴分校教授住处、农学
梓潼翠云廊
梓潼翠云廊
2023-09-17
沿由秦入蜀的古金牛道南行,经宁强、利州、剑门关下的古城昭化,经剑阁县城,南至阆中,西至梓潼,有一条以石板铺成的三百里长的古驿道,道路两旁古柏苍苍,铁干虬枝,高拂云天,逶迤莽苍,蜿蜿数百里,云蒸霞蔚,天幕迷濛,人行其中,如入绿色长廊,行者尽被浓荫裹,虽是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