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北京梁启超故居 相关景点共 3351
北京梁启超故居
北京梁启超故居
2023-03-20
梁启超故居北沟沿胡同属东城区北新桥地区,在东直门南小街迤西。胡同自北向南沟通大菊胡同和东四十四条,长300多米。明代,称学房胡同;清乾隆时称官学胡同,宣统时称北沟沿,因胡同临近水沟而得名;1949年称北沟沿胡同,文革中一度改称红都胡同,后复称北沟沿胡同
江门梁启超故居
江门梁启超故居
2023-06-28
梁启超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茶坑村,坐落在美丽苍郁的凤山下,鱼塘、水网、沃野田畴环绕四周,大榕树、石板巷、青砖房有序分布,往来皆村野乡民,真淳古朴,这里便是梁启超先生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
梁启超墓
梁启超
2023-03-19
梁启超墓位于北京植物园,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坐北朝南,占地约0.88公顷,由梁启超之子、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设计。墓主体为黄色花岗岩结构,墓前有八角形石筑方亭一座,汉白玉石碑两通,现保存完好。信息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天津梁启超旧居
天津梁启超旧居
2023-03-13
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书斋位于原天津意租界横二马路19号和21号,即今河北区民族路44号和46号。该建筑是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小洋楼,造型别致典雅。他的故居(河北区民族路44号)建成于1914年,共两层。有地下室、顶层有0
北京李大钊故居
北京李大钊故居
2023-03-17
李大钊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文名:北京李大钊故居外文名:LidazhaosformerresidenceinBeijing位置: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地铁1号线:复兴门站
北京冯国璋故居
北京冯国璋故居
2023-03-20
冯国璋故居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里的帽儿胡同。是一座清代建筑风格的大宅院,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了。景点位置北京西城区帽儿胡同13号
北京康有为故居
北京康有为故居
2023-03-20
北京康有为故居位于米市胡同43号。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光绪八年(1882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都曾住在这里。康有为居住在北跨院的中间院子里
北京蔡锷故居
北京蔡锷故居
2023-12-03
北京西城区棉花胡同66号有蔡锷故居。由前后两院组成,房屋由回廊相连。现基本保持旧观。蔡锷于民国24年(1913年11月1915年11月)寓此。故居前院的西房系大门和三间配房、北房、南房各三间。前院和后院由廊墙隔开,后院有北房、南房、东房各三间
北京鲁迅故居
北京鲁迅故居
2023-12-03
鲁迅故居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现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北京鲁迅博物馆内,建于1924年。为三开间小四合院。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住在这里,房间内的陈设均维持原样
北京梅兰芳故居
北京梅兰芳故居
2023-03-19
北京梅兰芳故居为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的住所。位于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占地面积716平方米。1961年梅兰芳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此院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后经过修缮,梅兰芳搬到这里居住
北京老舍故居
北京老舍故居
2023-03-17
老舍故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北京茅盾故居
北京茅盾故居
2023-03-17
故居为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878平方米。门内影壁上镶有题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横匾。前院有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六间。西厢房原是茅盾的会客室和藏书室
北京谭嗣同故居
北京谭嗣同故居
2023-12-03
谭嗣同的生所与死处近在咫尺,谭嗣同的故居简单醒目的坐落在菜市口的边缘。沿菜市口大街西边往南走几十步远,人行道边上的一个土坡之上,便是标识了谭嗣同故居牌子的四合院,现在的北半截胡同41号,当年的浏阳会馆
北京欧阳予倩故居
北京欧阳予倩故居
2023-03-20
欧阳予倩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是欧阳予倩自1949年起在北京的住处。这里曾是一个文化名人荟萃的场所,著名作家曹禺、作曲家光未然等都曾寓居此院。现为中央戏剧学院宿舍。故居建筑中西合璧,大门为近代砖拱门楼,东西两侧有南房各四间。临街的拱券式窗看上去颇有韵味
北京邵飘萍故居
北京邵飘萍故居
2023-12-03
邵飘萍故居铁肩担道义邵飘萍故居是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楼,大门口两侧是典型的欧式石柱,门口上方建有观光阳台,这里既是邵飘萍故居,也是京报馆旧址,小楼正门上方京报馆三个大字就是当年邵飘萍亲笔题写的。传说邵飘萍当年住在二楼北头,他把向阳的房间都让给了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