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千年龙脉地万世佛缘乡——遂宁龙凤古镇 相关景点共 7500
荞坝古镇景区
荞坝古镇景区
2023-09-12
荞坝镇在马边县城以东34公里,与屏山县的中都古镇接壤。由于屏山至沐川间有座海拔2千多米的五指山的阻隔,古代由屏山新市、云南绥江一带到乐山成都,就经过中都荞坝这一条古道。古代的荞坝繁荣过。如今走进古镇,就见一里长街古色古香
播扬扶荫地
播扬扶荫
2023-06-29
扶荫:位于境内云开大山支脉两广交汇处,海拔500多米,总面积412.5公顷。区内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珍稀树种、名贵中药材、罕见花卉和奇峰怪石,旅游资源丰富,是天然的绿色氧吧。沿扶荫谷线直上,有多处天然三级瀑布、跌水、溪谷、天花崖
苎畲乡苏维埃政府遗址
苎畲苏维埃政府遗址
2023-08-03
苎畲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明溪县夏坊苎畲村。1932年3月,红3军团部分主力红军分兵挺进鳌龙,分兵驻夏坊、鳌坑等地。在红军的帮助下,鳌龙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受鳌龙区苏维埃政府管辖的苎畲在同年12月召开群众大会,成立苎畲苏维埃政府,驻夏氏三房祠,主席夏新秀
新场佛子岩摩崖造像
新场子岩摩崖造像
2023-04-13
新场子岩摩崖造像位于大邑县新场镇,年代为明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是上至崖顶70米,到虎跳河村四组集体果园;下至虎跳河,高约10米
红军战士就义地
红军战士就义
2023-05-12
红军战士就义位于娄烦县娄烦镇旧娄烦村山城峁黄土圪洞。1936年3月,东征红军从古交进入娄烦。3月29日东征红军由娄烦北进入岚县。同日,尾随红军的阎军傅存怀部即追至娄烦,搜捕掉队红军及与红军有关的人
平陆地窨院
平陆窨院
2023-07-10
平陆窨院为山西运城地区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一种住宅,主要分布于濒临黄河之滨的平陆县境内,即深入到地下的院子和窑洞。其独特而罕见的构造是:在地面挖下去一个方形的几十平方米的平底大坑,坑的深度一般在10米左右
画匠之乡噶玛乡
画匠之乡噶玛
2023-09-29
有画匠之乡美誉的噶玛,绘制唐卡、壁画的历史可追溯到800年前,现流传于西藏的嘎当噶志画派,就是由当地画家所创。
成吉思汗驾崩地遗址
成吉思汗驾崩遗址
2023-05-23
成吉思汗驾崩遗址位于清水县红堡镇西城村。年代为元代,类别为古遗址。2013年5月2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牛头河为界;西:以西城村为界;南:以牛头河峡口为界;北:以公路为界
中苏友谊见证地
中苏友谊见证
2023-07-16
友谊被誉为中苏友谊的见证。1954年11月5日,前苏联政府派来援建专家、顾问一行49人,带着建场所需要的全套农业机械设备,满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帮助中国援建了我国最大的谷物机械化农场—友谊农场,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大刀会发起地旧址
大刀会发起旧址
2023-03-28
大刀会发起旧址,位于通化县果松镇政府所在地六道沟村,距县城快大茂镇43公里,确定了遗址地点,没有开发保护。1927年秋,居住在通化县六道沟村老营沟的牛宝山、王书章两家因深受匪患之苦,从山东日照县请来法师匡香圃,组建了大刀会
花田酒地景区
花田酒景区
2024-01-10
花田酒景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清溪河与长江交汇处,距离泸州市中心25公里,距纳溪城区15公里,占地2280亩,景区规划由清溪河道景观、花田景观、景观桥、登山栈道、瀑布景观、娱乐项目区、1个旅游集镇、3个白酒庄园、1个商务度假区等部分组成
丽阳古镇
丽阳古镇
2023-08-09
【地理位置】丽阳镇以丽阳古镇而得名,位于景德镇市昌江区西部边缘,东临鲇鱼山镇交界,南接上饶市鄱阳县凰岗镇为邻,西连鄱阳县金盘岭镇,北靠浮梁县洪源镇毗邻,是景德镇市西大门。辖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全镇下辖十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78个自然村,总人口2万人
新晃龙溪古镇
新晃龙溪古镇
2023-06-15
龙溪古镇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三大商埠之一。人们在龙溪汇入舞水河的入口处集结成市,形成了清同治年间曾繁荣一时及南方水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龙溪口市场,也建成了各种风格独特的高楼连着高楼,屋檐挨着屋檐的明清窨子屋,成为中国东西部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合璧的历史见证
双桥古镇
双桥古镇
2023-06-08
双桥古镇位于孝感市大悟县城关镇双桥村。是一座以商贸为主的集镇,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嘉庆三年(1798)形成现有规模。镇内有主街一条,巷道三条。主街南北向,长约350米,宽约5米,街两侧为商铺,以三开间为主。三条支巷长约35米,宽2-3米,主要功能为防火、分户
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
2023-02-23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