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南通民间艺术馆 相关信息共 2620
鳗鲞
鳗鲞
2023-09-07
民间有新风鳗鲞味胜鸡的说法。这种鱼鲞,早在古代就有。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国交战,带兵攻陷越地鄞邑(今浙江
绍兴糟鸡
绍兴糟鸡
2023-09-04
绍兴糟鸡:糟鸡始于民间,为除夕夜饭及春节宴请中必不可少之菜肴。此菜以当年越鸡和酒糟为主要原料,经白煮、腌制、醉糟等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咸鲜适口、糟香醇厚的特点。糟鸡使用的原料越鸡,即浙江萧山大种鸡。相传2000多年前原养在越王宫内,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
温州麻糍
温州麻糍
2023-09-01
温州麻糍:麻糍是是别具一格的一种糯米食品,民间建房、种田和农历七月半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食用。市场上也常有出售,但唯独城郊的田宅麻糍最负盛名。它种类很多,有麻糍泻、麻糍滑、米筛花、麻糍食果等等,成品洁白如雪,柔软如绵,光滑细腻,不粘碗,不钉牙糊口,老小皆宜,食者无
缙云麻糍
缙云麻糍
2023-09-01
缙云麻糍:麻糍,缙云民间小吃。入夏新糯上市,蒸熟后,在石臼中打烂成饼。然后摘成小块,肉裹加红糖,外擦一层熟粉,以不见糖为合格。每到市日,古树下、柳亭边,均有叫卖。入冬,制成薄饼,平锅热烤。加入红糖,脆甜香糯,很受人们青睐。麻糍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以当
洞庭碧螺春茶
洞庭碧螺春茶
2023-08-29
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后来
地锅
地锅
2023-08-26
其色光润红亮,其香浓郁滑爽,其味厚至淳,其形纯正自然,其器洗练古朴,其汉浑然天成,实为汉文化美食的民间代表。现代地锅源于微山
加吉鱼
加吉鱼
2023-08-26
民间素有加吉头,马鲛居,鳓鱼肚皮唇唇嘴之说。加吉鱼又因身形优美,色彩吉庆,常被人们捧上喜宴席。(连云港)
东台发绣
东台发绣
2023-08-24
东台发绣:发绣又称墨绣,起源于唐代佛教盛行时期,民间信女们将自己的秀发剪下,在绸或绢上绣成如来佛或观音菩萨。焚香膜拜,以示虔诚。用人发代替丝线,是我国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因发绣不褪色和变形,但技术要求极高,流传甚少。南宋时发绣《东方塑像》和明代韩希孟所作发绣
“合川牌”酱油
“合川牌”酱油
2023-08-11
在清末民初,四川民间就流传着合川酱油保宁醋丰都盛产豆腐乳的民谣。20年代末,邹甫臣之
化稍营狗肉
化稍营狗肉
2023-08-05
吃狗肉到底可以追溯到何时已无人说得清楚,但据老一辈人讲,早在当年穆桂英征西安营扎寨之后,民间就开始风行炖狗肉。狗肉的吃法多种多样,烧、炖、卤、炒等皆可成佳肴,传统的化稍营狗肉以炖为主。炖
麻头纸
麻头纸
2023-08-03
村里的老人说:古时候,朝中重臣向皇上进谏的奏折、民间向官府申诉
四匹缯布
四匹缯布
2023-08-03
四匹缯布:四匹缯布是沙河十里亭镇及孔庄一带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织造土布。清初,四匹缯布的纺织技术传入沙河十里亭、孔庄一带,这个时期的纺织生产逐步利用了简单工具,后又经过历史的发展,才有了组合工具,但仍为手工纺织。沙河四匹缯布的制造过程全部采用手工制成,由多种颜色
姑墨小靴刀
姑墨小靴刀
2023-08-01
姑墨小靴刀:相传,战时,姑墨国众多勇士喜爱佩戴小靴刀,从那时起姑墨小靴刀就已问世,民间称之为姑墨小靴刀。据当地老人说,姑墨小靴刀最初来自于姑墨王国的一位小王子哈迪力之手。哈迪力王子尤善打猎、喝酒,性情粗犷,有勇无谋,为博得父王属下王公一家5个女孩子的青睐,绞尽
羊排小揪面
羊排小揪面
2023-07-30
羊排小揪面:羊排小揪面是宁夏自古民间传统经典美食,祖祖辈辈研习传承,无人不知,无人不爱,这个店沿用了传统揪面的手工艺,精选生长一年多的宁夏滩羊腰部以上羊排精肉,用十余种香料炒制,以羊肉汤和羊排和小揪面在砂锅中炖熟,并佐以少许小白菜和韭菜,味道醇厚清香。
漳县手抓羊肉
漳县手抓羊肉
2023-07-27
漳县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此饮食源于元朝,漳县汪氏因战功赫赫,经常被大汗召见,品尝了蒙古王室的手抓羊肉后,赞不绝口,回陇右后随带来宫廷厨师,教当地厨师做,后流传到民间。俗语讲青稞黄,杀羝羊。在庄稼成熟之际,绵羊也膘肥肉实,牵来一只,宰杀、剥皮,取其骨肉,均剁为二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