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历史的丰碑---中国十大著名纪念碑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奇美香肠
2023-12-10
奇美香肠:奇美香肠是河北省沧州市的著名特产,始创于清朝雍正年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沧奇牌奇美香肠为第九代传人丁润秀先生所授独家绝艺。乾隆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1757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运河水路到达捷地闸口(沧州南4公里)时,伴驾南巡的清太子少保协大学
朝城水饺
2023-12-02
朝城水饺:朝城水饺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朝城镇的著名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原由明两京尚书江东引进皇宫,很多来聊城莘县的外地顾客都要前去朝城品尝这一名吃。朝城水饺主要以精面粉、鲜嫩羊肉、上等香葱、江楼香油等为原料,加以祖传滋补配方调料,采用手工制作而成
脑髓卷
2023-10-31
其实脑髓卷并不是由某种动物脑髓做成的,而是用猪肉去皮去素绞成肉泥,然后冰冻卷筒而成,其原料的形状如脑髓一样,所以取名为脑髓卷。脑髓卷是湘潭市著名的风味小吃,历史悠
燕牌香菇甲天下
2023-10-19
燕牌香菇甲天下:香菇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香菇的栽培和食用在我国约有七百年的历史,一向被视为山珍。京山产京燕牌香菇九一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定名注册,同年被中商部评选为优质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属唯一首举,同时也是食用菌家族之佼佼者。京燕牌香菇较之其它菇类,具有肉
贵阳碗耳糕
2023-07-07
碗耳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贵阳的传统著名风味小吃,它呈金黄色(也有白色),有弹性,个大,绵、香、甜、略带甜酒的发酵味,非常可口。制作方法是将大米浸泡、淘洗、磨成浆、过滤
芝兰斋糕干
2023-06-11
芝兰斋糕干:芝兰斋糕干是天津津门著名的特产小吃。芝兰斋糕干是用小站稻米、糯米磨粉夹入多种馅料蒸制而成。因该糕干系芝兰斋字号创制,故名。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芝兰斋创始人于天津沈庄大街开店制售糕干,因产品质佳价廉,颇受人们喜欢,以致成为农历正月人们最喜欢的食
宣威板栗
2023-12-20
宣威板栗:板栗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已约有2000~3000年的栽培历史。叶披针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葇荑花序,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
梧州纸包鸡
2023-11-20
梧州纸包鸡:梧州纸包鸡相传已有近百年历史,它因气味芳香、鲜嫩甘美、制作工艺独特而蜚声海内外,1985年,梧州纸包鸡被选拍入《中国一绝》风情电视纪录片纸包鸡顾名思义,菜肴是以纸包裹主料炸制而成,这是隔纸炸的烹饪法,制作独特,菜肴可以保持鸡肉的鲜嫩,调料味浓,特有
蟹黄汤包
2023-12-01
蟹黄汤包:蟹黄汤包是江苏一道著名传统小吃,是中华六大名点之一,已有二百年历史,馅心是由大闸蟹、新鲜猪肉皮、正宗老母草鸡特制而成,以其汤包皮薄,汤清不腻,稠而不油,深受大江南北美食家的青睐。蟹黄汤包有两绝:一是制作绝,二是吃法绝。江苏各地都有蟹黄汤包,且各有特色
水口白菜
2023-11-07
水口白菜:水口白菜是开平市水口镇著名传统特优产品,已有300多年历史,其特点是:矮脚、茎肥、菜叶呈匙羹状,茎白叶色深绿,形似花瓶、叶绿素、维生素含量丰富,清甜爽口。水口白菜干除内销外,还出口港澳及东南亚等地。水口白菜是是在变异的白菜中通过筛选、提纯,自留种子繁
墨米火麻养生鸡
2023-11-21
墨米火麻养生鸡:墨米火麻养生鸡东兰县隶属世界著名长寿带——盘阳河长寿带核心区之一,也是中国草药药膳基地之一,墨米火麻养生鸡以东兰老区特产三乌鸡、墨米、火麻等原料加工而成,造型新颖独特,口感爽嫩不腻,具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
宁波骨木嵌镶
2023-09-06
宁波骨木嵌镶:间称宁波嵌镶,著名传统工艺品。采用螺甸、象牙、牛骨片、黄杨木和彩石等多种材料,精心制作成花鸟、风景、仕女等装饰花样,嵌于红木、花梨木坯上,经过精细打磨,用中国大漆髹漆而成。分平嵌、高嵌、高平嵌3种。嵌件精巧,造形优美,风格清新。在我国,嵌镶技艺可
杨林肥酒
2023-12-21
杨林肥酒历史悠久,明代著名医学家,《滇南本草》的作者兰茂,在杨林隐居时,曾以农歌早稻黄,太平春酒溅的诗句描述当时酿酒业的兴盛。1880年杨林人陈鼎创制了杨林肥酒,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杨林肥酒是用玉米、稻谷、大麦原料
湖州千张包子
2023-12-16
湖州千张包子:千张包子是湖州著名的传统名点,最早由清末湖州菜贩丁莲芳以鲜猪肉、千张为原料,包成长枕形的包子,配细丝粉制作而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此名点以用料讲究、烹调有术、味道鲜美而闻名遐迩,具有薄而韧、香浓汁鲜的特点,与湖州大馄饨、诸老大粽子、震远同玫瑰
李渡毛笔
2023-09-27
李渡毛笔:李渡毛笔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生产历史。传说秦代蒙恬发明柳条笔不久,咸阳人郭解和朱兴由中原流入江西临川李渡一带,传授制笔技艺。经过世代相传,逐步形成一套独特的制笔工艺,博得了历代诗人墨客的青睐赞誉。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担任临川内史时,对李渡毛笔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