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复州古城 相关景点共 3488
长安营古城遗址
长安营古城遗址
2023-06-15
长安营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长安营村,地处湘桂交界的八十里大南山中部山腰上。长安营古城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裁撤,使用时间168年,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8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
隋代花园绛州大堂
隋代花园绛大堂
2023-07-10
大堂,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的新绛中学园内,是绛州府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为历代州府理事之所,唐太宗李世民曾命张士贵在此设帐募军,所以又名帅正堂。薛仁贵从军等故事也源于此。张士贵(公元585—657年),字武安,河南卢氏人
黄丝桥古城
黄丝桥古城
2023-11-08
黄丝桥古城始建于公元686年,是唐朝渭阳县治,全部用青光石块建筑的古城占地2900平方米,古城墙高5.6米、厚2.9米、周长686米。此城原系土城,清康熙44年(1799)铸成石城,设都使、巡介等衙门。经宋、元、明、清历代改造修葺,形成一座独特的石头城
罕诺依古城
罕诺依古城
2023-04-22
罕诺依古城是古代喀什所属的城镇之一,位于喀什市东郊约30公里处。此古城在唐、宋期间甚为繁荣。据说是喇汗王朝某些君主南来是时的驻跸之地,估计毁于十一世纪之后,其北面山坡上有莫高佛寺遗址,山坡下有荒废了的古代坎儿井。
宕昌国古城
宕昌国古城
2023-10-08
宕昌国古城家住宕昌旧城街已经多年了,在那长满蒿草的残存古城墙前走了不知多少回了,可我却一直不知自己住在曾经的国府里,走在曾经的渠道上,脚下之地前至是一个国家的首都,一个在在了142年的宕昌国的国址
巫山古城遗址
巫山古城遗址
2023-04-13
时代:汉清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二批巫山古城遗址位于巫山县巫峡镇神女居委,位于长江北岸,1997年、2000年、2003年、2006年该遗址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重庆市考古所、武汉市文物考古所对其进行了全面发掘,遗址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
明海古城
明海古城
2023-10-06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是明海城故址,始建于汉──唐时期,城址平面方形,长宽155米,面积24025米,城垣由土夯筑,墙宽7米,高10米,夯土层厚16厘米。城内外地表发现灰陶片。砖块、铜箭头,五珠钱等物
伯都讷古城
伯都讷古城
2023-07-14
伯都讷古城伯都讷古城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城北12.5公里的伯都乡政府所在地东南200米处。1092公路可达。该处地势较为平坦,城的东、南、西三面是平原,东北部有一东南西北走向的漫岗
秦汉中留古城遗址
秦汉中留古城遗址
2023-04-11
秦汉中留古城遗址年代为秦~汉,位于三里镇古立村民委勒马村【保护范围:城址核心区高台四壁为起点,往东100米,往北40米,往西220米,往南至黔江边】。秦汉中留古城遗址为武宣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秦汉中留古城遗址,秦汉中留古城遗址简介,秦汉中留古城遗址来宾武
韩州城遗址
城遗址
2023-03-26
城遗址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浩坦苏木五家子嘎查1000米处。该城方圆数十公里,为平原沙丘,地势开阔,塘泥河自北经东西城墙向西南流去,成为该城的天然护城河。城墙为夯土板筑,细密坚实,残高3.5米。城址东西距离985米,南北距离700米。城有四门,有瓮城保护
修筑新子州州墙及署衙记碑(牛公碑)
修筑新子墙及署衙记碑(牛公碑)
2023-10-09
修筑新子墙及署衙记碑(牛公碑)位于宁县新宁镇庙嘴村东。五代(梁)龙德二年(922)二月立。碑高2.20、宽1.10米。圆首方座,碑额篆刺史牛公创修衙之记。碑文楷书,通行竖写。记载刺史牛知业版筑新子墙,创修诸公署及新衙功绩
己吾古城
己吾古城
2023-09-01
己吾古城位于宁陵县西南,距县城20公里。古时叫种龙乡。后汉永元十一年(99年)置县于此,定名叫己吾县。晋初(265年)撤销,东魏(534年)恢复己吾县,归属马头郡,兴和中(539年)将己吾县治迁到平石城,北齐(550年)将己吾县废,并入下邑县(今夏邑)
北京古城公园
北京古城公园
2023-12-02
古城公园是1981年石景山区建设的第一座居住公园,被誉为楼群之花。公园占地2.33公顷,分儿童游戏区、中心雕塑区、揽霞滴翠广场和花卉盆景区。儿童游戏区设在主门区近处,方便游人出入,为不同年龄的孩子设置了非机动活动器械;中心雕塑区是全园的构图中心
晓塘古城
晓塘古城
2023-06-10
茶陵早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宋代曾为军,元、明、清曾为
丹噶尔古城
丹噶尔古城
2023-02-21
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