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天津周边的古镇有哪些 八大好玩的古镇景点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大浪口古镇
2023-03-03
大浪口古镇位于赵堤镇镇区北4.5公里处的大浪口村,县道桑魏公路穿村而过。2017年省住建厅命名为河南省传统村落,201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浪口,原为黄河渡口,明永乐年间洪洞县迁民于此居住,因渡口处湍急浪大,故名大浪口
磨西古镇
2023-06-02
磨西古镇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南部,地处贡嘎山风景区东坡,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属海螺沟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是海螺沟名胜风景区的旅游接待基地和入口,磨西镇距成都约304公里,距泸定52公里,距康定约70公里,现已建成磨西至康定的公路
沿口古镇
2023-09-17
武胜县城的沿口古镇,总长约4公里,面积约0.5平方公里,令不少古建筑和旅游文化专家称奇的那一条条石板街道,那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那数千间木结构、青瓦屋面的传统民居形成的规模宏大古建筑群,也给享受惯了都市风情的人们以莫大的怀古幽情
黎里古镇
2023-02-28
黎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南30公里,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与同里、织里、古里共称江南四里。镇内有国家级保护单位柳亚子纪念馆。黎里历史可追溯2500年前。春秋时期,黎里在长水(即今浙江嘉兴)境内。吴越檇李之战(公元前496年)后,黎里御儿荡为吴越分界之一
碾子娅古镇
2023-10-05
镇巴县碾子娅古镇位于镇巴县东北角,距县城115公里。东邻汉阴县双坪乡,西接巴庙镇,南依紫阳县燎原乡,北靠西乡县两河口镇。在未通公路前,水运业发达,上溯达巴蜀、下行至汉中、安康等陕南重镇。因此,一时间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十分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美誉
安顺场古镇
2023-02-25
安顺场古镇位于石棉县城西北11km松林河与大渡河交汇处,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古名紫打地,是个彝、藏、汉的民族乡,具有热情奔放的彝族风情和豪迈壮勇的藏族情怀
都龙古镇
2023-09-26
都龙,过去作为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的战区之一,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一个古镇,距离越南直线距离不过8公里。每逢星期天,除了当地的苗、壮、傣、布依、汉族等少数民族外,还有来自越南的壮、苗等边民,以及中国西部各地的商人、游客,赶集人数可达近万人
恩阳古镇
2023-02-26
恩阳古镇恩阳镇地处古巴人聚居区,位于巴中市区西南17公里处,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3.3万。历经近1500年的悠久历史,不仅有灿烂的文化,还有古朴深厚的民居文化、巴人遗风;而且还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红军留下的大量文物遗址,装点并提升了恩阳
鲁屯古镇
2023-09-08
鲁屯地处兴义市的东北部,是一个具有6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居住着汉、布依、回、苗、彝等多个民族,是中西部黄金旅游线路上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腹部亟待开发的处女地。走进鲁屯,既如同走进了军事文化的历史长河,又犹如跨进了秀美的江南水乡
毛浴古镇遗址
2023-09-19
毛浴古镇遗址位于通江县毛浴乡毛浴社区居委会,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遗址。毛浴古镇遗址为巴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遗址靠河外延30米以内,靠山外延35米以内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外延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姚关古镇
2023-09-28
姚关古镇姚关位于施甸县南部,距县城20千米,历史上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姚关以山秀,石奇,洞幽,水美而享誉海内外,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姚关气候宜人,物产丰盈。不仅风光秀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郁山古镇
2023-11-24
郁山古镇堪称渝东南第一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盐丹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曾是县、郡、州的治所地,这里养育了中国第一个女实业家巴寡清,接纳了唐朝太子李承乾、李忠,迎接过大诗人黄庭坚,欢送过大元帅贺龙。漫步街头巷尾,千年前的历史遗存随处可见
大昌古镇
2023-10-24
大昌古镇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小三峡风景区(国家5A风景区)滴翠峡口北上10千米处、巫山县北的大宁河东岸,地处渝、鄂交通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距巫山县城水路60公里,陆路90公里,海拔141米。1932年冬,贺龙率红军转战川鄂湘边区,曾驻大昌
石塘古镇
2023-11-14
石塘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二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和铅山的造纸业)。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所指的铅山造纸业也就是在石塘镇
新晃龙溪古镇
2023-06-15
龙溪古镇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三大商埠之一。人们在龙溪汇入舞水河的入口处集结成市,形成了清同治年间曾繁荣一时及南方水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龙溪口市场,也建成了各种风格独特的高楼连着高楼,屋檐挨着屋檐的明清窨子屋,成为中国东西部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合璧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