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孔雀河烽燧群 相关信息共 2977
孔雀河烽燧群
孔雀河烽燧
2023-04-22
孔雀河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孔雀河沿岸的荒漠地带。为汉晋时期丝绸之路楼兰道上的重要军事设施,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烽燧地处营盘古城至库尔勒之间,基本走势由楼兰沿孔雀河故道向库尔勒方向延伸
枝江烽燧群遗址
枝江烽燧遗址
2023-04-26
枝江烽燧遗址三国时期遗址,位于枝江市境内,包括长江沿岸16处烽燧遗址、北线6处烽燧遗址、1座障城(菜籽坪城堡),这些烽燧大多建于当地制高点,构成一个军事通讯和防御体系,对于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昌吉州境内烽燧群
昌吉州境内烽燧
2023-03-19
昌吉州烽燧东起木垒县,西到玛纳斯,贯穿在古丝绸之路上,长300多公里,时代从最早的唐朝至最晚的清朝,跨度有1000余年。每个烽火台之间间隔也不一样,有五里墩和十里墩,昌吉市的烽火台间隔呼图壁的烽火台三十里,被命名为三十里大墩烽火台,是清朝时期修建
烽燧
烽燧
2023-06-03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春秋时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而唐时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中文名:烽燧外文名:beacon地理位置:酒泉市金塔县城以西约6公里开放时间:全年08:0018:00又称:烽
孔雀河风景旅游带
孔雀河风景旅游带
2023-05-31
孔雀河别名饮马河。传说东汉班超曾饮马于此,所以叫饮马河。孔雀河的源头是来自博斯腾湖,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流经库尔勒、尉犁县,向罗布泊荒漠蜿蜒而去。孔雀河全长785公里,河水一年四季不断流,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常年流量稳定
丝路烽燧
丝路烽燧
2023-06-03
导游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介绍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
兴地烽燧
兴地烽燧
2023-05-31
兴地烽燧位于兴地的库鲁克山南侧,孔雀河故道北岸,距离库尔勒约170公里。这座峰火台高10米左右,外观呈立体梯形,土坯结构,一层土坯一层泥,泥中掺杂着芦苇,每隔30到40厘米加有胡杨木。烽火台四周有围墙,西侧设有梯口,并有台阶通往烽火台顶部
馒头山烽燧
馒头山烽燧
2023-04-18
馒头山烽燧位于郭城驿镇郭城驿村。馒头山烽燧为第二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准点,向四周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馒头山烽燧,馒头山烽燧简介,馒头山烽燧白银市会宁县馒头山烽燧旅游指南
齐兰烽燧
齐兰烽燧
2023-10-10
齐兰烽燧齐兰烽燧位于柯坪县阿恰乡奇兰村西南1.5公里的戈壁上。四面全是开阔的沙漠平原,其南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汉朝时这里曾经是一处烽台,唐朝蔚头州建立后又对其进行了加固和增高,使其成为雄踞大漠,观察四方的巨大烽燧
大墩烽燧
大墩烽燧
2023-04-22
大墩烽燧位于吐鲁番托克逊公路旁,东北距吐鲁番市22公里。其北部为阔图坦尔古城,周围为盐碱化草甸。大墩烽燧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吐鲁番地区保存最为完好也是全疆少数保存完整的建筑遗址之一
长城烽燧遗址
长城烽燧遗址
2023-05-30
长城烽燧遗址烽燧也叫烟墩或烽火台,是古代军事观察、通讯的前沿哨所,大部分建在高山顶或川地转折处。古代凡边陲、要隘、道路等处,均设置烽燧,屯兵戍守,传递军情,形成独立而又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如有敌情,夜间放火曰烽,白天掺加狼粪煨烟曰燧(俗称狼烟),故曰烽燧
泰山庙塬烽燧遗址
泰山庙塬烽燧遗址
2023-05-29
泰山庙塬烽燧遗址位于清水县永清镇东关村泰山庙塬北边200米处。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遗址。2010年3月30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烽燧为中心外延10米以内;西:以烽燧为中心外延10米以内
孙基烽燧
孙基烽燧
2023-05-31
孙基烽燧处在库尔勒至营盘道路的50公里处,是汉代的军事设施,由于长年风化残高仅剩10米。今天的北山便道一带,曾是汉代古丝路北道,公元前101年以后,西汉从敦煌经罗布泊到龟兹(库车),共修筑烽燧300座,其作用是保障古丝绸之路的安全,为行人提供方便、传递信息。
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
2023-10-10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依西哈拉乡境内,坐落于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烽燧雄伟挺拔,建于汉代。烽燧即烽火,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
四十里大墩烽燧
四十里大墩烽燧
2023-05-31
四十里大墩烽燧四十里大墩烽燧位于和硕县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马兰村附近,台基呈方形,下宽上窄,长7米,底宽4米,顶宽2.5米、高6米。此台一层土一层红柳、梧桐木夯筑而成,地表无遗物。四周均为开阔地,站在台顶可视五六十里路。为汉代烽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