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安徽省资讯合肥最值得旅游的景点不去一定会后悔不是岱山湖也不是紫蓬山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艾山瓜
2023-08-26
艾山瓜:艾山瓜是徐州的特产。历史上艾山西瓜曾享盛名,个大质优,一人一担往往只能挑动两个。一般有四类瓜种:一种黑皮、黑籽、红瓤,称黑缸皮;一种花皮(绿底黑纹),也黑籽、红瓤,称为结义;一种白皮、白籽、白瓤,称为三白;一种个头小,皮薄,籽小,黑皮红瓤,称风秧籽。前
柘林湖杨梅
2023-07-01
柘林湖杨梅:柘林湖及周围山上出产的杨梅个大色红,甜中带酸,口味纯正,十分诱人,尤其深受妇女和儿童的欢迎。初夏果熟,在柘林镇有大量鲜果出售,亦有多和加工品常年出售...信息来源:九江政府网
溱湖甲鱼
2023-08-23
溱湖甲鱼:溱湖甲鱼:溱湖甲鱼生长在水草茂密、泥藻淤积之处,有大、厚、团、黑四大特点,有滋阴补肾、凉血降压之功效,常与童子鸡配成霸王别姬,与甲鱼蛋配制成带子上朝,与海参配制成夜战马超等名贵大菜。具有大、厚、团、黑四大特点,经常食用能滋阴补肾、凉血降压
八公山豆腐
2023-12-16
八公山豆腐:八公山豆腐,是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八公山豆腐选用纯黄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做出的豆腐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食之外脆里嫩,滋味鲜美,深受人们喜欢。中文名:八公山豆腐外文名:Bag
蚌山糯米
2023-09-13
蚌山糯米:蚌埠市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降雨量900.9mm,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蚌埠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盛产优质水稻,并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为全国各地提供粳米、糯米等。
溱湖八鲜
2023-08-23
溱湖八鲜:溱潼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物产丰饶,以其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名扬天下。(1)溱湖簖蟹:自古以来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又称南闸北簖。溱湖簖蟹,青眼红毛,膏厚肉腴,为上乘之品。(2)溱湖甲鱼:具有大、厚、团、黑四大特点,经常食用能滋阴补肾、凉
板湖百叶
2023-08-24
板湖百叶:阜宁县板湖一带特产,故称板湖百叶。在苏北地区颇有盛名。制法为黄豆浸泡后,磨成豆浆,上锅烧开、点卤,成卤后,经压榨就成。主要过程有三难,即点卤难、浇百叶难、剥百叶难。特点是色泽淡黄,细薄均匀,香嫩可口。每市斤约10至12张。
溱湖银鱼
2023-08-23
溱湖银鱼:溱湖银鱼通体透明,如晶如玉,它似柳叶,体态纤细,无鳞无骨,仅在镇北一小段河面上按季节才可以捕获。是溱潼稀有的水产品之一。
南湾湖虾
2023-10-13
南湾湖虾:南湾湖水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产品不仅营养丰富,口味纯正,品质优良,功效独特,而且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长期以来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我局对南湾湖渔业经济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进一步深入,南湾湖水产品不仅闯出了自已的品牌,而且
龙岩山麻鸭
2023-09-15
龙岩山麻鸭:龙岩山麻鸭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特产。龙岩山麻鸭,又称新岭鸭,是福建省优良蛋用型鸭种,具有体型小、早熟、产蛋多、适应性强等特点。龙岩山麻鸭,原产于龙岩市龙门镇的湖一、龙门一带,群众又称新岭鸭,是福建省优良蛋用型鸭种,具有体型小、早熟、产蛋多(年产蛋
汾湖蟹
2023-09-06
汾湖蟹:产品名称:汾湖蟹产品产地:浙江嘉善县产品特性:肉质细嫩、口味独特。产品成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产品功能: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产品历史:汾湖蟹蟹大螯小,色分红绿,蟹中独异。红者长细毛,绿者较光洁;其鳃均为紫色,故又
湖银鱼
2023-10-20
湖银鱼:又名面条鱼、冰鱼,是一种小型鱼类,身体细长、半透明,裸露无鳞,是一种生长在海水里而在淡水中产卵(每年三四月份)的洄游性鱼类,生活于河口及近海,亦可定居于淡水湖泊中。银鱼科包括6属20种。太湖出产的银鱼与白鱼、白虾并称太湖三白。古称白鱼、玉簪鱼,又名银条
巨淀湖泥鳅
2023-10-08
巨淀湖泥鳅:巨淀湖具有悠久历史,据《汉书.武帝》中有记载: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巨淀湖的记载,后经考察论证,汉武帝当年耕种的地方就是在巨淀湖附近,巨淀湖已因此而远近闻名。巨淀湖水流畅旺,物产丰饶,盛产芦苇、鱼、虾、鸭蛋、蟹等,在过去就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巨淀湖,
大纵湖大闸蟹
2023-06-25
大纵湖大闸蟹:大纵湖大闸蟹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的特产。大纵湖大闸蟹其蟹个体硕大,壳青肚白,一到金秋,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如黄金,肢体肥大,肉质细嫩,唇口留香,味美无比,成为美食家们追求的不可多得的鲜美佳肴。大纵湖镇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以濒临大纵湖
大木山杨梅
2023-07-19
大木山杨梅:大木山村位于城步白云湖景点旁边,村内古木参天,生态良好,现有居民88户460人。在儒林镇党委政府指导下,该村于2002年引进乌梅种植,全村所有农户种植乌梅面积达500余亩,人均30至40棵。其中,包括了浙江荸荠乌梅、靖县木洞乌梅、东魁乌梅等几个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