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完颜鄂和墓 相关信息共 7500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上郭城址邱家庄
2023-07-10
上郭城址邱家庄群,位于山西省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中文名:上郭城址邱家庄群地理位置:山西省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保护级别: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编号:Ⅰ—22序号:22所处时代
三苏祠和墓
三苏祠
2023-08-26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其弟苏辙悉心指导
川鄂古盐道神农架段
古盐道神农架段
2023-09-09
古盐道神农架段位于神农架林区。川盐运始于明末,1949年后,海盐进入内地,逐步消失。川盐从巫山县五磴子岩进入神农架林区,途中分经两条主要干线直通阳日湾,最终销往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途中部分盐销往豫陕地区
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
辛亥援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
2023-05-14
辛亥援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时代1916年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04—0040公布地址湖南省岳麓区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8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为中心四向各至5
鄂豫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及特委旧址
豫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及特委旧址
2023-08-31
豫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及特委旧址是1929年11月20日在柴山保地区胡子石召开中国共产党豫边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旧时地址。
豫陕鄂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
豫陕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
2023-08-26
豫陕前后委旧址,又称豫陕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河南省鲁山县老城大街中段、县委大院西侧的福音堂。豫陕前后委旧址的楼房始建于1891年,当时,挪威一些基督教人士来到鲁山传教,在这座楼相邻的西南建了一座教堂,取名福音堂
龙岗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龙岗湘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2023-05-28
龙岗湘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含红十六军九师政治部旧址郎官第行翁祠、红军了望塔登云塔、红五师一部战士驻地旧址细翁祠敬众翁祠、红十六师第九师政治部驻地旧址宪翁祠),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湘鄂赣特委旧址
中共湘赣特委旧址
2023-08-07
1928年秋,湘赣特委派黄茂林同志到地处崇山峻岭4县边界的上奉麻洞砍头坳工作,在周边麻洞、杨家坪、黄港、何家嘴、铜鼓大塅发展了张松发等一批中共党员,成立了特别支部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上衫旧址群
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省军区上衫旧址群
2023-08-07
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省军区上衫旧址群包含少共湘赣省委少年先锋队总部旧址、湘赣省总工会旧址、湘赣省反帝拥苏大同盟旧址、湘赣省临时法庭、湘赣省互济会、湘赣省妇代会旧址、湘赣省无线电台石印局旧址、湘赣省兵工厂旧址。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2023-06-14
川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已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景点。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城区解放路,距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30公里。1934年,为发展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红二、六军团发动湘西攻势
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无线电台旧址
塔卧湘川黔革命根据地无线电台旧址
2023-10-16
塔卧湘川黔革命根据地无线电台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塔卧镇湘川黔省委旧址后面的民房内。旧址为三合院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积192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右厢房为吊脚楼,楼上为无线电总台。正屋为宿舍学习班教室,左厢房为厨房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龙卷墓根据地遗址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闽中特委龙卷根据地遗址
2023-06-04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闽中特委龙卷根据地遗址位于长乐、福清、闽侯三县交界处的龙卷农场。遗址与福清梨洞、长乐南阳、闽侯鸭笼顶山路相通,分别距云居里4公里,玉田镇7公里,其中心千亩山地坡度平缓,宜于农垦,四周群山环抱,地形险要,可攻可守
吴锦堂故居和墓
吴锦堂故居
2023-10-19
观海卫是慈溪市一体两翼城市发展战略东翼,宁波市域、省域中心镇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观海卫镇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豫陕鄂军政大学旧址(鲁山文庙)
豫陕军政大学旧址(鲁山文庙)
2023-08-26
豫陕军政大学旧址现存文庙大成殿崇圣祠两座建筑。大成殿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盛于宋,金代兴定壬午大成殿大修定型,新增孔子携徒像。现存建筑为金代仿宋建筑。崇圣祠为清乾隆57年(1792年)建筑,面阔七间
施琅宅、祠和墓
施琅宅、祠
2023-06-07
衙口村:衙口位于晋江市龙湖镇区东部,建村于北宋后叶,属晋江县弦歌里,元朝属十七、八都,明清两朝沿袭旧制,原名南浔,直至清初改为衙口。衙口的先民来自河南光州,施姓人口占绝大多数,另外一小部分为粘姓等。几百年来,汉满两族人民和睦相处,融为一体,共同创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