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小当阳 相关特产共 3167
当阳金水柑
当阳金水柑
2023-10-24
当阳金水柑:当阳金水柑是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的特产。当阳金水柑果实橙红光亮、汁多化渣,浓甜爽口、风味醇香,品质优于市面上芦柑品种。当阳金水柑,又称椪柑,被誉为远东柑桔之王。其味酸甜适中,食后味浓甜,花渣爽口,糖酸比值高达1524.1,含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
当阳金头蜈蚣
当阳金头蜈蚣
2023-10-24
当阳金头蜈蚣:据《当阳县志》记载:当阳土人种蜈蚣以为田,供药肆之采用,则此物由来已久,但今未闻有种者。在当阳境内,因盛产药用蜈蚣而出名,当地人以经营药用蜈蚣为业,并对药用蜈蚣的适宜栖息地加以管理,种群给予保护,使之繁殖或改善生长环境补充食物等方式进行繁养,采收
当阳峪绞胎瓷
当阳峪绞胎瓷
2023-10-15
当阳峪绞胎瓷: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怀庆窑、河内窑、当阳峪窑系、当阳峪窑群等,是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北宋时,当阳峪窑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巩县窑的绞胎
当阳无核椪柑
当阳无核椪柑
2023-07-18
当阳无核椪柑:当阳市富乐无核椪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现有社员119人,拥有柑橘生产面积2万多亩。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按照统一品种定向、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配送、统一组织销售五统一
当阳双莲鸡
当阳双莲鸡
2023-10-24
当阳双莲鸡:双莲鸡主产于湖北省当阳市双莲乡,是由郧阳大鸡与当地小型鸡杂交,再通过有意识地选种,逐渐培育而成的,现已扩大到当阳市及其邻近的远安、宜昌、兴山以及荆门、江陵等县市。外形特征该品种体型中等,体态匀称;肩背平宽,胸部深广,腹部丰满;胚部色泽以黄色或青色较
小香米
香米
2023-06-16
香米:香米香谷去皮后即为香米,属纯天然米,产于王桂窑、窑沟、缸房、单台子等地。此米较一般小米更为纯黄微甜、米精、富含糖、蛋白质、赖氨酸、胡萝卜素及铁、锌、钙等人体必需物质。用此米熬成粥,口感独特,芳香萦口,是孕妇和老年人的最佳食品。
小石螺
石螺
2023-11-06
石螺:石螺,又名山坑螺、穿笃(新兴土语,意为底部、尾部)螺。这种螺生命力极强,而且都没有尾部。据《卢溪通志》载:石螺,生于国恩寺后溪涧中,去壳用酒浸食,味甘,利小暑及热病。他产或有相似的,味之始知其别异。今天,以石螺为原料做成的白饭仔老鸡煲山坑螺、黄儿
小粑粑
粑粑
2023-12-10
粑粑:粑粑苦荞面加上面粉做成皮,火腿、豆腐切成碎丁,加葱等其他作料炒香后作馅。将馅包入皮中,掐起花边,成半月型,然后在大锅中加水煮塾,吃起来喷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小吃。姐妹饭馆的粑粑比较不错。
小窝头
窝头
2023-10-05
窝头:窝头由玉米面、黄豆面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泽金黄,形似宝塔,小巧玲珑,甜香细腻,500克面可制出窝头100多个。
小杂豆
杂豆
2023-12-19
杂豆:西畴县具有悠久的杂豆栽培史。优质杂豆由于食味好、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是加工粉丝和休闲食品的好料,因而倍受当地群众及外地客商青睐。县内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十分有利于优质杂豆生长。优质杂豆与玉米间、套
小河鱼
河鱼
2023-09-11
河鱼:河鱼河鱼,顾名思义,就是这条号称晓天河内为数不多的水产物,长不过一根食指,俗名有叫作麻石板的,有叫作花斑的,有叫作扁花的。食堂的大师傅从不在市场上采购,而是于夕阳西下时分收拾完一桌桌的杯盘碗筷,拎一张网,挽起裤脚,哄赶那一溜溜灵动跳跃的清一色的灰
小饭
2024-01-03
饭:饭将面团擀成一铜钱厚的面片,切成小方块,下入牛肉原汤,调胡椒等佐料,再加入牛肉丁。粉皮、煮熟的红豆等即成。
小黄花鱼
黄花鱼
2023-08-16
黄花鱼:黄花鱼黄花鱼性味:甘、平、无毒。归经:入肾。功效:开胃益气,补肾利尿,解野蕈中毒。主治:鱼脑石治肾结石,膀胱结石,小便不通。黄鱼鳔治鼻出血,齿龈出血、紫癜。说明:黄花鱼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
小杂粮
杂粮
2023-08-09
杂粮:杂粮屯留属湿润大陆性气候,山区、丘陵面积大,且远离三废污染源,群众素有种植杂粮的历史习惯。2000年生产的黄大豆、黑大豆、青大豆、红小豆、绿豆、豇豆、珍珠黄小米、玉米糁、三和面条9个品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县境内有3400亩土地取得了有机食品的
小豆腐
豆腐
2023-08-18
豆腐:豆腐是将大豆磨碎,加入适量干菜煮熟,然后团成团放室外冷冻,用时拿一团放入锅内加热,拌酱而食。制作豆腐的由来,据传是满族先祖居住的地区,食盐和卤水很昂贵,做小豆腐不用加卤水,久而久之,这种吃法便成为满人的习惯并延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