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相关信息共 4445 条
繁峙疤饼
2023-08-12
繁峙疤饼:繁峙疤饼,是山西别具一格的特色风味饼食,名闻遐迩。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饼,始制于明代。其用料有白面、戎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半尺左右的薄饼,烘烤在铁锅内。在铁锅内铺一层碰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
羊杂
2023-08-09
羊杂:羊杂羊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
黄河入晋第一湾老牛湾堡自由行(游记+多图+爆照)
2023-08-17
黄河入晋第一湾老牛湾堡自由行(游记多图爆照):在山西与内蒙交界的偏关县域内,在长城脚下黄河入晋第一大转湾处,有座古老的邨堡述说着它的来历:九曲黄河十八湾,神牛犁河到偏关,明灯一照受惊吓,转身犁出老牛湾。1.标志性建筑老牛湾堡建成于明成化年间的老牛湾堡,坐落在紧
三池削面
2023-12-28
三池削面与山西削面不同,原料选用荞面而不是麦面;削面的刀用平刀,削出的面条长、薄厚均匀,而不是那种中间大、两头尖的面鱼鱼;盛面不用碗而用平盘。三池削面可按食者的不同要求削出宽窄薄厚各有差异的不同品种。入锅煮熟装盘
沁州檀山皇
2023-08-09
沁州檀山皇:沁州檀山皇小米产于山西沁县檀山村,原名檀山爬坡糙谷米。清朝年间,沁州人吴王典在朝庭做阁老官,他将家乡的糙谷米带到皇宫奉献康熙皇帝时,把糙谷米改叫沁州黄。由此,檀山就成为历代贡品沁州黄小米品种栽培和传播的发源地。传说,很久以前,沁州大地发生了大旱,土
壶关羊汤
2023-08-09
它同我省雁北一带的羊杂割汤,晋南一带的羊汤泡馍,称之为山西羊汤三大流派。壶关羊汤为全羊汤:头蹄下水胡椒粉,水饺丸子加炖肉,正是荤素干汤巧调配,一碗汤里有全羊。因其营养丰富,民间有冬天喝羊汤
高平丝绸
2023-08-08
高平丝绸:中国是丝绸圣地,丝绸的源渊产地就在山西高平。泫水是缫丝的首创地,它便在高平市西北山区的泫谷,具体是发源于西珏山簏的泫水河。新中国早期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高平最早叫泫氏县,那里有条河叫泫水,泫水河畔是我国丝绸的发祥地。高平丝绸以晋东南特产优质蚕丝为原
关岭牛
2023-07-08
此牛因体型适度、寿命长和行动便捷,与陕西秦川牛、山西晋南牛等列为全国五大名牛。地域范围关岭牛
七岩山
2023-11-24
七岩山在山西定襄城东南十五里,自来为忻、定名胜。山洞中流泉滴滴,聚成水池,有半亩方塘一鉴开的佳景。元好问游七岩山诗有落景未知还句。东魏天平三年(536)僧慧端等造摩崖佛像千尊,称千佛寺,本名灵光寺。寺址在今洞口西北。清李镕经著有《七岩山志》
杭州抱朴道院
2023-04-30
据说葛洪在此山常为百姓采药治病,并在井中投放丹药,饮者不染时疫,他还开通山路,以利行人往来,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因此,人们将他住过的山岭称为葛岭,并建葛仙祠奉祀之
剑河南加例定千秋碑
2024-01-15
贵州省剑河县的例定千秋碑为清朝时期,苗、侗族百姓为表达对朝廷剥削和官员的贪腐不满而立.石刻底座上的三个圆形图案分别为寿字纹、太阳纹和莲花纹,表达了苗、侗族人民希望例定千秋碑能够永存,造福后人;希望朝廷能够按照碑上的条例结束地方官吏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光照万代,
气势巍然皇泽寺‖孙先成
2023-10-29
皇泽寺(图片来源:广元市人民政府网)古老的皇泽寺,泰然使它等待,坚韧使它充满希望,横亘在
大美武威雷台观的历史沧桑
2023-10-19
明代天顺年间,由于天灾频发,当地人民便在雷台之上重修雷台观,祈求雷神保佑风调雨顺,之后,雷台便因祭祀雷神而得名,也逐渐成为一大道教胜地。《雷台观碑记》记载道:雷台观之设,历年久远,
建南霉豆豉
2024-01-11
建南霉豆豉:霉豆豉本是鄂西土家族人民的一道地道家常菜,但要讲究色、香、味俱全,我认为还是建南霉豆豉当更胜一筹。欲制作出上等的建南霉豆豉,可用工艺讲究,火候独到八个字来概括。首先在选料上,要精选粒大、饱满、无虫斑的正宗优质大黄豆。用清水洗净后,盛入杉质木盆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