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山西端午节适合亲子游的地方 相关景点共 7500
崛围山风景区
崛围山风景区
2023-06-14
崛山寺前东南山峰顶处,建有多福寺和宋代七级舍利塔,寺内藏有寺观壁画。站在塔前,可俯瞰太原全景。看点:崛围山风景区距市区较近,气候宜人,各景点各具特色,进出道路便利,景区附近小摊有山西风味名吃供应,是游人观光、消遣好去处
天镇玉皇阁
天镇玉皇阁
2023-06-03
玉皇阁新平堡是山西也是天镇县最北端,东与河北、西和北与内蒙古两省(区)交界,人们所说鸡鸣听三省之地。明长城纵贯于堡城西面和北面,为明代宣化、大同两镇咽喉要地,也是蒙古游牧民族兵马经常南下侵扰争战之地。因此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了土堡,派兵驻守
社旗山陕会馆
社旗山陕会馆
2023-02-25
社旗山陕会馆,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城中心,为清代山西、陕西在赊旗店商贾集资兴建,作为他们同乡场所,故名山陕同乡会馆。会馆春秋楼内泥塑关羽坐像,并豢养有监、官、僧道,会馆亦称山陕庙。道光年间曾改称鼎元社,1923年复称山陕会馆
泰山白龙池
泰山白龙池
2023-08-22
白龙池在泰山西溪,从黑龙潭瀑布下来溪水哗哗而流,经玄圭石时,河水突然来了一个直角拐弯,拐得那么急迫,两座大石夹岸,河道促狭之际迫然变窄,平缓水流不甘缚于狭窄河床,便喷云吐沫,溅起白花花水浪,顺自然倾斜大石板飞流直下,直奔铜锣湾
荷香园景区
荷香园景区
2023-07-16
每当荷花开放时,吸引大批人前來赏荷。这里荷花竟相开放,荷香四溢,让游人留莲忘返。荷香园,坐落于密山市西郊,占地467亩。每当荷花开放时,吸引大批人前來赏荷。这里荷花竟相开放,荷香四溢,让游人留莲忘返。
南庄罗格古村
南庄罗格古村
2023-06-25
罗格村与广东名山西樵山相望,村落四面碧水环绕,河涌密布、榕树荫盖,是典型岭南水乡。罗格孔氏为西晋初孔子二十一代孙孔郁为冀州(今衡水)刺史孔郁后人,元和十二年,族人孔颖达任广州刺史,派分岭南;至孔子五十三代孔明租始定居罗格
绥德抗大总校旧址
绥德抗大总校旧址
2023-10-01
1943年3月初,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率领下,从河北邢台浆水镇经过山西兴县到达绥德继续办学,校址设在绥德西山寺,各大队分布于我县落雁砭、延家岔等地。在抗战期间,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开化寺连理塔
开化寺连理塔
2023-05-12
:开化寺连理塔在山西太原市西南17公里蒙山脚下。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依山崖雕造佛像,高约60多米,规模宏伟,与龙山童子寺齐名。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建高大佛阁,改称净名寺。唐高祖和高宗都曾到此瞻礼,复改名开化
脉地白王城遗址
脉地白王城遗址
2023-05-02
脉地白王城遗址在苍山西坡,脉地东南角。遗址坐北朝南,长170米,宽约150米,面积约25500平方米,为椭圆形城址。夯土城墙尚存,城墙高2.8至3.0米,夯土层10至20公分,内发掘出麻布纹瓦片,有洗马池、练兵场。据推断为大理国时期建筑。
米氏族谱世系碑
米氏族谱世系碑
2023-05-06
米氏以国为姓,源于西域米国,明初从山西泽州迁至密县,米村之名由此而来
古唐槐
古唐槐
2023-07-16
古唐槐位于铜山大彭镇楚王山西坡。楚王山古槐传说之于唐代.树干围长4.5米.主干高4余米.加树枝高达10多米.树冠覆盖40.余平方米。该树主干已空,根系错解裸露地面,极为壮观苍雄,树叶繁茂,落叶较迟
昔阳龙岩大峡谷
昔阳龙岩大峡谷
2023-07-08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位于太行山主脉山西省昔阳县境内,向西距山西省会太原市146公里,向东距河北省会石家庄99公里,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嶂石岩仅一山之隔,与大寨虎头山遥遥相对,处于京、津、晋、冀旅游黄金圈。东西两面均有国家二级公路通往景区,交通便捷,区位独特
会兴古渡
会兴古渡
2023-08-29
会兴渡是黄河上著名三大古渡之一,位于市区北部6公里处黄河南岸会兴镇,与北岸山西平陆茅津渡隔河相望。因古代平陆属陕州,故历史上统称为茅津渡。两岸峡谷对峙,河水平静,风景秀丽。宋代诗人魏野《茅津渡》诗赞曰数点归鸦啼远树,人行欲尽夕阳路
山神峪千佛洞石窟
山神峪千佛洞石窟
2023-07-07
山西交口县城西20公里山神峪村。此地吕梁山脉纵横交错,林木茂密,山峪深遂。相传古时有位白须老者居此,出入隐现,人莫能测,乡人誉为山神,地名因之。峪西侧山崖下,凿有石洞一区,洞内石壁满雕佛像,计有一千零五十五尊,名曰千佛洞
靖江王陵
靖江王陵
2024-01-12
朱赞仪(1382年-1408年),父靖江王朱守谦,祖籍安徽凤阳,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三月,明太祖诏令朱赞仪拜访晋、燕、周、楚、齐、蜀、湘、代、肃、辽、庆、谷、秦十三藩王,自湘、楚入蜀,历陕西,抵河南、山西、北平,东至大宁、辽阳,从山东回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