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崇义客家梯田 相关信息共 1069
陈烟桥陈列馆
陈烟桥陈列馆
2023-05-23
院子大门两旁种着两棵高大的椰子树,推门而入,一条弯弯的小道通向一排房子,房子有三间,白墙灰瓦,为典型的客家建筑,用当地传统建筑的三合土夯筑而成
丹溪少共国际师石城阻击战指挥部旧址
丹溪少共国际师石城阻击战指挥部旧址
2023-04-05
由李氏家庙、许氏宗祠、许氏家庙组成,均为清代建筑,客家祠堂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占地3000多平方米
井下村正亮堂宅
井下村正亮堂宅
2024-01-15
正亮堂客家大屋位于吉安市遂川县堆子前镇鄢背村井下村民小组4号。清乾隆间,基祖黄由相率义方、义言、义齐三子开新基于井下村,乾隆三十八年(1773),黄由相去世后,乾隆五十九年(1794),义方、义言、义齐兴建燕山书院与正亮堂,于嘉庆十一年(1806)竣工
双喜临门!台青创客家和麦可将文创园获评闵行文创产业“市级模子”
双喜临门!台青创客家和麦可将文创园获评闵行文创产业“市级模子”
2023-11-08
麦可将文创园获得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称号台青创客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获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楼宇小编从闵行区文创办获悉,根据《关于20192020年度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含
航拍梅州蕉岭,石窟河“十里画廊”,风光美如画
航拍梅州蕉岭,石窟河“十里画廊”,风光美如画
2023-09-11
航拍梅州蕉岭,石窟河十里画廊,风光美如画:蕉岭石窟河新建成的十里画廊是梅州十景之一,航拍下,黄金色的稻田和客家民居分布在石窟河道两岸,风光美如画。我们梅州采风行的第四天,来到蕉岭十里画廊,这条新建成的石窟画廊全长约5.8公里,沿途修有自行车绿道、观景平台、景观
县长带你游龙岩之武平篇:闯入梁野山,领略天然氧吧的诗情画意
县长带你游龙岩之武平篇:闯入梁野山,领略天然氧吧的诗情画意
2023-08-31
2019年初,在龙岩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上提出了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产业发展布局,将全市的旅游工作围绕红色、生态、客家三大文化主
东江酿豆腐
东江酿豆腐
2023-12-17
东江酿豆腐:东江酿豆腐也称为肉末酿豆腐、客家酿豆腐,是东江客家三大传统名菜之一,属于粤菜东江客家菜,也是惠州经典传统名菜。东江酿三宝(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闻名遐迩,还有一酿就是东江酿豆腐。东江酿豆腐据说源于中原时包饺子的习惯,因迁徙到岭南无麦可包饺子,东江
咸腌鸡
咸腌鸡
2023-11-17
对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客家招牌咸腌鸡,采用秘法特制,口感醇香,挑逗你的味蕾。
铁勺喇
铁勺喇
2023-11-14
铁勺喇:客家传统小食——铁勺喇。铁勺喇也叫铁勺饼、花生喇、黄豆喇。铁勺喇用糯米粉调糊后用油炸而成,首先用一个圆铁勺装上磨好的米浆,并视个人爱好加上葱、黄豆或是花生、芝麻等,再放进油锅里炸,入油锅炸至金黄捞起,口感咸香酥脆!是送酒最佳选择食品。
萝卜苗茶
萝卜苗茶
2023-11-13
萝卜苗茶:萝卜苗茶选取优质萝卜菜苗,洗净、切短,加入精盐、姜丝腌制后烘干而成,以开水冲泡饮用,具有清凉解署、祛热除温、消食开胃等功效,男女老少,四季皆宜,为客家人人的传统饮品。萝卜苗茶是客家人流传几千年的常用保健茶,由梅州市汇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方、嘉应牌萝
龙南客家酿豆腐
龙南客家酿豆腐
2023-09-22
客家先人从中原南迁后,仍保留中原汉人吃饺子的习俗。但是,由于南方少麦缺面,客家人就把做饺子的馅料填进豆腐块中,代替饺子。这独特的风味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已经成为客家菜的典型代表,更是逢年过节的一道主菜。传统的
大埔老鼠粄
大埔老鼠粄
2023-07-20
大埔老鼠粄:老鼠粄,源于大埔一带,相传在客家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为两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又惯称粉为粄,因此称之为老鼠粄。后来传至广州、台湾、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区。【传统吃法】汤粉:老鼠粄煮熟之后装碗,撒上肉碎、葱花、胡椒粉、香菇丝、虾米等配料。炒粉:把各
客家酿鸡蛋
客家酿鸡蛋
2023-07-20
旧时,物质匮乏,酿鸡蛋是客家地区款待亲戚朋友的最佳菜肴。小时候都盼望着能多走走亲戚,好美美地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酿鸡蛋。味道鲜美,营养素含量全面,尤含蛋白质及矿物质。说起客家人喜欢做酿菜的情结,传说是一种对饺子的情结所造就的
寻乌月亮巴
寻乌月亮巴
2023-06-29
寻乌月亮巴:月亮巴,全称月亮花生巴,月亮豆巴子,也是客家美食之一,以其形如满月而得名。月亮花生巴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佐以五香调味品、灿米粉、鲜花生仁、经加工成型后,在油锅中煎炸而成。酥、松、脆,香气郁雅风味独特,具有香脆可口、松酥宜人的特点是老少皆宜的传统休闲
客家人南迁纪念坛
客家人南迁纪念坛
2023-11-12
客家人南迁纪念坛分基座、铜鼎二个部分,基座借鉴北京地坛的建筑形式,寓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同时体现了客家人以农为本的特色,基座分为三层,象征着客家民系形成的三个阶段,即形成于赣南、发展于闽西、成熟于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