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崛围山看红叶的最佳路线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龙门鹤湖围
2023-06-21
龙门鹤湖围,又称鹤湖围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是惠州市的一座城堡式客家围楼,建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由王氏十五世洪仁公兴建。龙门鹤湖围建筑总面阔79米,总进深77米,占地面积约6166平方米
猫柜围
2023-04-04
猫柜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里仁乡新里村,由吴明柱所建。呈正方形口字,占地361平方米,墙每边长20米,厚0.8米,高6米,四角有炮楼。因建于清代同治末年,时间不久,又因其细小,故当地人称新围子,或称细小围
上围牌坊
2023-06-21
上围牌坊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渡头村,通高6米,通面宽4.5米,明间阔1.28米。
王家围遗址
2023-07-06
王家围遗址,位于五台县沟南乡东阳村东1000米滹沱河北岸台地的王家围。分布面积60万平方米,采集有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片,其纹饰有绳纹、篮纹和附加堆纹,器形有鬲颈等陶片。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白燕类型遗存。1987年7月1日,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南乌石围
2023-11-12
龙南乌石围,又名磐石围,位于龙南县杨村镇杨村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年(1583年),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完工,历时28年,系赖氏先祖赖景星所建。因围屋门前有一块状似蟾蜍的乌石得名
永成保障围
2023-06-18
永成保障围位于太平镇东湖坪村(太平镇东湖坪民族文化村)。整座围楼砖石、瓦和木构筑。该围楼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19.12米,进深20米,四层高约11米。顶层四面出檐,四角稍高稍凸出。河石砌墙到顶,红砂岩石砌拱门,青砖砌围角和窗,底层外墙厚1.3米
满堂客家大围
2023-02-22
满堂围位于广东省始兴县隘子镇西南3公里处,是客家围楼民居建筑,中国五大民间传统建筑形式之一。满堂围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咸丰十年(1860年)建成,历时28年,为当地富豪乾荣所建,是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特色客家民居建筑一一抵御性营垒式围屋
涂坊围屋
2024-01-11
涂坊围屋也称涂氏风如围屋,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涂坊镇(镇政府600米处)。涂坊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座东南朝西北。穿斗抬梁式木架构,单檐悬山顶。由门楼、池塘、空坪、正门、下厅、中厅、上厅、后厅、后花台、左右两排横屋、前后围屋等建筑组成
客家围垄屋
2023-10-27
光布村客家围垄屋位于福和镇坳头岗埔村,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该围垄屋平面呈半月形,通宽38.8米,能深36.2米,面积1454.56平方米,建在0.40~0.80米高的台基上,围垄四周外墙有1.5米高的椿墙,椿墙上建起了约30米高的泥砖墙
百年古屋里仁围
2023-06-20
从空中鸟瞰里仁围古民居,整个建筑九包五的建筑风格一览无遗。从整体上看,这座历经一百多年的古民居保存十分完整,无论是房顶的灰瓦、房梁还是房体的石窗、石板条,大多保存完好。里仁围门坎的石板条巨大,长达六七米的石板条,铺设在主房正门,看上去非常壮观
大埔土围楼
2023-06-22
大埔土围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管理区大丘田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约有400多年的历史。迄今坚固完整,内住20多户。整座围楼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环形建筑,内外三重连成一体,中间空地283.4平方米,为围内公用大院。该围属土木结构,墙身用土石夯实墙体
粟坝围屋
2023-06-21
粟坝围屋,又称粟坝围,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石峰村,建于清代。
朱砂客家围屋
2023-09-02
朱砂客家围屋位于玉州区南江镇岭塘村,是一种聚族而居,具有防御性质的城堡式组群客家民居建筑,围屋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居住在围屋的黄氏客家居民是清代乾隆年间从广东梅县搬迁至此的
围头古渡头
2023-06-06
围头古渡头位于金井镇围头村围头古渡头,年代为宋元,类别为古建筑。建于宋元时期,由3处码头组成,均为花岗岩丁顺方式交错砌筑,历代有修缮。1936年,增建T字型钢筋混凝土栈桥将3个码头连成一体,码头风貌保存较好,仍在使用中
周田围屋
2023-11-14
周田围屋位于江西省寻乌县澄江镇周田村,方圆3公里内坐落着二十八座方型围屋,现保存完好的有十五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