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回师铜鼓旧址排埠万寿宫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大塝上——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成立地
2023-09-13
大塝上——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成立地,位于长宁县太平乡莲花二社半山腰的一个相对较平的草坝,小地名叫大塝上,公路可以通达。1928年6月晚上,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王泽嘉、袁敦厚、郭洪发、王学勤等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抓住时机
团山堡山万寿桥
2023-09-15
团山堡山万寿桥,建造于明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82米,宽0.97米,高0.82米,桥板厚0.28米。两桥墩上各有1条圆雕龙,龙头上昂,龙尾平直。其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
南昌万寿宫:千年根脉 人文地标
2023-09-01
南昌万寿宫:千年根脉人文地标: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经过数年打造,即将于明年元旦开街。作为南昌历史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万寿宫街区以保护街区历史遗存,恢复街区街巷肌理及传统建筑风貌,激活街区商贸人文气息,保护和利用该区域的历史及文化内涵为主基调,为万寿宫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检察委员会旧址
2023-04-0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检察委员会前身为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成立于1931年11月,何叔衡任第一任部长。1934年2月,成立工农检察委员会,隶属于中央人民委员会,项英任主席。工农检察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红井旁,全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会旧址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部旧址
2023-04-07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部旧址位于黄陂区木兰乡雨霖村,时代为1926年。1998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部旧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部旧址,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部旧址简介,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部旧址武汉市黄陂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
万寿宫·遐昌阁
2023-10-16
万寿宫,座落在凤凰古城东沱水之滨的沙湾。明末清初,江西大批士民为躲避战乱,移居湖南。至乾隆年间,定居凤凰的江西客民已在厅城外沙湾形成江西街。他们多从事商业贸易,为祈求平安发财,在住地公建了一座水府庙,供奉着许真君(旌阳公许逊)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
2023-03-06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又称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九口堰革命旧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文名: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外文名:SiteoftheFifthDivisionoftheNewFourthArmy地理位置:湖北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2023-03-09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位于广西田东县平马镇。旧址原是经正书院,始建于清代,是当时平马人士捐资兴办的一所学堂,整座建筑古香古色,占地7336.25平方米。百色起义前夕,当时领导右江地区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张云逸、雷经天等曾工作、生活在这里
新四军第三支队留守处办公旧址
2023-08-04
新四军第三支队留守处办公旧址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时代为近代。新四军第三支队留守处办公旧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第三支队留守处办公旧址,新四军第三支队留守处办公旧址简介,新四军第三支队留守处办公旧址南平市武夷山市新四军第三支队留守处办公旧址旅游指
红一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
2023-05-28
红一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位于新界埠镇桐山村陈氏祠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祠堂正门口一侧,矗立着一块刻着红一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的石碑
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
2023-04-03
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青年路东坂后基督教堂)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216号东坂后基督教礼拜堂。现在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旧址原是中华基督教堂,清同治十年(1871年)底,漳州堂会从石码母会分出,在这里正式成立东坂后堂会,并建小礼拜堂于此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
2023-06-03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第六批国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西郊西岩山下的五周川学校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大同中学堂,此后校址校名几经变迁
会泽万寿宫
2023-09-25
位于县城北部江西街中段南侧。亦称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毁于战火,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经东川、南昌、临江、瑞川、建昌等五府公议
中央传令排旧址
2023-04-05
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传令排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老村。建于1915年,原为谢氏民房,土木结构,座东北朝西南,悬山顶,占地面积为112.2平方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传令排于1931年底在此成立
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2023-08-31
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新县城生产街56号,原旧址占地1400平方米,共有砖木结构房屋40间,清末豫南民居式建筑风格。由于战争等因素,部分房屋已毁损,现只有前排七间和二、三排部分房屋,共18间,占地680平方米。旧址东临生产街,大门开在前排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