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回师铜鼓旧址排埠万寿宫 相关信息共 7500
修真宫旧址
修真旧址
2023-08-15
修真旧址位于青州市弥河镇,年代为元、明、清。2013年10月10日,修真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真旧址,修真旧址简介,修真旧址潍坊市青州市修真旧址旅游指南
铜鼓海岸
铜鼓海岸
2023-06-27
铜鼓海岸位于台山市东南部的赤溪半岛,三面濒海,海岸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有海角城旅游度假中心、黄金海岸、黑沙滩旅游区、客家山庄等众多滨海景点,以海滨风光、海鲜美食而闻名。地址:台山市赤溪镇铜鼓旅游热线:07505277025信息来源:江门市旅游局
第一公园旧址
第一公园旧址
2023-03-18
广州起义史迹第一公园旧址位于广州市公园路,就是广州现在的人民公园,由于广州起义的当时充分利用的公园的场地。地址:越秀区连新路8号(现人民公园)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2023-04-04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畲角里自然村。1933年10月,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队长郑金照被任命为中共常太区委书记,派回常太开展工作。郑金照回到常太动员各村农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同时深入外坑等村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积极分子
铜鼓村
铜鼓
2023-09-21
铜鼓铜鼓村,苗语称哩哥(DCTBGHOB)是当地苗族哩家和哥家两大族的合称。现有532户人家,2364人。这里的苗族人民能歌善舞,擅挑花、刺绣、绘画,铜鼓农民画被誉为民间奇花、本源艺术,作者被称之为民间艺术大师
北伐军新编第二师驻地旧址
北伐军新编第二驻地旧址
2023-08-13
北伐军新编第二驻地旧址位于吉州区。为江西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排屋头红军标语旧址
屋头红军标语旧址
2023-08-03
屋头红军标语旧址位于宁化县中沙乡练畲村练畲自然村屋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驻中沙练畲红军部队为宣传党和红军政策,曾在该民宅外墙壁书写多条红军标语,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倒算,曾对多条红军标语涂抹,现已无法辨认,仅外墙壁尚存1条红军标语
川南工农革命军根据地(凌霄城)
川南工农革命军根据地(凌霄城)
2023-09-12
凌霄城,又名拱极城,位于兴文县西南与长宁县交界处,属僰王山镇,为宋时抗元名城。海拔1080米,孤峰崛起,三面峭壁,仅一路(断颈岩)可通,山顶平坦,占地60多亩。距离兴文县县城38公里
铜鼓红豆杉
铜鼓红豆杉
2023-07-02
铜鼓红豆杉:铜鼓红豆杉是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的特产。铜鼓县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称号。铜鼓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其土壤条件、气候环境适宜南方红豆杉的生长,是其重要的自然分布和理想的生长地、繁殖地。目前,该县各国有林场、
麟埜乡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
麟埜乡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
2023-08-07
麟埜乡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南靖县和溪镇林中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原为麟埜社林氏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同治和民国时期重修,现存建筑保持清中后期的风格
铜鼓寨
铜鼓
2023-09-18
蓬安铜鼓寨位于蓬安鲜店乡,距仪陇县城新政仅10公里。奇峰怪石,风光奇美。蓬安县西北的鲜店乡是革命老区。鲜店乡的东南有一座山,叫铜鼓山,寨子习惯称铜鼓寨。铜鼓寨在群山拱卫之中,四面峭削,高高耸立,可谓蜀北险山
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
2023-07-19
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原为严复兴楼,系清代民居建筑。1940年10月粟裕、陶勇在这里指挥所属将士坚守黄桥,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七次冲锋,为黄桥战役的全面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铜鼓黑山羊
铜鼓黑山羊
2023-09-24
铜鼓黑山羊:铜鼓县地处赣西北山区,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群众素有养羊习惯,是国家草山草坡综合开发、飞播牧草和江西省的百万山羊项目实施县,县内建有沩山牧场和铜鼓黑山羊种羊场,全县年山羊饲养量达10多万头,所产铜鼓黑山羊具有以下特点:毛色黝黑,体格较大,体质结实,四肢
第一军规广场
第一军规广场
2023-03-18
第一军规广场位于湖南桂东县沙田镇沙田圩,与万寿、戏台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连为一体,其规划用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第一军规广场的竣工,将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场所
铜鼓包圆
铜鼓包圆
2023-12-10
铜鼓包圆:铜鼓包圆,是吉安境内铜鼓客家人特有的一种美食,也是他们用来招待贵宾的美味佳肴。其主要做法和包饺子差不多,但是人家对馅心很讲究,主要由精致瘦肉、冬笋、香菇、鸡肉、莲子及各种调味品组成。成品鲜香可口、甜味甘肥、软而不粘、晶莹松韧,使人食而不忘,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