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广游二支队独立一中队队部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棠阴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
棠阴红军团指挥部旧址
2023-05-28
棠阴红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棠阴镇。
决死二纵队司令部义泉村旧址
决死纵队司令部义泉村旧址
2023-03-26
决死纵队司令部义泉村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1939年地址:临汾市隰县黄土镇义泉村1938年至1939年期间,决死纵队司令部驻扎于此。另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写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等记载
大荆战斗旧址
大荆战斗旧址
2023-11-18
1949年,大荆镇守敌有国民党区署联防中队和乐清县常备第三中队,共140多人。国民党大荆区长项体光在大荆镇四周筑了两层碉堡,指挥部设在小山头魁星阁。3月15日夜,括苍支队支队长周丕振率领括苍支队第一、第三、第四、第五中队从雁荡山谢公岭出发
红二军团总部北邑碉楼岗哨旧址
军团总部北邑碉楼岗哨旧址
2023-05-05
军团总部北邑碉楼岗哨旧址位于昆明市富民县永定镇北邑村委会北邑村。1936年4月10日,红军团从嵩明的阿子营带向昆明挺进,旁晚突然向西进入富民地域,殿后的六师十八团成为前锋,军团总参谋长李达随十八团行动,路上李达交代任务:六甲战斗打得很艰苦
红二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旧址
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旧址
2023-06-15
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旧址位于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五罗村芦基湾。1935年12月13日,贺龙、任弼时率红、六军团,由溆浦县金鸡垅进入隆回境内,驻黄金井、五罗一带,并在芦基湾陈家大院设立战斗指挥所
东江纵队第二支队第二大队指挥部遗址
东江纵队第二支队第二大队指挥部遗址
2023-06-16
东江纵队第二支队第二大队指挥部遗址位于樟木头镇裕丰社区坭坡居民小组11号,房屋约80平方米。GPS坐标:北纬22°5723.2,东经114°0619.9,海拔高程29米。1944年9月,东江纵队第二支队组建后,在广九铁路以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红一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旧址
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旧址
2023-04-05
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旧址位于兴国县城岗乡白石村上溪组,年代为1931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旧址,红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旧址简介,红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旧址赣州市兴国县红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旧址旅游指南
红一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
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
2023-05-28
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位于新界埠镇桐山村陈氏祠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祠堂正门口一侧,矗立着一块刻着红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的石碑
贺甲战斗旧址
贺甲战斗旧址
2023-05-20
民国28年(1939年)11月8日,新四军支队0团、新六团和丹阳独立支队在贺甲村一带围歼日本侵略军。战斗中敌龟缩贺甲祠堂内,百余名日军被新四军歼灭,威震江南。新六团营营长刘玉林等94名健儿英勇牺牲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
、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
2023-06-14
1935年9月开始,红方面军到达陕北,红、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蒋介石乘红、六军团陷入较为孤立的时机,调集了140多个团30多万人的兵力向湘鄂川黔革0据地展开大规模围剿
红二军团政治部旧址(龙堰峪刘氏宅院)
军团政治部旧址(龙堰峪刘氏宅院)
2023-04-09
、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团政治部旧址(龙堰峪刘氏宅院)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年代为1935年。2019年,红、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团政治部旧址(龙堰峪刘氏宅院)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团政治部旧址(龙堰峪刘
悬钟岭战斗旧址
悬钟岭战斗旧址
2023-04-04
悬钟岭战斗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瑶山村西福自然村。1949年7月28日,国民党军组织清剿大洋,妄图歼灭闽中支队司令部。闽中支队司令部领导得到情报后,与解放军先遣队领导共同研究确定反清剿作战方案,确定以游击队1个中队配合解放军1个排守在百丈岭
炮子农民自卫队队部遗址
2023-06-19
炮子农民自卫队队部遗址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1923年1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民主革命盘踞东江后,豢养了一批亲信,为非作歹。一次,其部在龙窝、炮子等地横行霸道,打家劫舍,抢走钟道善、钟彩文的马
边纵第六支队整编纪念碑亭
边纵第六支队整编纪念碑亭
2023-09-25
1949年8月1日,中共滇东北地委和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在宣威落水洞大云山召开万人大会,正式宣布以永焜支队为基础,将永焜支队、宣威支队、沾益支队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六支队,下辖三个主力团
尖峰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
尖峰红军团指挥部旧址
2023-08-10
尖峰红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广昌县尖峰乡双湖村中屋下。据廖氏八修族谱记载:此宗祠清嘉庆建筑。建筑座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98平方米,大门门额石刻明远公祠四字,正门柱簪上刻有马、蜂、猴等吉祥动物图案,雕刻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