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扬州京华城 相关特产共 282
千层油糕
千层油糕
2023-12-03
千层油糕:扬州千层油糕,也叫扬州千层糕,与翡翠烧麦并称为扬州糕点双绝,是江苏扬州的著名传统糕点。千层油糕是由福建人高乃超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厨师在长期操作实践中,吸取了千层馒头的其白如雪,揭之千层的传统技艺,创制出绵软甜润的千层油糕。它以清肥
炭步香芋头
炭步香芋头
2023-11-19
炭步香芋头:塘莲藕、炭步香芋头,珐琅制品。北兴镇塘村:塘莲藕。炭步镇:炭步香芋头。赤坭镇西莲塘村:莲藕。
平山绿茶和捺山绿茶
平山绿茶和捺山绿茶
2023-08-28
平山绿茶和捺山绿茶:扬州是传统的茶叶产地之一。现在,扬州郊区平山茶场和仪征青山、捺山生产的绿茶,质地优良,精工焙制,远销国外,深受好评。本市茶叶店四季皆有供应,春夏之季上市的新茶尤为抢手。(扬州)
仪征绿杨春茶
仪征绿杨春茶
2023-08-28
仪征绿杨春茶:扬州好茶煮在闷壶中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头采茶贵比黄金,与之相比,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色,但价格却被拉下了一大截,究其原因,是市场推广过于羞答答了———因为气候原因,今年扬州地产茶头采较往年提前10天,仪征最早的新茶从3月28日就开始采摘了
五丁包子
五丁包子
2023-08-28
五丁包子:五丁包子扬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是选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作铬制成,相传乾隆有一次巡游扬州时,说到御膳早点的备办,要做到这么五句话;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过硬,细嫩而不过软。扬州名厨想出:海参
阳高杏脯
阳高杏脯
2023-08-13
阳高杏脯:阳高县特产杏脯,是用本地杏果实精制而成。果肉色橙黄、肉厚、质地疏松,汁多味甜酸并有香气、品质上等。含单糖1.22%,双糖5.84%,总糖7.06%,含酸2.84%,糖酸比2.5:1,果实较耐贮运,据中国农科院分析,杏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含磷0.
三套鸭
三套鸭
2023-08-28
三套鸭:三套鸭是扬州地区久负盛名的一款传统名菜。扬州和高邮一带盛产湖鸭,是金陵制作南京板鸭、盐水鸭的优质原料。扬州厨师早在古代就利用鸭子制成各种菜肴,如鸭羹、叉烧鸭以及明代的清汤文武鸭等。到了清代;又用鲜鸭和板鸭蒸制成套鸭。清代《调鼎集》上曾记有套鸭的制法:肥
燕牌香菇甲天下
燕牌香菇甲天下
2023-10-19
山产燕牌香菇九一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定名注册,同年被中商部评选为优质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属唯一首举,同时也是食用菌家族之佼佼者。燕牌香菇较之其它菇类,具有肉
三丁包
三丁包
2023-08-28
三丁包:三丁包是扬州的名点,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云: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酵软而带韧,食不粘牙。富春茶社一直保持这种发酵的传统特色。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
六安包子
六安包子
2023-06-28
想当年国营大拐包子店名震六安州,一家独大,群包俯首。后来大拐包子店散伙,亦多有人打起大拐的名号卖包子,然味道实不可以道理计。现今的包子当属五牌里的袁师傅包子为尊,其以皮薄、馅满、味醇见长,纵然价格不菲,但总是门
平湖葡萄
平湖葡萄
2023-09-18
品种有早熟的秀、亚、早红提等,中晚熟的有亚、美人指、红地球、巨峰、亚都蜜、藤稔、高妻、皇家秋天、克伦生等20多个。种出的葡萄色泽好,品质佳,鲜嫩可口,深受广大市民的青睐
美宫山药
美宫山药
2023-06-10
美宫山药:【原料】山药500克、糕片300克、蜜饯青梅100克【制作过程】1、山药洗净蒸熟去皮切片,糕切片,青梅焯水,切成瓦片形状。2、油纸抹上芝麻油,平铺汤盘内,将山药片和糕片颜色相错地摆成几行,码成房脊形,每行中间用青梅依次反方向顺摆成绿瓦状。3、将
宝应藕粉
宝应藕粉
2023-08-28
宝应藕粉:扬州宝应是著名的荷藕之乡。宝应荷藕节多枝繁,汁多肉嫩,是鲜美的果品。宝应藕粉用鲜藕淀粉制成,早在明代就成为贡品。此品质轻、分细、色白、味清、性平,易于消化,是滋补佳品。尤适宜于年老体弱者食用。(扬州)
高邮咸鸭蛋
高邮咸鸭蛋
2023-12-03
高邮咸鸭蛋:高邮咸鸭蛋,又称高邮双黄咸鸭蛋,是扬州高邮地区的名优特产,至今依然是高邮的一张名片,是扬州著名的特产小吃。据记载,早在乾隆年间高邮咸鸭蛋已成为席上珍品了。高邮鸭产蛋多,产出蛋个头大,蛋黄比例大,尤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其蛋质可用蛋白鲜、细、嫩形容
三丁大包
三丁大包
2023-08-28
三丁大包:三丁大包是扬州富春茶社传统名点之一,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扬厨为其准备御膳早点,创制了五丁包子。用海参丁、鸡丁、肉丁、冬笋丁、虾仁为馅做成包子,乾隆品尝包子后,十分高兴地说:扬州包子名不虚传。考虑到平民的消费水平,将五丁大包改为三丁大包,百余年来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