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梧州白鹤山 相关景点共 1870
梧州白鹤山
梧州鹤山
2023-09-06
鹤山梧州八景之一,昔称鹤冈返照。当朝阳刚从西江浮起,河上晨雾未消,隔江相望,窈窕多姿的鹤山,宛如一个静卧云雾中的仙女。当斜阳西照,霞光把鹤山的倒影投入碧绿明亮的桂江,就象一个花容月貌的女郎对镜梳妆
白鹤山
鹤山
2023-10-30
鹤山位于邛崃市城西3公里处,有一座如黛的山峦,巍巍古朴和郁郁青松掩着庙宇楼台和文物古迹,这里便是闻名西蜀的鹤山鹤山之名,最早见于晋代史学家陈寿著的《益部耆旧传》:胡安临邛人,聚徒鹤山,相如从之受经
鹤山
鹤山
2023-08-22
鹤山在县城西北15.5公里处,鹤山乡中部,海拔252.6公里,占地1.8平方公里。石灰岩山体。远视此山,如松鹤一般,主峰为松鹤之首两侧各有一侧峰对称,与主峰相依偎。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山川》记载,鹤山,峰峦秀举,势如飞鹤。山上古迹众多
梧州白云山
梧州白云山
2023-02-25
梧州白云山位于梧州市区东北方。白云山遥连五岭,总纳三江,至梧州突而挺起,蜿蜒盘桓,气势磅礴。站在山顶俯瞰远眺,全城风光,远方景物尽收眼底。山上树木参天,晨雾迷漫。在雨后初晴之际,素洁云雾,缭绕飘忽。高耸的白云山就象戴上面纱,披上围巾的绿衣少女
元鹤山
鹤山
2023-10-02
鹤山鹤山也称洞耳山,在白水县杜康镇境内,距县城20公里,距305省道3公里。山高330多米,地势高峻,形如仙鹤,因形得名元鹤山。山前峰峦叠翠,左右沟渠坡陡,山后河水绕行,清流湍激。元鹤山于明朝万历年间,依山建庙,供奉炎帝、陪礼诸神
鹤山书院
鹤山书院
2023-06-16
鹤山书院是现在的鹤山小学,为宋工部待郎魏文靖(魏了翁)创办的靖州学堂。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1198)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开禧元年(1205),除秘书省正字
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
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
2023-09-06
英国领事署旧址位于梧州市白鹤山上河滨公园内,是梧州市区著名的清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1897年,梧州府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仅以二十四千铜钱的地价买下鹤山三个山头,在山上建立领事署
即墨鹤山
即墨鹤山
2024-01-10
即墨鹤山位于即墨,东临黄海,为崂山北部支脉,主峰海拔223米。景观集中分布北部。此山以回环曲折、峥嵘清秀、泉甘石奇为特色。近山颠处有两块巨石南北对立,形成天然门户,名聚仙门。鹤山是崂山余脉,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有遇真宫、老君炉、摸钱涧、升仙台、聚仙门等道教古迹
梧州近代建筑群
梧州近代建筑群
2023-05-29
梧州近代建筑群梧州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骑楼城则是梧州近现代百年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梧州骑楼文化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3年,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屡遭洪涝灾害影响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已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下来
梧州白鹤观
梧州白鹤观
2023-09-06
白鹤观位于梧州城西鸳鸯江畔鹤岗之南麓。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14),是道教供神、诵经、修道的场所,是广西保存较好的道教观宇。据干隆年间的广西通史记载,咸通中(860—874),翰林承旨学士郑畋被贬谪为苍梧太守时增修观宇,康熙年间重修
梧州枇杷山庄
梧州枇杷山庄
2023-09-06
梧州枇杷山庄是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万秀区旺甫镇旺甫村车头,从市区沿梧州至贺州公路到旺甫镇为11公里,再沿夏郢方向走1.5公里即到枇杷山庄,市区有26路公交车到旺甫
梧州骑楼城
梧州骑楼城
2023-05-29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称,曾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骑楼是昔日商贸繁华的标志。梧州骑楼文化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曾被入选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目前,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屡遭洪涝灾害影响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梧州中山纪念堂
梧州中山纪念堂
2023-09-06
中山纪念堂位于梧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孙中山为了筹备北伐,曾于1921年至1922年先后3次驻节梧州。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善后处处长李济深倡议集资在北山公园内筹建中山纪念堂。1926年1月29日,举行奠基典礼。1930年10月,建成
梧州中山公园
梧州中山公园
2023-02-25
梧州中山公园原为北山,古称茶山,位于市中心。民国14年(1925年),辟为公园,名曰中山公园,为梧州最早建成的公园。全国最早落成的中山纪念堂座落在北山顶,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是1925年3月由李济深倡议筹建
鹤山遇真宫
鹤山遇真宫
2023-05-01
鹤山遇真宫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镇境内的崂山北侧鹤山上。年代为清至中华民国。2013年,鹤山遇真宫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崂山志》记载:创建于宋代嘉定年间(1208—1224),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0),曾有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