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武汉秋季采摘去哪里 武汉采摘旅游攻略 相关特产共 1365 条
笨鸡炖尖蘑
2023-06-22
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慈禧太后派人到东北大兴安岭深山沟谷中进行采金生产。六十年后,人们惊奇的发现,在采金迹地——毛尖石上生长着一种特殊的蘑菇,清香溢人,采摘食用后,口感鲜美,味道极佳。由于产量极少,被地方做为
红藤手镯
2023-12-17
这种红色蔓藤生长在高山背阴坡的悬崖绝壁上,采摘后只能阴干,如果采摘后遇到曝晒,立刻会变成坚硬的木棍,而无法加工。据说这种红色蔓藤生长地区周围只要有人居住或有人长期活动就会死亡,因此采
古市花椒
2023-09-26
古市花椒:古市花椒:古市一带的花椒在江南一带出了名,每年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上门要货,见农户采摘不过来时,指树作价自己采摘或请人采搞。客商夸古市花椒味正劲好,麻辣中透着清凉,既可做麻辣作料,还可泡茶入药。三伏天在菊花茶中放几粒花椒,不仅清凉祛暑,且茶水过夜不馊。
汉南甜玉米
2023-10-26
汉南甜玉米:湖北的甜玉米,起源于武汉,而武汉的甜玉米起源于汉南,汉南是全国最早种植超甜玉米的地区之一。汉南甜玉米有水果型玉米之称,既可生食,又可熟食,是玉米家族中的娇宝宝。其甜玉米因种子干瘪,在生产管理上比其他玉米难度更大。在种植上,其它地方大多用营养钵育苗移
伊春榛蘑
2023-08-20
伊春榛蘑:伊春榛蘑采自于小兴安岭原始森林,贵在野生,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伊春榛蘑采摘历史较早,有人烟时就开始采摘。伊春榛蘑是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同时也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它生长在土质肥沃的东北深山老林中的榛材林里,不受任何污
糊汤粉
2023-12-04
糊汤粉:糊汤粉著名武汉传统小吃,是经典的汉味名吃,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
雪胆
2023-12-06
雪胆:雪胆是四川乐山峨眉山人喜用的一种清热药物,主要产区在海拔1400—2300米的山区,秋季采挖,入药性寒、味苦、有小毒。功能与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菌痢、肠炎、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虚火牙痛、胃痛。
天兴洲西瓜
2023-10-26
天兴洲西瓜:天兴洲的西瓜在湖北、武汉一带颇有名气,可以说武汉人都知道天兴洲盛产良种西瓜,其特点是瓜皮薄,水份足,含糖度高。因此,天兴洲的西瓜在市场上很走俏。天兴洲是由长江上游泥沙冲积而形成的,四面环水,成为武汉火炉中的一个昼热夜凉的特区,而且土质松软肥沃,耕层
邓州窝子面
2023-10-14
邓州窝子面:邓州窝子面原为武汉热干面,传入河南邓州后经过改良更上一层楼,加入了绿豆芽,牛肉丁,浇上牛油辣椒,香辣无别,在武汉最老的热干面馆因为没人去吃而倒闭,邓州的窝字面馆却是日益红火。邓州街头常卖的小吃是窝子面,也是用挑子担着卖的。其做法是:将手擀面条先熟后
五芳斋汤圆
2023-12-05
五芳斋汤圆作为武汉老字号小吃,汤圆节已经成了武汉春节美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节到量升不同,在汤圆节前就已进入红
绍兴菱
2023-09-04
驮背白8月底可采摘,老菱则在9月中、下月采摘,一直可采摘到霜降。菱,古称芰,又名水栗,有角,故通
亳花粉
2023-09-13
花粉秋季采挖,去泥去皮晾干即可。味甘,微苦,性凉,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等功效。
八卦汤
2023-10-26
许多来华旅游的外宾和国内旅游者到武汉,总要前往小桃园品尝此菜,他们将其视为长寿菜,吃后永葆青春,延年百岁。材料乳鸽2只(每只约重4
苏尼特黄花菜
2023-08-14
黄花菜是居民采食历史最悠久的一种野菜,长时期为自采自食。每年的采摘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