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段村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碧江古村
碧江古
2023-06-25
顺德碧江位于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在大良北面11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因有一小山岗称碧岗而得名,后用同音字改称碧江。最鼎盛时期曾有3万多人口。该村人才辈出,据《顺德县志》载,自明景泰三年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出了17名进士,而中举仕子更达106名以上
石泉村古建筑群
石泉古建筑群
2023-06-11
石泉是三塘胡氏家族聚居地,因胡氏先祖淑政公号石泉,故以其号名之。现在村内的大部分古建筑建于清末,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村落以清代建筑为主,民国欧式建筑自成一派,建筑形式保存完好,村落内部特色较强,功能布局精巧,外部形成独特的村落布局,可观性较高
后屯村
后屯
2023-08-20
后屯南接圃田乡圃田(不存在),东临中原陶瓷城(已搬迁并更名)搬至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商都大道万三公路南500米路东,更名为新中原陶瓷城。西接郑州陶瓷城(已搬迁并更名),郑州陶瓷城搬至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万三公路陇海铁路以南、万洪路(东)新安路(西)以北
官畲村
官畲
2023-08-07
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是建在半山腰上的畲寨,古朴的自然风光、多样的畲寨风情成就了官畲这个小村落。在这样的庄里,于青山绿水间领略畲寨风情,俨然有种超脱世外之感。但是近期一系列的活动打破了这个深山小村庄的宁静,美丽多情的畲寨火爆起来了
索松村
索松
2023-04-17
位于林芝市米林县境内的索松,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北岸,是一个游客比较少去的村落,这里还是观看南迦巴瓦峰日落的最佳地方。与热闹的直白相比,这里非常的安静,一排田园景色,村子旁就是雅鲁藏布江,还有一片茂盛的桃林,每年内的春季,桃花盛开,融合周边的江水、雪山
郑营村
郑营
2023-03-15
东邻异龙镇李家寨,南靠郑家山麓,西邻张向寨村委会大田坝心、龙口冲,北邻赤瑞湖。辖郑营、张本寨两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石圳村
石圳
2023-03-11
石圳,位于政和县城西部之七星溪南岸,距城关仅5公里,地处七星溪河谷平原及台地,地形近似半岛。如今已经没人知道村子始建于何时,但最迟也在宋代中叶。石圳现有村民126户,人口500余人。石圳自古被称作风水宝地,背靠的是一座卧牛岗,优越的地理使其能年年五谷丰登
坝美村
坝美
2023-03-09
坝美位于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属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抱,境内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这个村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进出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前郝村
前郝
2023-11-24
忻州市忻府区前郝地处忻州城东北15公里处,紧靠北同蒲铁路、忻河铁路,西邻大运公路,108国道、团结路,北接忻台公路通向佛国圣地五台山,从这里坐车20分钟可去顿温泉渡假村洗天然的温泉澡、游泳,从这里乘车可西去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七十公里路程可南达省城太原
骑龙村
骑龙
2023-09-23
骑龙骑龙板桥山有贵州著名诗人周渔璜的读书处,书屋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占地200余平方米,屋前周围林木葱郁、小桥流水、景色俱佳。周渔璜名起谓,渔璜是他的字,骑龙村人。清熙朝丁卯科解元,甲戌科进士。当过顺天学政、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
麻祖岗遗址
麻祖岗遗址
2023-06-25
左滩麻祖岗遗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左滩龙田。推测遗址约南北长100米,东西长70米,面积约7000平方米,其中约5000平方米被鱼塘占用和破坏。遗址勘探中发掘和清理了一部分商周时期的文化层,出土了一批商周时期的陶器残片和石器
狮雄山遗址
狮雄山遗址
2023-06-22
狮雄山遗址,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东南约2千米处,是南越国早期的历史,秦至西汉早期的建筑遗址。中文名:狮雄山遗址地理位置: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塔岗占地面积:约250000m²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编号:8
三李营遗址
三李营遗址
2023-08-29
三李营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青华镇三里营东北约450米处。遗址面积约75000平方米,遗址曾发现有红烧土房基,红烧土块中有清晰的麦草和谷壳印痕,主要有石器,骨器,陶器等。其中石制品有通体磨光的石斧,石凿,等。骨器有锥,鹿角等
八寺崖遗址
八寺崖遗址
2023-03-23
八寺崖遗址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沟乡八寺崖遗址面积约200×150米,文化堆积厚40120厘米,遗址处在村庄东部,大部压在村庄之下。村庄院墙及地面夹杂有陶片、石器、杂骨等遗物。部分院落中尚留有原貌,其余大部已为建庄院时被清除
金昌三角城遗址
金昌三角城遗址
2023-10-06
时代:西周至春秋三角城遗址位于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三角城北侧,面积约430万平方米。属沙井文化。1924年发现,1979年~1981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武威地区展览馆对该遗址多次发掘清理。遗址以城址为中心,东、西、北三面分布有墓葬区和祭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