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济南劈山赏红叶路线推荐 相关特产共 371 条
济南炸荷花
2023-10-02
济南炸荷花:炸荷花是济南的著名特色小吃,以荷桂芳香,味甜鲜香,清暑降浊,养心安神独步天下。荷花瓣洗净,白布沾干水分,切去荷花梗部,切成两片;豆沙馅分成24份,每片荷花上放一份馅心,对叠包好;面粉放碗内,放入鸡蛋清加水搅拌成糊;炒锅烧热,将包叠好的荷花片放入面粉
鸭赏
2023-07-13
鸭赏:鸭赏是一道爽口的小菜,由鸭皮、鸭胗和葱、姜、蒜经过短暂的大火爆炒,达到气味浓郁,鸭胗吃到嘴里脆而不腻的效果。南投县鸭赏的做法是选择经济价格较低的老菜鸭,剖肚并去除内脏后,涂上粗盐、胡椒等香料,再用竹片将鸭身撑开成扁平状,于阳光下暴晒数小时后放入有木炭及甘
济南油旋儿
2023-10-02
济南油旋儿:油旋儿,在济南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济南较早经营油旋儿的店家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凤集楼。到了光绪二十年开业的文升园饭庄,以经营众多地方小吃而闻名泉城。此家饭庄生产的油旋儿用章丘大葱和面,熟后葱香味浓郁,层次分明,外酥内嫩,久为食者称道,后为饮食同业人广为仿
济南糖酥煎饼
2023-12-04
济南糖酥煎饼:糖酥煎饼是山东济南的汉族特色小吃,三十年代初由王姓开设的德顺斋煎饼铺所首创。其主要原料为小米,由于放入的香料不同,味道各异,有花生、栗子、菠萝、香蕉、薄荷、玫瑰等不同味道。其薄而酥脆,香甜不腻,色泽金黄,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又因久放不变
济南木鱼石茶具
2023-10-02
济南木鱼石茶具:木鱼石茶具木鱼石是寒武世纪浅海中自然沉积形成的一种珍贵矿产资源,产于五岳之首—泰山山脉一带的长清区境内,距今5.5-5.8亿年。李时珍《本草纳目》中对木鱼石有重要记载:甘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肢节不利、祛邪扶正、蓄精固本、益脾、安胎气、镇五
济南把子肉
2023-12-11
济南把子肉:把子肉可不单单是一块红烧肉,而是一种荤素搭配在一起的大锅菜。不管荤素,很多都是用特有的草一个一个的捆起来售卖。猪肉切成大致相等的份量,放进去煮炖。其余豆制品、鸡蛋,一并放进去煮。青菜、豆角则扎成小捆,也放在进锅里。客人可以想吃什么点什么,花样也比较
济南红玉杏
2023-10-03
济南红玉杏:红玉杏又称金杏,主产于济南市历城、长清,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为山东杏中之魁。红玉杏果实呈圆形,单果重6083克,最大单果重150克,可食率91.693.9%。果皮、果肉均为桔红色,肉细嫩,酸甜可口,耐贮运。红玉杏是山东省重要出口商品之一,远销港
济南酥锅
2023-10-02
济南酥锅:酥锅是济南人过春节常做的美食。传说是清朝初年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的妇女始创,故名为苏锅,又因此菜用醋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遂改为醉锅。小二家:城南往事特色:食材丰富,香酥入味,以海带和白菜最具特色,吃后念念不忘。
济南拔丝山药
2023-12-11
济南拔丝山药:拔丝山药,传统名点,年节食品,是过年迎春菜式中的一道甜点,又甜又粘,甜脆香酥,软嫩香甜。山药原名薯蓣,唐代宗名李预,因避讳改为薯药;北宋时又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更名山药。拔丝山药为素馔名品,颜色柿黄,能拔出长丝一丈,脆甜爽口,为压桌甜菜。到鲁菜馆吃
宁波特色美食推荐
2024-01-11
宁波这里都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美食,大家知道吗?其实这里的美食真的很多,如果大家不是很清楚的话,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宁波这里都有哪些特色美食吧!
天津最具人气的小吃街推荐
2024-01-12
每年都有很多人千万天津旅游,重点可能就是冲着天津品种丰富的美食而去的,而下面小编就来推荐推荐在天津最具人气的网红小吃街有哪些,详情请见下文。
台湾金门马祖美食推荐
2024-01-11
台湾金门马祖,这里有着一些我们喜欢的美食,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的说一下台湾金门,这里比较著名的美食,这样我们如果来这里旅游的话,也可以知道哪些食物是比较有特点的!
牡丹江好吃的美食推荐
2024-01-09
小编,作为一个有名的吃货,这跑哪不都得去了解当地的好吃的,来到了牡丹江怎么能错过这里面的美食呢!而且小编说的美食很多都是在小的时候就都一直在吃的,是伴随着牡丹人一起长大的美食,一起了解一下。
锅贴
2023-12-04
锅贴:锅贴是济南特色小吃之一,最常见的济南锅贴是用猪肉作为馅料制作而成,配上济南当季的特色时蔬,口味丰富,济南锅贴和其他地方的锅贴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做法,济南锅贴两端没有封口,馅料微微露出,吃起来酥脆绵香,口味扑鼻。中文名:锅贴外文名:Potsticker别名:
大明湖蒲菜
2023-10-03
大明湖蒲菜:大明湖的蒲菜,是济南的美蔬,早已驰名国内。清中叶济南文士王贤仪,在他的《笔记》中谈到济南风情时称:历下有四美蔬,夏蒲茭根……。夏日的蒲菜是美蔬之首。民初《济南快览》记: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茭,其味似笋,遍植湖中,为北数省植物菜类之珍品。《山东通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