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清明时节到抚顺雷锋纪念馆祭奠雷锋 相关特产共 1761 条
抚顺煤精
2023-08-17
抚顺煤精:煤精,是中国抚顺天然特产,产于抚顺西露天矿,是我国雕刻工艺品特种原料之一。其特点:质地坚硬,结构细腻。煤精雕刻是我国传统工艺品,已有六千多年历史。从装饰品到实用品,品种繁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文房四宝、烟具、配饰等,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
建阳清明果
2023-06-30
建阳清明果:清明果顾名思义与清明节紧密相关,建阳本地又称ONGJIE,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清香气。它是把艾叶捣烂后连同汁液与糯米粉、早米粉按一定比例揉搓成粉团,然后
清明泪
2024-01-14
清明泪:清明泪:很诗意的名字,开化一带清明时祭祀食用的一种米粿,象征着思念亲人的泪水。其实是一种米粉搓成的尾指大小的米粒,开化当地称为清明粒。我们《舌尖2》的导演听了之后进行了艺术加工就成了泪。清明时节,小野菜们正当时,用腊肉佐以小笋、小菜卜就着新鲜蒜苗爆炒,
清明粿
2023-08-20
清明粿:主要原料是稻米和艾草。以往过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做。尤其清明,人们用竹篮提着清明粿去上坟,以寄哀思。故称作清明粿。做法:浸泡过的稻米和经过烹煮的艾草磨成浆,混合均匀,倒入锅中,加大火煎煮,用锅铲不停搅拌。最后像和面一般黏稠即可出锅。然后包馅,或做成饺子状
清明“泪”
2023-06-26
清明泪:清明泪:很诗意的名字,开化一带清明时祭祀食用的一种米粿,象征着思念亲人的泪水。其实是一种米粉搓成的尾指大小的米粒,开化当地称为清明粒。我们《舌尖2》的导演听了之后进行了艺术加工就成了泪。清明时节,小野菜们正当时,用腊肉佐以小笋、小菜卜就着新鲜蒜苗爆炒,
抚顺琥珀工艺品
2023-08-17
抚顺琥珀工艺品:抚顺琥珀工艺品是利用抚顺露天煤矿的副产品琥珀,磨制而成的是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工艺品。琥珀工艺品透明如水晶,光洁赛玉石,抚顺琥珀雕刻历史悠久,艺人们根据琥珀原料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天然特征,精心设计,巧手雕刻成各种琥珀工艺品,备受中外的人欢迎。抚顺
婺源清明果
2023-09-25
婺源清明果:清明时节,在江西婺源随便走进哪条村,哪户人家,都可以看到一种颜色青绿,天然清香的特色小吃,看起来有点像中山的粉果。一问,才知道她们在包的这种叫做清明果。说是她们,是因为男人是不参加包清明果的,只在一旁悠闲的看着。最开心的是孩子,他们围着大人们转,玩
抚顺林下参
2023-08-17
抚顺林下参:在地处长白山余脉的辽宁抚顺,有一种人工种植的人参,形态与野山参及其相似,它就是独具魅力的抚顺林下参。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0年第109号公告,正式批准对抚顺林下参实施国家地理标态产品保护。抚顺林下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
抚顺小香肠
2023-12-13
抚顺小香肠:抚顺小香肠是辽宁省抚顺市特产,品质鲜美,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可贮存1年多,其质不变。
清明粿
2023-12-08
清明粿:清明粿,又名青团、菠菠粿(福州)、清明粑(江西)、清明馍馍(四川),蒿子粑(安徽)、艾果等,是中国南方各省汉族特色食品之一。清明粿外皮绿色,多用艾草或鼠鞠草做成,较软,久置后变硬。馅分咸甜等种类,形状有类元宝形和圆形之分。
抚顺单片黑木耳
2023-08-16
抚顺单片黑木耳:单片黑木耳作为抚顺县的特色农产品,生长于大伙房水库上游,属于抚顺县生态农业区,其产地环境优越,水质标准高,森林覆盖率达68.8%,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企业,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使产品优于其它产地的标准。这次抚顺单片黑木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保护
抚顺蕨菜
2023-08-17
抚顺蕨菜: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学名:Pteridiumaquilinum(Linn.)Kuhn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Heller,属于凤尾蕨科。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
抚顺特产香菇
2023-08-17
抚顺特产香菇:抚顺具有北温带山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非常适于生产香菇。抚顺地区从事香茹生产已有三十余年,经历了木段菇、块菇、袋菇、棚(室)茹、地菇等发展过程,现年香菇鲜品生产能力稳定在五万吨以上,并形成了一批香菇烘干、保鲜、小食品等系列加
抚顺煤精雕刻
2023-08-17
抚顺煤精雕刻:煤精雕刻是我国著名的煤都抚顺生产的特种工艺品。煤精,也叫煤玉,是一种腐泥混合类型煤,产于抚顺西露天矿的煤层之中,由于它质地细密,韧性大而适于刻镂,人们便把它从煤中精选出来雕刻琢磨成各种工艺品、煤雕工艺品的特点是色泽乌黑,光亮如莹,材质细腻,造型美
清明团子
2023-08-28
清明团子:清明团子清明团子是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变为碧翠色。以此用来包入豆沙或枣泥,再用芦叶垫底入笼,蒸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