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滦县时代广场 相关信息共 5930
小山口遗址
小山口遗址
2023-07-26
中文名:小山口遗址所属时代:新石器时代所处地区: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国务院
周宣灵王庙
周宣灵王庙
2023-07-26
时代: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下营街18号该庙又称孝子庙,始建于南宋,是为纪念孝子周雄而建。相传周雄在母亲去世时因为过于哀伤,哭泣而死。现存建筑是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建筑面西向,由门厅、正殿和后殿组成。其通面宽19.1米,通进深43.70米。硬山顶
十里长街
十里长街
2023-07-23
路桥老街的产生可追溯到东汉在这里设立邮亭的时代,迄今约有2000年历史。南宋赵构因其路即桥、桥即路,赐名路桥。乾隆年间,浙东沿海著名商埠——路桥成名。十里长街成了路桥历史与商贸经济的缩影
东化成寺塔
东化成寺塔
2023-07-21
时代:宋地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钟瑛村紫薇山。塔建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称东化成寺塔,又因建于元祐年间,故亦名元祐塔。塔初建时为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宽约2米,原高七层,但现仅存四层。塔基用条石砌筑
冮官屯窑址
冮官屯窑址
2023-07-13
冮官屯窑址位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冮官屯,为辽金时代遗址。2013年和2014年两次发掘。遗存有窑址、房址、作坊址、灰坑遗迹。除大量的陶瓷片及瓦片外还出土有陶器、铁器、骨器、铜钱、生活用品及马、狗等儿童玩具,种类丰富,品种齐全。
上冯圣母庙
上冯圣母庙
2023-07-10
圣母庙圣母庙(第三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夏县埝掌镇上冯村上冯圣母庙位于夏县县城北向15千米的埝掌镇上冯村委会院内,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庙宇坐北朝南,现存有圣母殿、配殿、香亭各一座。圣母殿为元代建筑,香亭为明代建筑,配殿为清代所建
薛道实墓
薛道实墓
2023-07-10
薛道实墓薛道实墓(第四批省保)时代:唐地址:临猗县北辛乡宜村东北为隋代尚书礼部侍郎薛道实及其家族墓地,薛道实卒于唐初,葬于此。墓地现存唐玄宗十七年(729年)墓碑一通,石人、石羊、石狮各一对。墓碑通高3.4米,宽1.13米
万荣稷王庙
万荣稷王庙
2023-07-10
万荣稷王庙万荣稷王庙(第五批国保)时代:金地址:万荣县城西北7.5公里的稷王山麓太赵村北隅相传上古时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因名稷神山,俗称稷王山,为纪念后稷而建庙。始建年代不详,现仅存中轴线上的正殿、戏台
张村圣庵寺塔
张村圣庵寺塔
2023-07-10
圣庵寺塔时代:宋地址:临猗县北景乡张村原为圣庵寺内建筑,寺院已毁,仅塔独存。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约11.62米。一层正面辟门,塔内中空2.5米,以上各层皆为实心。一层塔檐下仿木结构砖雕斗栱,二层以上叠涩出檐,塔身收分不大
羊头山石窟
羊头山石窟
2023-07-10
羊头山石窟(第六批国保)时代:南北朝至唐地址: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的羊头山南麓羊头山亦称首羊山,所谓岭限二郡,麓跨三邑,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是也。地处潞、泽两郡,长子、长治、高平三县、市的交界处,相传为神农得嘉禾之地
南庄玉皇庙
南庄玉皇庙
2023-07-09
南庄玉皇庙南庄玉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金、明、清地址:高平市河西镇南庄村创建于东汉,后经唐先天年、金大安年间重修,明弘治年间补修。庙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院,现存建筑有山门、献殿、正殿,东西配殿、厢房、舞楼等。正殿为金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
沁水石塔
沁水石塔
2023-07-09
石塔石塔(第二批省保)时代:唐地址:沁水县城东70公里玉溪村东庙墙根塔创建于唐,明正统十年(1445年)重修,平面方形,高五层,密檐式,青石塔身,通高6.29米。塔基砌筑三层,中层基座束腰部四周刻建塔缘起并施财人姓名。塔身高3.4米,通体收分,共有五层
泽州岱庙
泽州岱庙
2023-07-09
泽州岱庙泽州岱庙(第五批国保)时代:宋至明地址: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西隅据碑文记载,庙创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金、明、清历代曾多次补葺。现存建筑天齐殿为宋代原构,余皆明、清遗物。庙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3720平方米
润城东岳庙
润城东岳庙
2023-07-09
润城东岳庙润城东岳庙(第六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阳城县城东十三公里的润城村据庙内碑载,始建于宋代,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庙坐北朝南,原是一个三进院的大型庙宇,现仅存献亭、天齐殿、后宫等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长治崇教寺
长治崇教寺
2023-07-09
崇教寺崇教寺(第二批省保)时代:宋地址:长治市北马西乡古驿村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原名庄楼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重建时赐额为荐福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重妆佛像,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重修,乾隆三年(1739年)曾作过补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