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看完这组图你还敢和我说大运河森林公园没什么好玩的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酸梅汤
2023-06-09
酸梅汤:酸梅汤是老北京传统的消暑饮料,在炎热的季节,多数人家会买乌梅来自行熬制(也有用杨梅代替乌梅),里边放点白糖去酸,冰镇后饮用。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这几种材料。《本草纲目》说: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它能除热送凉,安心止痛,甚至
煎灌肠
2023-06-08
煎灌肠:灌肠这种小吃名不符实,北京的煎灌肠,实际没有肠衣,可是这个名称怎么传下来的呢据一位老勤行(厨子)说,当初是用猪小肠灌绿豆粉芡和红曲,蒸熟后,外皮白色,肠心粉红,切片,用汤油(就是肉食加工厂的副产品,又叫浮油),上铛煎得外焦里嫩,佐以大蒜盐汁,其味道独特
嘉禾三味椒
2023-11-01
嘉禾三味椒:嘉禾三味椒三味椒是嘉禾辣椒的别称,属传统名牌农业产品。其椒身部分辣味强盛,椒蒂部分辣而带水果香,椒嘴部分味甘甜,因其具有辣、香、甜三味而得名。三味椒久负盛名,称雄于市。据民国《嘉禾县图志》卷七记载:1929年嘉禾制造出产麻、辣二品于西湖博览会,获得
沔阳醋鸡
2023-07-18
沔阳醋鸡:鸡呀鸡,你莫怪,你是阳世一碗菜。千百年来,鸡肉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乡村人家养的鸡,下蛋来换回油盐钱,平时谁舍得杀鸡吃鸡肉,只有逢年过节和婚丧大事,招待宾朋才能偶尔吃一次鸡肉。那时候,家家户户散养有几只、十几只鸡,但以生蛋鸡居多。春、秋季节里如鸡得
黄古蒿菜汤
2023-07-18
黄古蒿菜汤:说起仙桃的地方风味,有一道菜比沔阳三蒸还有名,只不过被人给淡忘了,没有得到重视和推广。倘若告诉你,你就会大感兴趣,甚至垂涎三尺,巴不得一下子就能品尝品尝,看是何等滋味。这道菜究竟是什么菜呢?它就是我们想吃而又怕贵一道名菜,先辈们独创的沔阳黄古蒿菜汤
察右中旗红萝卜
2023-06-16
察右中旗红萝卜:全旗红萝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乌素图、巴音、铁沙盖3个乡镇、19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总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约6亿斤。种植品种有红映二号、孟德尔、红誉、摩尔根、百幕佳参等。我旗红萝卜已在国家质检总局注册了察右中旗红萝卜国家地理标志、在国家工商总
彝家刺梨酒
2023-12-10
彝家刺梨酒:纳雍彝家刺梨酒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特产。彝家刺梨酒呈桔黄色,酸甜适度,甘美清香。不但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且有治痢疾的特效。刺梨酒为贵州名优产品,驰名全国,饮誉省内外,前清时就远销京城(北京)。刺梨酒越黔境乃无,此说并不为过,确实只有贵州才有这个条件
沙洋太师饼
2023-07-16
沙洋太师饼: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绍熙二年(公元1191),出知荆门军(辖原今沙洋、东宝、掇刀、当阳等地),政绩显著,社会风气良好。丞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相传南宋理学家陆九渊任荆门知
汉中醪糟
2023-12-24
汉中市知名书法家徐永基先生说,不仅过年过节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时也有做了吃的。特别在汉中坝子,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老百姓都要用一块地专门种酒米,以备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时,不能自己种,也要设法兑换一点,至少春节时是非做醪糟不可的。万
陈记炸酱面
2023-10-26
陈记炸酱面:吃来吃去还是陈记的炸酱面最好——面身粗细适中,口感特别筋道;炸酱更不必说,真材实料,相比北方的堪称别有一番风味;而且酸豆角、海带、香菜随便加,真是好吃又实惠。小面窝也是武汉一大特色。环境虽差点,但挡不住好吃佬们的脚步,好多人都是N年如一日地喜欢这里
曼暖典傣族织锦
2023-07-09
曼暖典傣族织锦:曼暖典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迈村民委员会所属的一个傣族自然村,织锦是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工艺活动,历史悠久,据村里老人说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织机,每户人家都有成年女子会织傣锦。傣锦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图案以动物
富溪葛根粉
2023-06-29
是巴山区野葛块根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提取的一种野生淀粉。葛根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材,明代《本草纲目》说,葛根味甘、辛、无毒。具有解热透疹,生津止渴,解毒疗疮,去痛止痢的功效具有清凉下火,开胃下食,利尿解酒有特效。从葛根中提
老城油茶
2023-06-27
老城油茶:濉溪老城俗谚说:老城油茶喷喷香,一日不喝想得慌。在街头的饮食摊子上,摆把大壶,外用棉布包着用作保温,壶内盛着做好的油茶。老城油茶的原料为过油豆皮、花生米、猪骨髓油、面筋、黑白芝麻、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锅内放入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原料,用微火烧开
丽江天麻
2023-12-24
风寒湿痹、四肢痉挛、小儿惊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用于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据有关资料说,世界上只有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远东地带出产天麻,产量
凉拌野生折耳根
2023-12-21
凉拌野生折耳根:折耳根又称鱼腥草,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