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祥云寺 相关景点共 6935
祥云寺
祥云
2023-07-13
祥云,在商都郑州东南六公里,是一千年古刹。据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代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古寺当昔全盛之时,梵宫焕若,古塔巍然,晨钟暮鼓,相应三邑
祥云鱼村
祥云鱼村
2023-05-13
祥云鱼村祥云鱼村位于和林县盛乐镇克略村,是和林县最早开展农家乐的经营企业。占地面积500亩,距离呼市36公里,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可接待中、低不同档次客人食宿。祥云鱼村于1998年7月开业,累计投入50多万元
祥云青海湖
祥云青海湖
2023-03-04
祥云青海湖在祥云县城东南,有一个自然湖泊,旧称青龙海。据《云南县志》记载:在县之东南青龙海,水光如镜,秋月涵之,更觉澄湛。这就是青海湖。青海湖属高原盆地湖泊。据地质考察,大约在两百万年前,这里是宽阔的渊谷
祥云古城
祥云古城
2023-05-02
祥云古城祥云古城(洱海卫城)始建于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距今已有623年历史,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建筑构思,四街八巷的建筑风格。由于明朝军屯制度影响,洱海卫城的整个城池无不留下了军事防御的烙印
祥云殿
祥云殿
2023-08-02
祥云殿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新度镇锦墩村,壶公山之东麓,始建于唐昭宗光化年间(898年),迄今1110年,是莆田境内有据可稽的最早奉祀玉皇大帝的宫观之一,一些建筑还保留明清的结构风格。宫内现存宋代石刻文物5件,明清文物13件,是研究玉皇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祥云生态度假村
祥云生态度假村
2024-06-18
祥云生态度假村坐落于法库县冯贝堡乡务名屯村。园区位于法库县西南与沈阳城东北郊区,距县区30公里,距铁法市区19公里,距沈阳市中心69公里,是我公司基于生态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想法上创办的生态度假村之一
祥云水目山
祥云水目山
2023-02-21
水目山,离祥云县志25公里。这里属于马街乡,海拔2070米。水目山是云南开创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南诏诸大臣请建此刹。普济庆光禅师用禅杖凿地,而有清泉涌出,因名水目。开堂之日,六诏的首领都来祝贺。香火最旺时,号称和尚千人,尼姑八百
祥云湾海水浴场
祥云湾海水浴场
2023-06-30
位于打网岗岛最东部的海滨浴场,景区的观光码头、港池、航道有9万平方米,还配有沙滩排球、海上野炊、赶海、等众多体验项目。被冲上岸的海蜇很多,赶海可以发现很多小生物。这里适合打渔,鳎目鱼、小螃蟹、小墨斗鱼、大虾等都是美味佳肴
湘乡云门寺
湘乡云门
2023-06-12
云门位于湘乡市望春门53号,始建于宋皇祐二年(1050年),原名石碑,后因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有高僧慈惠从浙绍云门山来,卓锡于此,天现祥云,邑侯秦豫奏于上,以其祥瑞,更名云门。云门占地约10亩,其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宝殿和观音阁
梧桐泉寺
梧桐泉
2023-10-06
梧桐泉位于高台县城南榆木山西侧山崖岭坡之上,距县城20公里,因山涧有滴滴泉及梧桐树故名。梧桐泉始建于前凉,相传,当时割据河西的前凉开国之主张轨接到山下村民报告,说这里有五色祥云缭绕山头,认为是吉兆,便率人上山察看,发现有一只七彩大鸟栖于梧桐树上
安康佛音寺
安康佛音
2023-10-04
佛音位于安康市五里镇月河南岸,风景秀丽的挂榜山旁。总面积约500余亩,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月河川道十天高速在前穿过,西康高速及五里飞机场离仅几公里之遥,交通便利,风景如画,两条山溪抱而下,汇为一潭曰白鹭潭,山水相映,双龙环抱,白鹭栖息,祥云缭绕
恩阳白云寺
恩阳白云
2023-09-19
白云,位于恩阳镇飞凤村。始建于清代,原名观音堂,又名白衣庵。民国初年,由四世方丈一明和尚重建。重建时值夏秋交替,烈日暴晒,万里无云,工匠们施工难耐酷暑。一明方丈望空祈祷,遂有白云遮日,天天如此,直至竣工,祥云方散,故将名改为白云。白云,坐北向南
大悲寺遗址
大悲遗址
2023-08-30
大悲遗址位于吴城镇惠庄村北200米的台地上,面积约四万多平方米,为原文教局汪祥云发现。遗址为一高出地面到四米的台地,岗上原有大悲一座,故名。遗址中部开挖一条南北深约四米的大路沟,在路沟两侧的断崖上,可以见到大量文化层和遗物,文化层堆积厚约三米,在遗址南端
株洲云岩寺
株洲云岩
2023-06-10
云岩,座落贺家桥镇冲村九峰山麓。昙晟,俗姓王,少年出家,曾师事百丈慧海禅师。昙晟云游来醴陵贺家桥九峰山麓,见群山回护,山岩陡峭,寒林滴翠,古松参天,清泉涌流,祥云缭绕,俨然佛境,便在岩下面壁坐禅。后投澧州药山惟俨门下得法
诏安金光明寺
诏安金光明
2023-11-16
诏安金光明坐落在福建省诏安县凤山山脉的神奇佳境望海狮山麓,物华天宝,山形独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然太极四象自然造化。背山面海,松翠风香,祥云缭绕,瑞相叠现,一派天然道场之胜景。寺院布局结构与天相和合,是天人相应、净化身心的修持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