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福州万寿桥 相关特产共 546
万寿绸
万寿
2023-09-13
万寿绸:古代丝织品。安徽合肥所产。乾隆《江南通志》卷八六:万寿绸出合肥机房,在万寿寺左右,故名。万寿绸,原名贻锦绸,是一种质地结实、经久耐用的丝织品。亳州丝绸在唐宋时期就闻名于世,宋代诗人陆游曾以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来评价它。万寿绸始于明万
油炸万寿菜
油炸万寿
2023-10-09
油炸万寿菜:油炸万寿万寿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胶质,被《本草纲目》誉为补品。将鲜嫩的万寿菜用沸水氽冲,取出用冷水浸透,放入啤酒、蛋黄、淀粉等作成的芡中入锅油炸即成。色黄、绿相间,食之香酥、鲜嫩。
万寿贡米
万寿贡米
2023-10-27
万寿贡米:万寿米为湄江旧时三大贡品之一,产于距黄罗湾10余里的万寿村而得名,相传,当年在郭子兴部下当头领的朱元璋,率军征战,在万寿村吃过一顿米饭,终身不忘。朱元璋登基后,便降旨万寿米为贡米。万寿村海拔400多米,属高山气温,日暖夜凉。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2%以
万寿藤拐杖
万寿藤拐杖
2023-10-23
万寿藤拐杖:万寿藤产于与武当山金顶相对的赛武当,特点是:木质好、韧性强、粗细适度,根茎形状千姿百态,是制作拐杖的天然材料。武当山工艺厂运用烤、雕、漆等工艺,加工成形了金顶、寿星、龙头、猴头、凤头、鸟身等20多个品种的拐杖。
福州漆筷
福州漆筷
2023-09-21
福州漆筷:福州漆筷:福州漆筷厂生产,系以上等毛竹或优质楠木、榉木制坯,以国内特产的生漆打底、附面,并采用福州脱胎漆器制作技艺制成。本品早在清代末年即由福州台江六柱一带私人作坊生产。
福州小吃
福州小吃
2023-09-21
福州小吃:福州小吃
万寿羹
万寿
2023-10-19
万寿羹:又名龟鹤延年汤,是以龟肉和鸡肉合烹的汤菜,营养价值极高。菜名吉祥,喜庆寿筵均宜。选用荆门出产的断板龟与母鸡经过加工处理,剁成3厘米见方块,用猪油爆炒后,倒入沙锅或瓦罐,在旺火上煨至汤汁乳白,肉质八成熟时,端锅离火,待凉后置于中火上煨至酥烂,调好味品即成
福州肉松
福州肉松
2023-12-07
福州肉松:福州肉松是福州传统名牌佐餐食品,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林鼎鼎创制,用猪瘦肉、红糟、白糖、酱油、熟油精制成的细丝状食品,食之酥甜脆,油而不腻,入口福州肉松自溶,味美可口,老少喜欢,是福州的名特食品之一。如今,三坊七巷的南后街是购买福州肉松的好去处,
福州肉松
福州肉松
2023-06-29
福州肉松:福州肉松,用猪精瘦肉、白糖、酱油、熟油制作而成,呈细丝状,食之酥脆可口、油而不腻,相传是清咸丰年间的厨师林鼎鼎所创,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福州肉松是福州人传统的佐餐佳品之一。一碗白粥配肉松,清淡、美味又有营养,是许多福州老百姓的美好味觉记忆。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
2023-09-21
福州茉莉花茶: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已有近千年历史。茉莉花是佛教四大圣花之一,秦汉时随佛教传入东南佛国福州福州逐渐成为茉莉之都。由于宋代香疗的普及,中医对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认识,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环境下产生,宋朝许多史料都记载了福州茉莉花茶采摘、制作、
福州鱼丸
福州鱼丸
2023-12-07
福州鱼丸:福州鱼丸是福建福州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选用鲨鱼、鳗鱼或淡水鱼剁茸加薯粉搅拌作外皮,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心,捏成丸状食物,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没有鱼丸不成席,从这句俗语中便可知福州人鱼丸的偏爱了。福州鱼丸主要有鳗鱼丸
福州线面
福州线面
2023-09-21
福州线面:线面,福州特产,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福州线面主要有两大品种:一种称为特线面,面条稍租,直径在0.7毫米以内;一种称为面尾,面条较细,直径在0.6毫米以内。因福州民间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指点创制的,所以福州的线面工人
福州花茶
福州花茶
2023-09-21
福州花茶:福州花茶是精选优质烘青绿茶,配进香花经过窨制而成;茶、花并艳,秀丽天成,气香汁清,滋味清远醇和。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一1861年)这里就开始大量生产,1933年前后为极盛时期。年产花茶达十五万担。当时,省内外各地茶商云集福州,生产和经营花茶的有
福州拌面
福州拌面
2023-09-21
福州拌面:福州拌面。这个小时候常吃的下午点心,随着沙县扁肉拌面的入侵,有那么一段时间从本地小店消失了。但,念旧的福州人,随着闽侯尚干拌面店的开张,于是乎福州拌面又开始席卷而来,滚开的水,手起面落,翻滚间已被大笊篱抄起,腕底一沉一抖,即倾入碗中;碗底早伏着花生酱
福州油纸伞
福州油纸伞
2023-09-20
福州油纸伞:福州油纸伞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采用油画、喷花、绢印等方法,图案以国画、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要题材,雅致美观。福州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如今,一把纸伞,总共需经过八十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