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端午节新疆三日自驾游攻略 相关特产共 468 条
紫糯米
2023-12-18
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都要打黑糯米粑以示祭祀,这一习
焉耆陈正套刀
2024-01-06
焉耆陈正套刀:焉耆陈正套刀新疆有四大名刀,即英吉沙工艺小刀、伊犁沙木萨克折刀、焉耆陈正套刀(陈正小刀)和莎车买买提折刀。其中焉耆陈正套刀(新疆陈正小刀)已有450年的生产历史。目前市场上所见陈正小刀,是陈正后代继承祖传技艺煅造的,它最大特点是刀柄采用不中颜色金
那仁
2023-12-05
那仁:那仁(纳仁)是一种新疆哈萨克族的一种牧区佳肴,是新疆特色风味小吃,也叫手抓马肉面。那仁一般选用马肉、或者羊肉为材料(熏马肉、熏羊肉味道更好),煮熟后放在大铁盘里。肉汤里煮熟皮带面后,连汤带面浇在熏马肉上。上面再撒一些皮亚子(洋葱),连肉带汤、带面、带皮牙
和田寿枣
2023-08-01
和田寿枣:和田寿枣是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的特产。和田寿枣是骏枣的一个分支,果实个大皮薄,肉厚核小。于田县被誉为中国寿枣之乡。和田寿枣是骏枣的一个分支,因产于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是中国的原产果树之一。于田县拉伊苏村是举世闻名的长寿村,因为每天以骏枣为食的拉伊苏村人
玫瑰绿豆糕
2023-12-29
端午节吃粽子、绿豆糕、插艾叶是中国民间习俗之一,故本品为节令食品。特点:质地滋润,外观整齐,入口绵甜,具有绿豆和玫
秭归粽子
2023-12-17
在屈原故里秭归县,每年端午节都以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这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当地人在制作粽子时,还特意在粽子内放一红枣,并编唱着一首别致的《粽子歌》:
镇平粽子
2023-10-15
镇平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
香港虾酱
2023-07-12
作为香港十大胜景之七,大澳端午节龙舟游涌的传统仪式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旅游业已渐渐取代渔业成为小岛的支柱产业。其中,大澳虾酱、大澳鱼
小枣粽子
2024-01-03
端午节吃粽子,原本是因诗人屈原投江而生的,这是后来上学后才知道的。现在人们吃粽子,纪念诗人的本意早已淡化了,大多是想饱饱口福罢了。喜欢吃粽子,特别喜欢吃奶奶包的小枣粽子,糯糯的,甜甜
布扎
2023-12-23
每逢端午节,儿童都在胸前挂一串布扎,用以驱邪镇恶,以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串布扎由狮子、老虎、绣球、八卦、鱼、童子、香包、兔子等3至8件组成。绣球是吉祥的象征,猴子表示机灵,八卦为护身宝物……都有美好的寓意。布扎制作工艺讲究
大关绿豆糕
2023-12-21
绿豆糕是清凉解热的夏令食品,农历端午节前后生产。有荤、素两类。味分玫瑰、枣泥、豆沙和
驼背粽
2023-11-16
驼背粽:每到春节和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驼背粽。其做法是将上等糯米浸泡后用粽叶包裹,包时在糯米中间放绿豆沙或一条拌好作料的肉条,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驼背粽大的能到二三斤,小的也有一斤,很长时间才能煮熟,是节日馈赠的佳品。
永康五指岩生姜
2023-08-31
其中一个民间传说是,《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因端午节吓死许仙,去昆仑山盗仙草。盗得仙草后,鹤鹿两童子紧追不舍,白娘子筋疲力尽,慌忙中撞上了五
承德山菜
2023-08-07
每年端午节前后,村民们有采摘蕨菜的习俗。蕨菜,又名如意菜,性喜湿润而又冷凉的气候。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的高山阴冷地区。承德地区的围场、丰宁等县地处塞外的高山区,
龙州五色糯米饭
2023-07-20
龙州五色糯米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端午节时节,龙州的壮家人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色香味俱全,壮家人十分喜爱,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没见过五色糯米饭的朋友也许会有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