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美味采摘 杨城寨生态旅游区洋梨开始采摘啦 相关特产共 3567 条
天宝山黄梨
2023-10-07
天宝山黄梨:主产于平邑东南天宝山西麓大峪沟的西泉庄、新庄一带。这里栽培黄梨始于清代,距今200多年。是山东五大黄梨产地之一,有天宝梨乡誉称。民谚说:十个济宁州,不换一个大峪沟。极言梨乡富足。天宝黄梨主要有子母梨、池梨、绵梨、龙泉梨、槎子梨、香水梨、坠子梨等10
古当梨
2023-12-17
古当梨:深秋时节,远道而来的人们品尝到古当梨时,都会赞口不绝。称其品质好、皮薄、肉嫩、汁多、香甜。古当梨产于福贡县马吉区古当乡,在怒江峡谷众多的水果中首屈一指,被人们称为水果中的佳品。古当梨具有果实大、皮子薄、肉白、汁多、味甜等特点。由于它品质好,往往是傈僳族
民乐苹果梨
2024-01-03
民乐苹果梨:原产吉林延边地区系苹果与梨的杂交产品,1968年引入民乐栽植,苹果梨在民乐三类地区沙性土壤、光照丰富、日温差高等独特的自然摇蓝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独特的品味,具有色泽鲜艳、果面光亮、皮薄肉细、质脆汁多、含糖量高、营养丰富、极耐贮藏等特点,多次蝉联
统景梨橙
2023-11-26
统景梨橙:统景梨橙是渝北柑橘的主栽品种,因其形状似梨而命名梨橙。自2008年我区成功创建中国梨橙之乡以来,统景梨橙先后荣获中华名果、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区现有柑橘面积13万亩,总产量10.5万吨。品种以梨橙为主,占70%以上,是全国目前最大的梨橙
洋中拌粉
2023-12-01
洋中拌粉:洋中拌粉,又称焯粉,亦称洋中水粉,在洋中当地和蕉城城区相当出名,口感好,有咬头,配以生姜丝、荷包蛋,风味独特,已成为宁德蕉城富有特色的名牌小食之一,也是宁德的特色美食小吃。洋中拌粉其中一种主要的吃法是现做现拌,也称拌粉或烫粉,特制的姜丝,让原本清淡的
冻秋子梨
2023-08-17
冻秋子梨:辞旧迎新之际,我国东北地区最受欢迎的水果大概莫过于冻秋子梨。广义的秋子梨乃兰南星梨,香水梨,花盖梨、尖把梨、京白梨等的统称,但通常见于东北市场上的冻子梨主要是由花盖梨和安梨冻制而成。秋子梨树体高大,通常可达10米以上,生长旺盛,抗寒力强。零下37度的
博山池梨
2023-10-05
博山池梨:【博山池梨】原产于淄博市淄川区口头乡池板村,池板村在清朝时属博山县,故称此梨为博山池梨。博山池梨梨皮黄绿色,系中型果,单果重170克左右,果肉黄白色,味甜爽口。果面光滑无锈色,果心小。此梨汁多、质脆,食用时可用手在梨蒂部掰裂。博山池梨,果皮较厚,耐贮
龙泉早熟梨
2023-12-08
龙泉早熟梨:龙泉驿区地处川西平原东部,龙泉山脉中段,山、坝、丘兼有,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优质早熟梨是该区特产水果品种之一,是该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优势产业。现有生产规模达5万亩,年产量2.6万吨,是全省乃至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早熟梨生产基地。龙泉
大梨糕
2023-06-11
大梨糕:大梨糕,是儿童喜食的一种甜食。作法是:用糖、起子加水,放在小钢锅里上火熬制,发起后则成凸状,中间有蜂眼,放凉后食用,又香又脆。
杨肠子
2023-12-08
杨肠子:杨肠子,是在北戴河极负盛名的一种火腿肠,玫瑰色,切成薄片,吃到嘴里鲜香可口,回味悠长,具有西式风味。
县街红梨
2023-12-20
县街红梨:县街红梨又称滇臼红梨,是用云南地方品种火把梨的花粉与日本幸水梨杂交获得种子后,带到新西兰播种,从实生苗中选出优良品系,再与本地砀山梨果树进行高枝嫁接后而成。2007年,该梨被中国果品协会评定为中国名果。早熟红梨952,色泽嫩黄,果肉白嫩,入口蜜甜,并
莒口棕梨
2023-06-30
莒口棕梨:莒口棕梨——旋剖轻盈照骨明莒口棕梨,即棕皮雪梨。主要产地在建阳市莒口镇莒口村,建阳西部如麻沙、书坊也有种植。品种有雪梨、扁梨、绿皮梨、黄皮梨、饼子梨等,其中品质最好的为棕皮雪梨,俗称莒口棕梨。此梨皮薄、肉嫩、汁多、味美、清心、解暑,好食者称其口感极佳
线穗梨
2023-10-09
线穗梨:昌邑线穗梨是一个地方良种,原产地昌邑市李家埠镇黄辛村,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线穗梨果实纺锤形,10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重530g,最大单果重1250g,采收时呈黄色,果点小,贮藏一段时间后渐变成金黄色,石细胞少,果肉白色细腻,品质上乘。果实硬度大16.5
金沙水梨
2023-08-23
金沙水梨:金沙梨园自二十世纪末从日本引进日本系砂梨试种,至今已发展优质梨园200余亩,栽培品种包括:丰水、幸水、新高、黄金、爱甘水等。金沙梨园地处茅山东麓、长荡湖西滨,此地风光秀美、环境适宜,再加上梨园引进日本种植技术,采用水平棚架栽培模式,因此所产鲜梨品质上
广洋湖草编
2023-08-28
广洋湖草编:广洋湖草柳编工艺是用茅草、麦秆、柳条等编制而成的。它起源于清末年间,镇志中曾记载。起初主要是自编自用,以实用为主、欣赏为次。广洋湖历史上就是个玉米之乡,作为粮食的附属产品的茅草、麦秆,和丰富的柳树资源,广洋湖人民用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对茅草、麦秆,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