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荣昌七夕河灯文化节2023时间 相关特产共 452 条
荣昌白鹅
2023-11-27
荣昌白鹅:荣昌白鹅产于重庆市荣昌县,广泛分布于平坝和丘陵水稻产区。荣昌白鹅属中国白色鹅种的优良鹅,具有生长快、肉质好、耐粗饲等特点。荣昌白鹅体躯呈椭圆形,全身羽毛洁白,喙、肉瘤、胫、蹼呈橘红色,虹彩蓝灰色。公鹅体形较大,头颈稍粗,额部有一呈平圆形的肉瘤,好斗,
荣昌猪
2023-11-27
荣昌猪:地域范围荣昌猪主产于重庆荣昌和隆昌两县,后扩大到永川、泸县、泸州、合江、纳溪、大足、铜梁、江津、璧山、宜宾及重庆等10余县、市。特定品质按毛色特征分别称为金架眼、黑眼膛、黑头、两头黑,飞花和洋眼等。其中黑眼膛和黑头约占一半以上。荣昌猪头大小适中,面微凹
荣昌折扇
2023-11-27
荣昌折扇:折扇一名聚头扇,又称撒扇、折骨扇,既是一种用于夏季拂凉的民间手工艺品,也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工艺美术品,同时还是戏剧、舞蹈表演的重要道具。北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中国。明永乐年间,成祖喜折扇舒展之便,命工如式为之,全国折扇生产由此铺开,邑中职此业者不下千
荣昌陶器
2023-07-05
荣昌陶器:荣昌陶器原产地为安富镇,清代以前叫磁窑里,有史可证的陶器最早出现在汉代,明清时代得到广泛发展,20世纪7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100多年前就销售到东南亚地区,60年代起,销售到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挪威、芬兰、日本等国。现在,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
荣昌夏布
2023-11-27
荣昌夏布:俗称麻布。荣昌的夏布生产,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蜀布记载,其上品在唐代就已成为贡品。夏布是用苎麻线经过多道手工工序编织而成。根据不同的要求,能够生产出粗布、细布和罗纹,用途很广。尤其是漂白细布,具有布面平整、莹润光泽、洗后易干、烫后凌角明显、坚韧耐
荣昌卤白鹅
2023-11-27
荣昌卤白鹅:卤鹅卤鹅,盯一眼走不脱。这句荣昌城内的顺口溜可是老少皆知,因为每到中午、傍晚时分,大街小巷都是卤鹅飘香。荣昌卤白鹅可是咱荣昌的一绝,且极其大众化,一只白鹅除了毛之外,全身上下皆可卤,卤鹅肉、卤鹅翅、卤鹅肝等等,每一样都有特别味道。卤鹅儿须选肉质好的
荣昌白猪
2023-11-27
荣昌白猪:荣昌白猪荣昌的家畜特产,具有皮薄肉嫩,瘦肉多的特点,50年代,英国出版的《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就已收入专条记录。七五期间,国家农业部把荣昌猪与太湖猪、东北民猪列为国家级保护的三个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在全国首次家畜品种资源保存和利用学术讨论会上,专家
荣昌麻竹笋
2023-07-05
荣昌麻竹笋:重庆荣昌是中国麻竹笋之乡,主打竹牌,该县发展适合在本地种植且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林业项目,通过以奖代补,引导农民种植麻竹。主打竹牌,从广东省英德市引进了10亩麻竹新品种试种。通过积极培育和科技攻关,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经济林协会名烟中国麻竹笋
荣昌工艺陶
2023-11-27
荣昌工艺陶:重庆荣昌陶瓷业从清乾隆时的粗陶,发展到清咸丰时的泥精,再发展到光绪时的刻花、色釉及民国时的釉下彩;在窑形上,从甑子窑、通窑发展为阶梯窑;燃料均以松柴为主。解放后,由柴窑发展为煤窑。在施釉方面,继承唐、宋以来的色釉装饰,发展了各种釉色。采用的陶土细腻
黄凉粉
2023-11-27
黄凉粉:说起荣昌黄凉粉,那可是80万荣昌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美食,既价廉又物美。荣昌人到了外地,想起最多的小吃莫过于它,回来后最先尝的也必是它。黄凉粉须是本地产的豌豆做出的才正宗。说也奇怪,那黄凉粉切成土豆样的细丝,竟能成条不烂,软而不断,调成咸鲜、微辣带麻,
铺盖面
2023-11-27
铺盖面:提起铺盖面,你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在重庆市区及各区县,有不少荣昌人以此为生并使它声名远播,如您想吃原汁原味的铺盖面,最好还是在荣昌本土。铺盖面的制作看似简单,店主通常是在揉好的面团上扯下一小坨,麻利而熟练地拉成一张薄薄的面皮(这也是考验店主熟练程度的一招
佘山兰笋
2023-06-23
自2002年首届佘山兰笋文化节的举办起,至今已开展了6届,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极大反响和热情参与。自此每年4月兰笋文化节便成为佘山的特色主题活动之一。兰笋文化节以笋、竹和茶文化为主题,以挖笋、品笋
右玉月饼
2023-06-14
右玉月饼:面粉、白砂糖、葫麻油,辅之以玫瑰、青红丝、核桃仁、花生仁、葡萄干、芝麻等佐料,一场传统工艺配方结合现代生产技术的月饼制作正在进行,今日右玉县首届月饼文化节拉开帷幕。右玉县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祥介绍,首届月饼文化节的举办,是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展示企业
陈凉粉
2023-11-26
2004年10月,一个特大喜讯传回潼南,在中国美食节暨首届重庆国际火锅文化节上,潼南名小吃陈凉粉荣获消费者最喜爱的特色小吃称号。在这个文化节上,陈凉粉的传人陈中贵,真是名利双收,他制作的陈
蒸灯
2023-09-13
这一天,除了家家户户悬挂各式花灯之外,还有蒸灯、龙灯和过河灯,到处呈现欢度佳节的热闹场面。蒸灯的习俗,抗战前很普遍,通常用麦面和黄豆面和在一起,揉成面团,捏成窝窝,蒸熟即成。晚上点灯时,灯窝里插上灯芯,倒上植物油即可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