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蒲江古象山书院 相关信息共 7500
蒲江古象山书院
蒲江象山书院
2023-05-09
象山书院位于石象湖景区内景点象山最高处,海拔632米,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50平方米,这里是儒圣兴学的主要景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魏了翁在此接受了他的启蒙教育。象山书院原名象山学堂,南宋书院教育兴起后更名为象山书院
大英象山书院
大英象山书院
2023-09-17
象山书院年代:清类别:古建筑公布时间:2012年8月15日地址:大英县象山镇象山村简介:象山书院位于象山镇象山村,坐东南向西北,复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2812平方米
贵溪象山书院
贵溪象山书院
2023-08-10
贵溪是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精舍创建地。象山书院首创于南宋谆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当时称作象山精舍。贵溪应天山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陆九渊登而乐之,乃建精舍居焉。学生也悄悄结庐其旁。早晨鸣鼓揖升讲座,从容授学。讲授五年,求学者超过数千人
蒲江蓝莓
蒲江蓝莓
2023-07-07
蒲江蓝莓:蒲江蓝莓四川野生蓝莓历史悠久,大部分山区均有生长。蒲江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址蒲江县,进行蓝莓驯化研究,并在蒲江县建立了蒲江蓝莓驯化、生长、繁育基地。蒲江县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合栽种
蒲江柑橘
蒲江柑橘
2023-12-08
蒲江柑橘:蒲江,有着中华名果的美誉。得益于天然氧吧的滋润,这里盛产柑桔、葡萄、猕猴桃、樱桃,一年四季鲜果不断。且不必说那又大又甜又脆的蜜柚,也不必说那玛瑙般水灵欲滴的红樱桃,在春天的蒲江,最新鲜的水果莫过于口味纯正、香甜可口,令人垂涎三尺的天草、青见、不知火等
蒲江丑柑
蒲江丑柑
2023-12-07
蒲江丑柑:蒲江丑柑是四川成都蒲江的特产。丑柑,学名不知火,又称凸顶柑,丑桔,丑八怪等叫法。是由日本农水省园艺试验场于1972年以清见与中野3号椪柑杂交育成。最早于2000年引入四川省蒲江县种植1,2003年蒲江县实现了不知火单株挂果5公斤以上,最高达15公斤,
蒲江文庙
蒲江文庙
2023-05-08
蒲江县文庙大成殿建于蒲江县城东街,毗连东门。据《蒲江县志》记载:蒲江县文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于县署之南。又在清朝康熙34年(1695年)迁于东街新建,又于乾隆22年(1757年)及嘉庆25年(1820年)重修完竣
镇隆古书院
镇隆书院
2023-06-29
镇隆书院位于信宜市的镇隆镇,那里有岭南地区罕见的古建筑群,集中了一批颇有特色的保存完好的书院。中文名:镇隆书院地理位置:位于信宜市的镇隆镇著名景点:李廷枢公伺修建时间:公元621年
象山
象山
2023-08-04
象山是大田群山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山峰,主峰海拔1432米,屹立峰巅可鸟瞰周边县市的秀丽山川。景区拥有福建省内陆最大天然草场,被誉为南方天山。象山景区内有数千亩原始森林、天心湖、红豆谷、试剑瀑、万军岩、石阵、水帘洞、沼泽地和象山寺等自然景观
蒲江雀舌
蒲江雀舌
2023-12-08
蒲江雀舌:特定品质蒲江雀舌是指在蒲江县域内的特定地理环境下栽培、种植和经独特加工方式制作而成的地方特色名优绿茶。蒲江雀舌原料有严格要求,采摘时间必须是每年2月至4月份的春季茶芽;茶树品种必须是中小叶茶树;采摘标准必须是单芽,且要求九不采,即:雨天不采,偏瘦不采
蒲江猕猴桃
蒲江猕猴桃
2023-12-07
蒲江猕猴桃:蒲江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西南缘,介于东经103°19至103°41ˊ和北纬30°05至30°20ˊ之间,幅员面积583平方公里。县境内地貌主要为平原、浅丘、深丘和低山地,平均海拔高度534米,最高1022米,最低465米,自然生态植被良好
蒲江石窟
蒲江石窟
2023-05-09
蒲江石窟位于四川省蒲江县西南10公里处的朝阳湖山崖上和鹤山镇蒲砚村。该石窟包括唐代68龛、五代1龛、宋代7龛、明代1龛、清代10龛。四川省蒲江县西南10公里处的朝阳湖山崖上和鹤山镇蒲砚村
蒲江武庙
蒲江武庙
2023-05-08
蒲江武庙大殿位于蒲江县大北街粮食局内,南方有文庙大成殿,周围为库房。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85)至二十六年(1761)建成,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建。1988年7月20日,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象山二日游
象山二日游
2023-09-13
象山二日游:立夏过完,酷暑将会迎来五月当然是酷暑前的释放这个时候当然要去海边走一遭象山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中段,宁波市的东南部,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东濒大目洋;南接猫头洋,隔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县相峙;西连宁海县,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象山
怀玉书院
怀玉书院
2023-03-18
怀玉书院位于怀玉山金刚峰东麓,与玉琊峰相对,为江西上饶书院之一。宋淳熙十五年(1188),朱熹在草堂讲学,著有《玉山讲义》一卷。陆象山、吕东莱、汪应辰、程珙等均曾在此讲学;王安石、杨亿等留下了诗篇。自此,怀玉书院与当时四大书院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