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西域文明-新疆吐鲁番行记 相关特产共 1066 条
霍城树上干杏
2023-08-01
树上干杏主要生长在新疆伊犁阿力玛里古城一带,这里海拔800多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达20度,无任何污染,出产的树上干杏鲜果圆润如珠、色黄如金、小而饱
贵德长把梨
2023-07-29
贵德长把梨:长把梨属白梨系统,也有人把它归入新疆梨系统,又名甜梨或长柄梨,柄把长约为果长的五分之四左右。梨果倒卵形,一般重80克至150克,果皮黄绿,果肉白嫩,质酥软脆,汁多味芳,含糖量在10%以上。贵德长把梨为中熟品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长把梨树冠高
老樊家肉加馍
2023-12-31
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
腊汁肉夹馍
2023-12-31
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
秦味腊汁肉
2023-12-30
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
焖饼
2023-10-18
焖饼: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千层饼,放凉后切成帘子棍形备用;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方块,先放入锅内添水煮开,撇去浮沫杂质,捞出肉装入坛内,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汤封口,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
清氽蛎子
2023-10-10
清氽蛎子:清氽蛎子是一种清、鲜、嫩取胜的菜肴,<记海撮>云:凿破其房,以器承取其汤,肉可食,其浆调汤尤美也。烹制时,将蛎肉淘净去渣,蛎汤澄清后倒入勺中烧沸,放时蛎肉一氽,再加葱花、香菜末、香油及适量精盐,即可食用。汤似乳汁,前人称为太真乳。
杏仁小米粥
2023-06-18
此宛丘平易法即北宋张文潜写的《粥记》: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
佛山扎蹄
2023-11-10
传说德心斋在清乾隆年间,只是一间专营肉类的店铺,叫和记。店老板余大伯为使日常卖剩的猪手、猪脚能够销售出去,便巧制出一种猪手猪脚的加工品扎蹄来。这种扎蹄是熟食品,皮爽肉脆,五香和味,别具风味。佛山扎蹄选用上乘的猪手、猪脚作原料,用盐、汾酒
虾肉面
2023-09-20
旧时较有名的是开设在思明北路的章记虾面店和赖厝埕的虾面店。烹制虾面关键在于虾汤的调制,要将虾洗净,剥掉虾头、虾壳;然后捣碎,反复洗出虾汁,滤渣后,将虾汁面倒入炸葱头油的锅里滚沸成虾汤,再和之以猪骨汤,即成色
石塘驴巴
2023-09-12
姬等被汉兵追至今石塘镇附近,饥乏交加,求食于一黄姓蹄角行(从事牲畜买卖和肉食加工出售)
碗闷蛏子
2023-09-06
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蛏子生活在浅海泥沙中,有左右相等的两个贝壳,壳质脆薄,呈长方形,表面常生长一层浅绿色的薄皮。蛏肉味道鲜美,是比较普通的海产食品。蛏
大名小磨香油
2023-08-02
大名小磨香油:大名县小磨香油早在清代光绪四年(1878年)开始出现,第一家是南关回民杨殿魁家,他由作秦行生意改为磨香油。当时他从山东东昌府请来一位磨油师傅。合伙在大8城内西街(与羊市街口相对)开设了一个小磨香油坊。此人善经营生意,除每天走街串户零售香油外,他还
亭林雪瓜
2023-06-22
亭林雪瓜是上海市金山区亭林、朱行一带的珍贵农家甜瓜品种,也是上海四大名瓜之一。雪瓜状呈倒卵形,花蒂部较大,肚脐凸起,瓜皮雪白,有纵棱十条,肉质脆嫩,味甜,是甜瓜中的上品,在亭林镇已有八十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以多种粮食为光荣的年
赵氏泡菜滋补老鸭汤
2024-01-11
赵氏泡菜滋补老鸭汤:老鸭就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我国古代医学对鸭作为滋补品有所论述,《名医别录》中称鸭,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老鸭炖食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