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西安与大雁塔齐名的古塔始建于唐景龙年间又名荐福寺塔 相关特产共 7500
昌都工艺品
昌都工艺品
2023-07-12
被评为当时藏地优质产品有江孜的卡垫、贡嘎姐德秀围裙、朗杰秀氆氇、墨竹工卡塔巴陶器、拉萨缝纫制品、昌都卡、卫藏地区金银铜铁器等。主要手工艺
马铃薯
马铃薯
2023-12-22
马铃薯: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昭通市种植马苓薯是明末清初开始。自马铃薯在昭通市栽种后,不仅饥馑之岁,民多赖以全活,同时,使原来深山老林和不毛之地,逐渐成为农业耕作区。1990年,全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20万亩,折合主粮18863万公斤。马铃薯含蛋白质、
长白山淫羊藿
长白山淫羊藿
2023-06-19
长白山淫羊藿:长白山淫羊藿,又名朝鲜淫羊藿,多年生草本植物,集中分布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多生长于海拔450~750米之间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喜生于土壤疏松、土质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地方。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白山淫羊藿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淫羊
马鞍桥油糕
马鞍桥油糕
2023-12-27
色泽红亮,皮酥内软,脆甜芳香,以其形似马鞍,产于桥而得名。已有百余年制作历史。
中族罗汉果
中族罗汉果
2023-11-24
中族罗汉果:山村是中国罗汉果人工栽培发源地,种植罗汉果已有300多年历史。近年来,龙山人大力发展罗汉果生产,将这一传统产业打造成该村一村一品建设支柱产业。2010年全村种植罗汉果户70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64.9﹪;种植面积5000亩,总产值2460
龙山罗汉果
龙山罗汉果
2023-11-24
龙山罗汉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龙江乡山村是中国罗汉果人工栽培发源地,种植罗汉果已有300多年历史。近年来,龙山人大力发展罗汉果生产,将这一传统产业打造成该村一村一品建设支柱产业。2010年全村种植罗汉果户70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64.9﹪;种植面积
灵芝茶
灵芝茶
2023-12-11
灵芝茶:野生灵芝:又名仙草,苗语:基倒陆,主产于贵州高原海拔1800米以上深山邻水悬崖石缝之间,自古就被视为仙草,传说中是白娘子救治许仙神草。山里妹灵芝茶采用贵州少数民族之独特配方,精选多种产于贵州高原药食同源天然植物,经科学方法提取精心制作而成,在保
长宁长裙竹荪
长宁长裙竹荪
2023-12-04
长宁长裙竹荪:长宁长裙竹荪是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特产。长裙竹荪又名竹荪、竹笙、竹参,竹荪口味鲜美,是著名珍贵食用菌之一。长宁县把长裙竹荪作为优势特色产业,长裙竹荪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万亩以上,产值达5亿元以上,长宁县是名副其实中国长裙竹荪之乡。长宁蜀南竹
地牯牛泡菜
地牯牛泡菜
2023-11-26
地牯牛泡菜:又名草食蚕、宝塔菜,是武陵山区绝无污染地方土特产,是难得天然绿色食品,2001年入选旅游指定商品和消费者信得过商品。土家地牯牛滴溜溜地牯牛别名草食蚕、宝塔菜、神虫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武陵山区和黄土高原绝无污染特有品种。此菜用制泡菜方法做
汶南黄花菜
汶南黄花菜
2023-10-01
汶南黄花菜: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忘忧草,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新泰汶南黄花菜具有悠久栽培历史。200年前,青云山、太平山山下农民就开始引种栽植山针针,对于护堰和水土保持都起到过积极作用。近年来,当地农民对黄花菜食用
西乌旗黄花
西乌旗黄花
2023-08-14
西乌旗黄花:黄花,又名萱草、黄花菜、金针菜。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黄花为传统名菜,《诗经》有赞誉黄花诗歌;三国时《养生经》有萱草忘忧亦食之记述。黄花分鲜品和干制品两种,属美味佳肴。它含有丰富萝卜素、维生素B、钙、磷、铁、蛋白质、脂肪、糖
松蘑
松蘑
2023-08-09
松蘑:松蘑松蘑又名松菇、松蕈、鸡丝菌、松口蘑等,日本国称其为松茸,是名贵野生食用菌。松蘑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是营养丰富食用菌,有食用菌之王美称,不亚于猴头、灵芝,欧美尤视之为珍品。为牛肝菌科真菌褐环乳牛肝菌、点柄乳牛肝菌子实体。
平山白灵菇
平山白灵菇
2023-06-12
平山白灵菇:平山白灵菇是河北石家庄平山县特产。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百灵芝菇、克什米尔神菇、阿魏蘑、阿威侧耳、阿魏菇、雪山灵芝、鲍鱼菇。白灵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牛肝菌和侧耳,颇受消费者青睐。白灵菇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其蛋白
淄川牛心柿
淄川牛心柿
2023-10-06
淄川牛心柿:据史料记载,牛心柿远在末宋初开始种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淄川区现有500年以上柿树有10余株,有的单株可产果1000多公斤,大多分布在淄川区峨庄、口头、太河、张庄、东坪、黑旺、磁村、岭子等乡镇,年产量可达1080万公斤。鲜柿和柿饼远销国内外
东大寺锅盔
东大寺锅盔
2023-07-15
东大寺锅盔:东大寺位于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寺内现存碑刻和其他史料分析,末已有部分回民来从长安来汴州即现在开封居住生活。宋元以后,大量回民从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移居开封,并聚居于现开封东大寺所在地。因生活和信仰需要,在此地建立清真寺,后因王朝更迭、黄河泛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