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资兴辰冈书院 相关景点共 954
真光书院旧址
真光书院旧址
2023-04-09
真光书院旧址位于荔湾区白鹤洞培真路17号真光中学内。真光中学创办于1872年,是岭南办学最早的学校之一。学校现址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内有真光书院旧址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约6300平方米,其中包括真光堂、连德堂、必德堂、怀素堂和协赞堂等十个历史建筑
柳山书院遗址
柳山书院遗址
2023-08-07
柳山书院建于半山开阔之地,这里田地平展,水港横斜;周围重山环绕,层峰叠翠,侧连寺院。书院为砖木结构,外体长方形,长约三百八十九米,宽约九十八米。总建筑面积三万八千平方米。四面的墙皆为青砖平砌,前后重屋顶民房式,风火墙内,盖瓦从不同方位向内倾斜
吉安阳明书院
吉安阳明书院
2023-11-14
阳明书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山风景区内,其前身为九邑会馆、青原会馆,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任庐陵知县时,在青原山讲学,奠定了江右王学的发展基础,并使庐陵成为理学之邦,有东南邹鲁,西江杏坛之誉
衡山文定书院
衡山文定书院
2023-06-11
文定书院即胡文定公祠,位于湖南衡山。现为岳云中学春秋楼(即科技楼)所在地。胡文定公,即胡安国(1074—1138),南宋理学家,字康侯,死后谥文定。原籍福建崇安,迁居湖南南岳。他17岁时入太学学习,是二程(程颐和程灏兄弟)的私塾弟子
大朗书院
大朗书院
2023-09-02
大朗书院越州文化千秋耀,浦水珠光万古流。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交相融合,成为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诞生在六万大山的南麓古越州厚重而灿烂的客家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追溯古越遗风、寻觅客家文化便成为我梦中的理想
鞍山书院景区
鞍山书院景区
2023-07-25
鞍山书院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云峰镇长濂村文化村,属长濂村休闲旅游风景区景点之一,距遂昌县城10公理,距遂昌金矿约5公理,地处松阳、遂昌、武义、金华、龙游五县的交界处,龙丽高速公路出口处,交通便利。长濂文化村:长濂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人杰地灵
益阳龙洲书院
益阳龙洲书院
2023-10-12
龙洲书院位于益阳资江南岸龟台山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刘激自捐俸金,令民所犯(罪)情甚轻力能赎者赎以瓦木材料,又集侵占县学隙地之人抵修祠阁,在龟台山建成书院,前濒资江,以其位于会龙山与十洲之间,取名龙洲
崇文书院遗址
崇文书院遗址
2023-07-26
崇文书院遗址位于大溪边乡阳坑口村后山·南宋—清·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光绪《开化县志》载:西岩,县北六十里,高十余仞,广倍之;洞顶有清泉一线,溅滴不绝。左侧有小口,光自内出,屈身可进数十步,别开一境。深五丈余,举首有天可窥。少监程俱常隐此
兴道书院
兴道书院
2023-06-22
揭西县棉湖镇的兴道书院,是一所名闻遐迩的学校。它又是国民革命军东征时期,前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在此驻扎,并指挥棉湖之役取得大捷的旧址。书院系清朝虎门提督方耀于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所建,坐落在棉湖镇东南隅,远对普宁铁山笔架峰,近临胜景云湖
如膏书院
如膏书院
2023-06-10
如膏书院位于利川市南坪乡南坪镇,清代。是利川置县后最早的义学之一,现存前厅、中殿和后殿。砖木结构,硬山式瓦顶,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院内保留有碑刻11通。前厅为山门,正殿为抬梁式木构建筑,后殿为穿斗式木构件。(第四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越秀濂溪书院
越秀濂溪书院
2023-04-09
越秀濂溪书院位于越秀区西湖路小马站19号。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小马站现状路东边线,北至周濂溪祠后墙界碑及附属建筑北墙线一线,南至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所在建筑北墙线一线,西至冠英书院建筑东立面一线
鳌山寺(鳌山书院)
鳌山寺(鳌山书院
2023-04-12
鳌山寺(鳌山书院)位于横县百合镇百合社区鳌山山脚下百合中学内,时代为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类别为古建筑。2012年,鳌山寺(鳌山书院)被公布为横县文物保护单位,鳌山寺(鳌山书院),鳌山寺(鳌山书院)简介,鳌山寺(鳌山书院)南宁市横县鳌山寺(鳌山书院
流华湾古村
流华湾古村
2023-06-11
古村坐北朝南,北靠原资兴八景之一程乡绿水,微应,后山龙脉源自岭山脉,像一块屏风,藏风聚气,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向相合,四周围成园局
四知书院遗址
四知书院遗址
2023-10-28
四知书院遗址在华阴市碾峪乡双泉村。书院始建于东汉永元初年(公元89100),是汉太尉、关西夫子杨震出仕前教授生徒的地方。杨震书馆原在华山牛心峪杨震家居附近,震母谢世后,为了方便教育,震把学馆从牛心峪迁往古驿道旁的双泉村
慈利渔浦书院
慈利渔浦书院
2023-06-13
渔浦书院位于慈利阳和乡渔浦村,北倚太华山,南临茹溪,占地8000平方米。清光绪十一年(1885),慈利一代名儒田金楠首倡,议建书院,乡绅李德灼、王堂信等附而议之,并竞相解囊、慷慨捐资,八都九都(今宜冲桥、甘堰、阳和、许家坊、溪口诸乡镇)士人群起而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