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这一次我们带你看不一样的官渡古镇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藏族头饰
2023-07-11
藏族头饰:藏族头饰规范、严谨、风趣,又因地区、年龄、婚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说起来饶有兴趣,下面例举几种头饰,以飨读者。姑娘的头饰。藏族姑娘同汉族姑娘一样辫一根独辫子,辫子的根部用红头绳扎成约四寸长的发枕,藏名叫呷纠。唯独不同的是藏族姑娘独辫子成三角形盘于头顶,
薯兴粉条
2023-07-07
薯兴粉条:薯兴粉条是天然绿色食品、无添加剂,真正的天然无矾手工粉条。和红薯一样,都是抗癌食品。粉条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其具有有良好的附味性,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无论是烧、炒、凉拌都是更加爽口宜人。特点:柔韧性
盐卤豆腐
2023-08-30
盐卤豆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盐卤打豆腐!这种豆腐白嫩、有韧性,且与咸菜煮在一起,很能入味
仲家铜鼓
2023-12-11
仲家铜鼓:仲家铜鼓就是布依族古老文化的象征。何、罗、王三姓布依族的祖先是重甲兵,故称仲家,他们的铜鼓称仲家铜鼓。仲家铜鼓是一对,分雌雄,质地、大小、图案、色彩一样,圆形,直径1米,厚0.5米,重20公斤,周围有八只脚,四面有四个套环叫鼓耳朵,中间有八个角,象征
常州虾饼
2023-12-03
常州虾饼:常州虾饼是江苏省常州市的传统小吃,由于虾饼的形状类似腰鼓一样打着皱又被称为铜鼓饼,已有近200多年历史,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有记载:虾饼,生虾肉,葱,盐,花椒,甜酒脚少许,加水和面,香油灼透,色呈金黄,外脆里软,香鲜可口。正宗的常州虾饼,饼皮
番石榴叶茶
2023-11-17
番石榴叶茶:最近天气炎热,特别多人喜欢趁假日去南沙一带玩水吃海鲜外加顺便逛农庄,不过临走时可别忘了那里还有一样手信可带,就是番石榴叶茶。在南沙种植最多的水果,除了木瓜就是番石榴。现在正是番石榴产量最大的时候,又甜又脆,尤其是南沙的珍珠石榴和胭脂红,前者爽脆,后
连州黄精
2023-11-16
广东的黄精主要产于连州市。黄精具有补气养血、祛风退湿的功效,经常服食可益寿养颜,为家庭的保健佳品。黄精俗名山姜,古称黄芝,意为像灵芝一样是灵丹妙药。黄精又谓救荒草,其典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任连州刺史时,爱吃
湘西粉糍粑
2023-10-28
湘西粉糍粑:在湘西,尤其是在湘西辰溪一带农村,有这样一个风俗,八月十五那天,不管是结了婚的还是未曾结婚的男人,都要去给岳父或未来的岳父送上一份礼(当地人叫送篮)。礼物中,除了烟糖酒肉之类,还有一样礼物不可少,那就是粉糍粑。少了,对方就会不高兴,甚至让你吃闭门羹
糯米包油条
2023-10-26
糯米包油条:糯米包油条又叫糍饭团,香黏的糯米裹上酥脆的油条,十分好吃。糯米,北方人不经常吃,其实做起来和蒸大米饭一样,先淘米,然后加水,用热水,糯米易熟而且更黏香。但糯米不吸水,只要让水面刚没过糯米就好,千万不能放多。放在微波炉里,普通蒸米饭的火力20~25分
洪湖汉绣
2023-10-23
洪湖汉绣:汉绣就地区而言,源于汉口.据考证,汉绣于公元十六世纪已传入洪湖,因而,洪湖汉绣是汉绣的一个分支,汉口为源,洪湖为流.洪湖汉绣和其它民间工艺美术一样,受我国古老文化影响,它是我国古老刺绣的一个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元朝末年,农民领袖陈友谅
尚干依心拌面扁肉
2023-09-21
东西是正宗的福州口味,和一般的沙县小吃不太一样。拌面配料放得足,加了猪油,很香,面条也比较Q;扁肉新鲜,汤是用骨头熬的,值得一试。价钱实惠,人气非常旺,每次去不是得排队就是要大着嗓门喊服务员。地址:鼓楼区达明路中段。
霞浦剑蛏
2023-09-18
霞浦剑蛏:宁德霞浦滩涂,不单风光曼妙,其孕育的特色海味,深深吸引着八方来客,令吃货们应接不暇。对虾、虾排、青蟹、土丁、海葵、弹涂鱼、小黄梅、大黄鱼、牡蛎、香螺、笔架、将军帽、海瓜子、鲳鱼、章鱼……每一样都令人爱不释口。最令人喜爱的要数霞浦剑蛏,它是霞浦人眼中的
永康萝卜
2023-08-31
永康人民种植萝卜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且产量高、质量好,因而成为特产永康萝卜,皮薄肉细,汁多味甜,松脆可口,既可以像瓜果一样生吃,又是城乡人民经常食用的蔬菜萝卜通过加工制成的萝卜钱,薄如钱唇,
贵定烧饼
2023-07-08
贵定烧饼:贵定烧饼贵定的烧饼很好吃,里面夹了肉末和辣味香肠。发好的面团搓成棒子似的一条,切成一小节一小节,再将这些小节擀成薄薄的一层,抹上菜油、葱花、食盐,将面皮卷好,立起,再用力一压,接着用擀面棍擀几下,一个圆圆的面饼呈现眼前。重复着一样的动作,一会儿就做好
苕果儿
2023-07-17
苕果儿:家乡黄梅有一种土得掉渣的土特产,那就是用红苕为主原料做成的食品,我们都叫它苕果儿。过去每到腊月,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挑好日子做苕果儿。红苕就是红薯,是我们这里的通俗叫法。因黄梅上乡独山一带土质好,种出来的红苕个大,味甜,当地人就把红苕加工成苕粉,然后作